楠木轩

都以为现在大学的学分制是外国人发明的,其实,中国千年前就有了

由 公松臣 发布于 经典

上过大学的人们都知道,大学是要修学分的,学分不够可是有无法毕业的风险,所以,很多莘莘学子,对于学分有着不懈的追求。然而,学分不仅仅是现代学生需要“追逐”的对象,在中国古代的学生当中,也是需要为它而不懈努力的。

在《札记·学记》当中记载着:那时候,学校每年入学一次,每隔一年进行一次考核。通过一年的学习,考察学员学习的主要兴趣在什么方向;用三年的时间去考核这个学生是否对学习足够专心,是否跟同学们相处的融洽;用五年的时间,考核这个学生是否善于学习、与学长们是否亲近;七年的时间就深入考察一下该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以及,是否善于交友、是否善于择友。
如果,这些能力都具备了,那么,就说明这个学生是小有成就的,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对于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了;等到学习九年以后,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且,还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不会违背老师的教诲。这个时候,这个学生算是大成了,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学业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学习水平了。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开办了太学,这在中国古代的学制管理上,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进步。当时的太学并没有对于学习的年限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考试却是非常严格的。在西汉时期,每年进行一次考试,主要的方法是“社科射策”,基本上,形式跟今天的抽签答题比较相似。到了东汉时期,考试的频次变为每两年一次,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得到官职任用,如果,没通过则需要继续学习。
在隋唐时期,学校开始对学生的年龄、学习的时间,制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律学主要招收年龄在18-25周岁的学生,学习的年限设为六年,考试则分为三种,包括:旬考、岁考、毕业考。对于十天之内所学的内容进行的考试,被称为“旬考”,考试不合格的人将会受到处罚;岁考,顾名思义则是指对于一年之内所学的内容进行的考试,不合格的人就会受到留级的处罚;而毕业考的性质,跟我们现代的升学考试功能大体相同,就是考取继续升学的资格,考不过的就要勒令退学了。
到了宋代,开始实行学分制度,从此之后,大多数朝代也都延用了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作是“积分制”,而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学分制”。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曾经将太学划分为外、内、上三舍,升学是按照外、内、上三级进行升学考试,并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随后,再根据成绩合成学分。这其中,学习成绩优异,德行操守都很优秀的人,被评定为上等;一优一平者视为中等;两种都是平的,或者一优一否的人都被定为下等。

三舍考试实行的积分法,是最早的学分制的雏形,而后面的朝代,对于学分制也进行了升级和革新。
到了明朝时期,还是继续使用了宋神宗时期的这个学分制度,所有国子监的学生都是采用的这种积分制度,学生们的积分达到了一定程度,视为合格者,就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直接走向仕途。当时,按照学业程度,将国子监分设为六堂,分别是: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其中,将其编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在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学分制,一个学员如果在一年之内学习的积分达到了八分,那么,就视为合格了。
并且,对于那些学习非常优异,成绩非常突出的学员,可以不受到学习年限的限制,就可以提前毕业,并可以被朝廷破格任用、录取。到了清朝时期,对于国子监的编制与明朝时期相同。每个月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考试,也就是月考,在该次考试当中,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被评为一等,可以积一学分,列为二等的,可以积累半学分。清朝时期的积分数也是八分为合格,也就是说,只要在年终的时候,积累够了八分,那么,这个学生就视为合格。
到了民国时期,“积分制度”被正式改名称为了“学分制度”,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1931年,时任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要求全国的所有学校都采用学年和学分制度,并要求为期四年的大学期间,学生必须要修满一百三十二个学分,才可以准许毕业。

现今的学分制,则变成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
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
总之,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选课、选教师、选修学计划的自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在学分制教学体制下,学校就像一个教育大超市,里面的“课程商品”琳琅满目,学生就是顾客,是上帝。上什么课,自己选;想听哪位老师的课,自己挑... ...
参考资料:
【《礼记·学记》、《学分制统一办法》、《学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