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兵器发展史:武器设计得到重大技术突破,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汉王朝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主体民族的汉族,即形成于2000年前的汉朝。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头百姓缔造的帝国,之前的秦朝虽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无奈秦二世无能,还没施展一番就一命呜呼了。汉朝则表现出了很高的革命性和创造性,比如汉文帝推行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汉武帝力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运动,都成为了之后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立国方针。
(明代画家仇英所绘《汉宫春晓图》)
汉朝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朝代,它对每个人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汉代也许不是中国最繁荣的时期,但却依然让许多现代人向往。
大汉王朝立国近450年,鼎盛时期人口达6000万,基本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疆域,除了高度的精神文明、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外,领先的军事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汉朝建立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时代,经过从秦末到汉朝建立的长期混战,汉高祖刘邦在君临天下那一刻只看到了一个积贫积弱的烂摊子。与此同时,北方还有如狼似虎的匈奴乘虚而入,一度深入到陕西。这些使得新生的王朝有重蹈大秦覆辙的趋势,形势岌岌可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在历经战乱后没有文恬武嬉,而是继续枕戈待旦。因此在楚汉争霸时期就得到长足进步的兵器技术,在汉朝和平时期的持续发展下,终于进入了一个高峰。
就在汉朝建立的第六年,高祖刘邦率32万大军亲征。这支久经战阵的军队连战连捷,在战争的初期占有明显的优势,只可惜他们的对手冒顿单于也非等闲之辈,设计将轻敌冒进的刘邦围在白登山一带。若不是谋士陈平成功走通夫人路线,汉王朝差点就打破了前辈秦朝的短命纪录。
(出土的汉剑)
这次大战后,刘邦对匈奴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迫于国内百废待兴的现实压力,不得不与冒顿单于订立城下之盟,嫁公主,纳岁贡。这是汉朝初期迫于无奈的屈辱历史,无怪乎唐代诗人戎昱发出了“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的感叹。
世间万物,有弊就有利。面对一个只会拿拳头说话,屡屡背约制造摩擦的野蛮邻居,汉朝的皇帝们只是暂时地隐忍了下来。在这里面,有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一点,那就是汉家诸帝并未因表面的和平而产生幻想,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国力的增长,他们还在积攒实力。因此汉朝开国以后,兵器的研究非但没有停止,反而作为国家战略在高速发展。
这种被逼出来的战争准备,使得汉朝武力空前飞跃,这集中体现在铁制品的普及上。消亡不久的大秦帝国,主要以青铜兵器为主,而建国只有短短几年的西汉,铁器开始像现在的计算机一样爆炸性地发展。西汉初年铁器已经普及到了农具,更不用说兵器。
除了材料上不如汉朝以外,先秦的武器种类也比较少,主战武器仍然以车五兵和步五兵为主。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戈、殳、戟、夷矛、酋矛,这五种兵器都插放在战车的车舆上,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司马法》则记载步五兵为弓矢、殳、矛、戈、戟。
汉军的主要装备殳是一种长柄钝兵器。以竹木为长柄,以有棱无刃的青铜或者铁制钝头为首,它是古老的兵器,可以追溯到周朝。殳在诞生的时候可能属于现在的“钝器”范围,随着战争的洗礼,到烽火硝烟的战国时代,殳已经慢慢演化出了尖锋,甚至是刺。
后来,殳还进化出了另一个作用,就是标识,一般情况下出现殳的地方说明指挥官坐镇其中。由于主要作为战车兵器,随着后来战车的没落,殳也渐渐退出战场,从汉朝开始成为了礼器“金吾”。值得一提的是,由殳演化出的棒类兵器,在后世的战场上延续了下来,其中最为成功的演化版本当数狼牙棒。
矛绝对是一种长盛不衰的长兵器,它起源于周朝或者更早,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还能看到它的近亲“红缨枪”。在冷兵器中,矛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顽强,在于它有良好的杀伤力和破甲性能:如果以同样的力量攻击敌人,砍伤的效果比刺伤要小得多;我们知道随着盔甲的发展,许多冷兵器的杀伤力开始大打折扣,而矛作为一种典型的穿刺兵器,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绝大部分盔甲,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好地保持和发挥了它的威力。
秦朝虽然已经大规模使用矛作为兵器,但可能主要还是青铜矛,铁矛的大量出现是在汉朝。长矛在后来的发展中衍生出了一个极富特点的“亚种”,就是蛇矛,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猛张飞的丈八点钢蛇矛。其实蛇矛的形象代言还真不少,腕儿也都不小,《水浒传》里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据说也使用蛇矛。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作品《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图中平定西域的勇士阿玉锡坚毅、勇敢,全身戎装,持矛跃马,杀敌如入无人之境。)
蛇矛要求使用者拥有超人的臂力,因为矛头歪歪扭扭的,力小反而会影响刺入的深度。但是如果舞矛之人力大无比,像张飞那样,这不平整的矛头可就是敌人彻底的恶梦了,因为它不但会扩大创伤面,还会让伤口很难愈合,真是想想都觉得疼。
矛里面身材最长的当数车五兵之一的夷矛,夷矛长二丈四尺(周制,以后各代可能略有不同),仅矛头就将近半米。夷矛的配套产品酋矛尺寸只是它的零头,约四尺,因为短小,有时步兵也会将它作为武器使用。
戈是秦汉时期非常常见的兵器,可分为长戈和短戈。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战。
戈主要是一种啄和钩挂类兵器,我们现在很难想象这种武器究竟怎么杀伤对手,是因为我们把两军对阵简单地看成了正面碰撞。实际上,在古代战场上,除了电影、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双方军队呈面对面的正面碰撞外,还有军阵交叉在一起的情况。这时个人与作战单位的侧面都是暴露的,在战车上无论以戈扫击、拖击还是啄击,威力都十分巨大。
(青铜戈的戈头,初看一下以为是枪头,但不难发现,木杆从侧面穿过)
(汉代及以前大量使用的戈)
戟和剑,虽一长一短,却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兵器,其次,它们都曾大量装备军队。有一个词叫“剑戟森森”,如今虽然已经很少使用了,但寥寥4个字,就能让我们联想起古代军阵的气势和场面。同时可见戟曾是和剑同样重要的制式武器。第三,戟和剑一样,在与盔甲的对抗中逐渐显露劣势,最终因盔甲的发展而被淘汰。
作为一种曾经大规模使用的武器,戟的种类繁多,长短不一,最知名的有方天画戟、青龙戟、飞戟、双戟等,其中有一种叫做钺戟的兵器是汉朝的一大特色。钺戟由短剑和斧结合而成,它的存在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被更加实用的戟所取代。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使用戟的武将颇多,其中的著名人物除万夫莫当的吕布、追虎过涧的典韦外,还有张辽以及东吴的太史慈、甘宁等。
(槊是汉朝以后衍化出的武器,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使用)
汉朝时期,战车的地位衰落,骑兵开始受到重视,刘邦在白登被围时就是亲自领着骑兵部队冒进,从中可以看出汉朝建国时就已经将骑兵列为了主战力量。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人以为骑兵的兴起必然伴随着战车部队的衰落,事实并不是这样。
战车在汉朝仍然用在野战当中,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大军与匈奴单于主力决战。汉军用战车排成环形壁垒,以阻止匈奴骑兵突袭,然后以左右两翼包围单于军队,由此可见西汉时骑兵与战车是协同作战。也许是受车五兵和步五兵的影响,汉军的基本作战单位为五人,并设伍长一名。
汉代是中国冷兵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连年战争催生了异常强大的军工产业,那时候,中国已经从青铜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作战武器逐渐开始使用渗碳、双液淬火等比较先进的武器铸造技术、百炼钢以及炒钢技术也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到汉代时,铁器开始普及,这无疑是一次技术革命,并极大地提高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不过由于铁器极易锈蚀,经过2000年的岁月,能够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因此,我们现代人在研究古代兵器时往往只能凭借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缺乏直观的实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诸葛连弩的复原品)
汉代与战国时期在时间跨度上不大,所以,它们的很多短兵器还沿袭着周代的风格,其中很多武器是周代生产,并一直使用到汉代的,这时的短兵器仍然以剑和刀为主。
大黄弩与连弩汉军与匈奴的作战中,匈奴人高超的骑射技能让汉军吃尽了苦头。《史记》中记载,飞将军李广在上郡太守任上时,汉武帝曾派遣一位宦官前去监军。一天,这位宦官带了几十个骑从(即保镖)外出,遇到3个匈奴人。宦官不知其中利害,只看到匈奴人少,便与之展开对射,不料对手技艺了得,“保镖”们全军覆没,就连宦官本人也受了重伤。
李广闻讯后,带领100名部下才射死两人,活捉一人。一代名将李广为何因为区区3个敌人就亲自上阵,还带了100个部下?是李将军浪得虚名吗?当然不是。李广在边塞与匈奴对峙多年,深知对方战法。当看到监军宦官全军覆没时,李广就断定这小股骑兵是射雕手。射雕手是匈奴军队的狙击手,他们射出的箭不但精准异常,而且射程还特别远。
因此,射雕手们就像今天的狙击手一样,经常两三人一组行动,而且往往一次就能消灭汉军上百人。
由于在远程兵器上处于绝对下风,汉朝不得不加紧了弓箭的技术革新,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大黄弩。大黄弩的成功,除了射程和精准度上的飞跃以外,弩自身的特点也不可忽视。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体格健壮,且自幼骑马射箭,因此汉人无论怎样训练,都很难赶超匈奴。
因此汉人另辟蹊径,从装备的革新上拉平双方的射箭技术差距,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刚才提到的射雕手,他们除了射得准以外,还射得远。雕的飞行高度一般都在200~350米左右,如果腕力不够,射得再准也是白搭。而大黄弩的射程据说达到了400米,这就拉平了射程上的差距,使得汉军在远程火力方面不至于差对手太远。
汉代的弩在弩机外面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称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另外,汉弩在用于瞄准的“望山”上增设刻度,相当于现代步枪的标尺,提高了命中率。望山有点像今天枪挂榴弹发射器上的简易瞄准器,是一个竖起的金属片。
连弩,又称诸葛弩、诸葛连弩,传说由诸葛亮发明。
由于连发的关系,连弩保证了持续火力,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是威力不足,连发武器不可能像大黄弩那样有一个强劲的蓄力装置;其次连弩用的箭与普通箭不同,它没有箭羽,这大大降低了箭在飞行中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准确度变得很低。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不错,别忘了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