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任伯安为什么那么牛气?敢硬顶钦差,雍正却毫无办法!
雍正到了江南筹银后,首先要搞定的就是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因为除了他主管盐道外,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也是一个大盐商,更加棘手的是,任伯安还是九爷的门下。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因此任伯安的位置以及身份,都是他最好的护身符。
但我们不要忘了,雍正可是真正的凤子龙孙,堂堂贝勒,还有王命旗牌,有先斩后奏之权。可面对如此背景深厚的钦差,任伯安却是当面硬顶,甚至直接甩袖而去。我们便不得不纳闷,任伯安凭什么这么牛?他就不怕被雍正用王命旗牌斩了他吗?
其实,任伯安还真不怕!除了谋大逆可以力斩之外,其他的都是要付有司定其罪之后,才能定罪。这也是政治清明时期,用来彰示慎刑的态度。我们看后面大阿哥的门下奴才,直接抗拒钦差命令,雍正也不过是借口替大阿哥惩治奴才,打了三十鞭子而已。面对官阶更高、后台更硬的任伯安,雍正的顾虑自然是更多。
这从侧面也反应出,“九龙夺嫡”的现状,是已经开始白热化了。大家甚至连表面的和气,都不愿意维持了。李淦说不定就是接受了大阿哥的指示,直接对抗雍正的命令。这样雍正办不好差事,最终自然牵扯到太子身上去。一旦太子被废,大阿哥自然有了上位的机会。
这个过程中,“八爷党”的势力是最庞大的。雍正和胤祥的圣眷,其实远不如其他几位阿哥。在原著中,胤祥从小就因为母亲的原因,受到其他阿哥的冷嘲热讽,甚至连管事太监,都敢克扣胤祥的供应。所以,即使身为钦差,雍正和胤祥的威慑力,并没有吓到官场老油条任伯安。
出于与大阿哥一样的心思,九阿哥胤禟早就给任伯安定下了基调。第一,不能倒了九爷的牌子。第二,不能让雍正办成这件差事,从而给太子脸上贴金。“八爷党”的目标就是让雍正两人,把差事办砸,这样才有机会取代太子的位置。心里吃了定心丸的任伯安,自然是有恃无恐。
在面对雍正的时候,其他官员都是战战兢兢,唯有任伯安神情不阴不阳,话里也是夹枪带棒,丝毫没有给雍正这两个钦差面子。这直接把脾气火爆的胤祥给惹恼了,但任伯安轻轻地哼了一声,大摇大摆走出府门。这样的举动,可以称得上狂妄了,但雍正愣是没有动他。在后来串联各大盐商的时候,任伯安公然宣称,背后有朝廷,有九爷、八爷,其他人都是这个(说这句话的时候,伸出了小拇指),足见其对雍正的蔑视。
在夺嫡过程中出于劣势的雍正,其实是没有权任免朝廷官员的。扬州知府的官服虽然被雍正扒了下来,但也是事急从权,最后又归还给他。任伯安也正是瞧准了这一点,才敢正面硬刚雍正。
这其实也和清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关,任伯安并不怕被夺官。除了科举之外,清朝还有捐纳、恩荫、推荐等做官门路。而这些包衣奴才,大多都是走了推荐、保奏的门路走上了当官之路。所以,背靠“八爷党”,任伯安自然不会为没有官做而担心,到时九阿哥、八阿哥随便保奏一道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推荐也是有前提的,如果能力不合格,举荐人是要受到株连的,所以举荐人也不会乱推荐。在剧中,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用这条门路送上去的,但历史上年羹尧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李卫是捐纳得官。我们也不必纠结于这样的细节,只要明白任伯安有恃无恐的原因便是了!
当然,后面我们也知道,任伯安其实还手握一个大杀器——百官行述。里面记载着几百位官员的不欲人知的隐私,手握几百位官员的把柄,任伯安自然也可以在官场上呼风唤雨,这也是任伯安最大的底气,比背靠“八爷党”更厉害!
雍正初来乍到,想要搞到盐商的银子,任伯安是绕不过去的坎。任伯安正是看准了雍正的软肋,再加上有八爷等人在背后撑腰,更是手握百官行述这样的大杀器。这简直是不能再嚣张,我们回头看看,任伯安对雍正的态度还算好的,起码还虚与委蛇了一下,并没有上来就撕破脸。
任伯安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就逼得雍正要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否则便不能完成目标。于是,雍正也开始打出了自己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