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全省最大高校园区 钱塘问计14位高校负责人区校合作
钱塘区,坐拥全省规模最大的高校园区,14所高校25万师生齐聚于此,如何放大区校合作叠加优势?
1月15日,“校聚钱塘向未来”2022年钱塘高校负责人座谈会召开,来自钱塘区内14所高校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区校共赢发展新蓝图。
为了深入推进区校合作,近年来,钱塘区专门推出区校合作专项政策,大力实施“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打造“1位区领导+1个部门+1个街道或平台”组团式联系服务机制。
截至目前,钱塘区已集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企业千余家,涌现出沃镭科技、捷诺飞、壹网壹创等一批优秀企业,打造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计量大学3个校友产业园。
瞄准激发区校合作新动力,来听听部分高校负责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学校的生命科学和医药学院、时尚专业皆在区校合作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长,我认为可建立长效的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区校合作联席会议,研究下一阶段计划;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拓宽人才培育工作领域,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兴杰:我认为钱塘区有三大优势,分别是空间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些优势让钱塘飞速发展。但我认为仍有很大进步空间,钱塘应该利用地域面积广这一优势,开发大江东区块的同时,持续优化下沙的环境,让更多校友、教师、学生留在钱塘。还希望能够有更多教育资源在钱塘落地,让教师子女就学问题得到解决。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浙江工商大学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和钱塘共建跨境电商学院,培养数字化背景下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性人才。接下来,学校也在筹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用以落地兼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积极做好区校融合。希望接下来,钱塘在区校融合方面有更多创新。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学校的产教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希望钱塘能够更多支持学校和高新企业的合作,希望区委区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才服务建设,把钱塘变得更科技、更年轻、更国际。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钟晓敏:以平台经济发展为主体,浙江财经大学与钱塘区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作为乡村振兴大赛的平台,学校以“真题真做,乡村出题,高校答卷,学生出彩,农民得益”为主旨,将学术科研的创新落地到乡村振兴的发展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我看来,这样的模式可以在更多方面复制推广,不断汇聚各方力量。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我认为钱塘有四大风景线,大学城资源年轻人的活力之美、沿江的风景的生态之美、高科技企业和园区的创新之美,还有大围垦的精神之美。希望高校能和区委区政府一起打造有更多文化底蕴和人文品牌的建筑、活动,让钱塘也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我认为当下急需的是青年公寓或者人才公寓,留下刚毕业和外来的人才,只有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支持,才可以等待这些人才结下丰富的硕果。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校长华尔天:我们的专业是与水有关的,我们发现钱塘区特别是江东地块,是一个个非常平坦的平原,导致河网水体中的水几乎不流动,导致大量藻类植物滋生,影响了水体的美观度。学校新发明一项成熟的技术,可以让水体流动速度大于每秒2厘米,流动的水将大大减少藻类植物,让钱塘区更加水清岸绿,更好地吸引人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我们将主动展开更多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输出的人才反哺钱塘,把高校的资源共享成为钱塘的资源,把人口的优势转成人气的优势。希望钱塘的品牌,在14所高校和政府的通力协作下,在浙江、全国甚至世界上打响。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校长周敏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区校合作方面,学校与钱塘区的公检法司的配合度很高,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各类活动的安保服务,希望在接下来校区的建设中,区政府可以大力的支持,加强区校合作。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德泉:学校在钱塘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致力共建区校合作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为钱塘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学校将共建“数字化”产业学院与产教共同体、“双向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多元化”创新创业与产学研联盟、“融合化”食品药品检测与科普基地这四个方面,为建设“钱塘科学城”贡献一份力。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骆光林: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我认为要为地方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在区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遇到了办学空间制约,希望钱塘可以在空间规划上面进一步调整,也可将校区置换到大江东,提供更好的空间条件,让办学空间不再成为区校合作的阻碍。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谢鑫:学校的专业都是以文经管类的专业为主,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在钱塘开展了许多培训,包括城市文明建设、会务礼仪、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等。接下来,学校将根据学院的特色特点,以及钱塘区发展的需要,与区委区政府通力协作,与其他高校错位,开展一些相关领域的服务培训工作,扎根钱塘,筑梦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