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学校课后服务要与下班时间相衔接,一举多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

时评|学校课后服务要与下班时间相衔接,一举多得

杭州市教科所附小开展的课后托管服务。图片来源 小时新闻

低幼龄孩子“接送难”,一直是困扰无数中国家长的难题。对于许多50后、60后家长而言,当年遍地开花的晚托班曾为他们切实解决了后顾之忧,孩子们可以在晚托班时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些尽责的老师还会指导跟不上的学生完成作业。

根据1996年颁布的《小学管理规程》第二十六条规定:小学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五、六年级至多不得超过6小时,其他年级还应适当减少。课余、晚上和节假日不得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因此,出于为学生“减负”和解决学校兴趣班乱收费的良好初衷,本世纪初开始几乎所有地方都“一刀切”,取消学校晚托班。

应该说,国家对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规定合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但是,对于家长尤其是双职工家长来说,学生放学时间过早,与下班时间“完美错开”,放学接孩子就成了天大的难题。

为此,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拼家长”,由一名家长统一把孩子接到课外补习班参加补习;有的“拼保姆”,一起花钱请一名保姆负责接送孩子并送至补习班;有的只能“全包”给教育培训机构……有的地方则由社区、街道和公益组织合作,推出“三点半工程”,在校园周边另开场地开设学习点。名为“减负”,实则“加负”,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抚养成本。

让家长与孩子“时间同步”,无疑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不断有地方做出政策调整:广州从2015年春季开学起,全面恢复小学课后托管服务,费用由财政买单;南京市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公办、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2017年,杭州滨江区推出免费课后服务,一直到傍晚5点,运行成本全部由财政负担,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是化解接送难的暖心之举。值得一提的是,课后托管服务并不是新瓶装旧酒,除了财政买单不收取任何费用之外,更在于秉承志愿原则并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避免异化为补课班。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要求绝不仅仅停留于接送看护孩子层面,更希望学校能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身资源为孩子提供兴趣活动的场所。现在更是让孩子“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这简直是帮了“闻作业色变”的家长们的大忙。如此,既解决了看护问题,又让孩子在学校里发展了兴趣特长,完成作业,还能有效缓解课外培训的竞争,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当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也要切实考虑教师的负担问题。之前各地推行过程中,就出现过一味让教师加班加点的做法,引发了一些教师的抱怨和反对。因此,落实课后服务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不能只是强调教师“讲奉献”,将责任全推到教师身上,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实地到基层学校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学校和教师遇到的问题,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困难。惟其如此,暖心政策才能保质保量地顺利贯彻实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83 字。

转载请注明: 时评|学校课后服务要与下班时间相衔接,一举多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