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哪算错了”3600÷9被打叉,家长的质问被老师打脸了
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繁重,家长辅导孩子的时候,总会被一些题目搞得晕头转向,明明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分析出正确答案,却被老师无情地打上了一个叉。
事实上,现如今孩子们的学习课程不仅考验基础学习能力,还会考验孩子的判断力、观察力甚至逻辑能力。
“我孩子哪算错了?”3600÷9被打叉,家长的质问被老师打脸了
有这样一道题刷爆了各位家长的朋友圈,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一位学生家长分析孩子试卷中的错题,看到一道题孩子的答案明明是对的,却被老师打上了一个红红的×。这位家长非常气愤,难道是老师对孩子有成见?为了一探究竟第二天就跑去和老师理论。
乐器商店新进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价合理的是()?
A、498元/把 B、400把/元 C、498把/元 D、400元/把
孩子给出的答案是D,家长指着叉对老师说:“老师,您是不是太粗心了,孩子选择的答案完全正确,为什么你要打叉?”老师拿过卷子并没有解释,而是让孩子的家长再把题目读一遍。
孩子家长连读了三遍,仍然觉得孩子是没有错,这时老师指了指题目的最后一句话“售价合理的是”,家长才茅塞顿开。原来孩子给出的答案是进价,并非合理的售价,试问哪一家商店会做赔钱的买卖,这正确答案应该是A、498元/把。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家长不好意思地和老师道歉,说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当真是打脸了,这道题很明显不是在考验孩子的计算能力,而是更多反映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
这件事情也受到各路网友的关注,有的网友说:
“教育就应该这样,光学会那些计算出来的死题目有何用,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就要有强硬的逻辑思维能力,否则和机器人又有何区别。”
也有的网友说:
“逻辑思维是数学的必备能力,虽然这道题具有一定的争议,但是出发点还是很好的,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大脑思维运转,在以后也会让孩子更认真地去审题。”
学会≠学好,具备这些“特殊能力”的孩子,才是真优异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数学能力的提升绝对不再是加减乘除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是将学习内容都“开放”,让孩子大脑运转能力从1+1=2的固定思维中解脱出来。所以学会≠学好,那些具有特殊能力的孩子,才能在成绩上更胜一筹。
一、细节观察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细节决定成败”,高考也许就会因为1分和名牌高校失之交臂,如果真是因为粗心而错失了这1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后悔终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细节观察尤为重要。
二、基础储备能力
从孩子开始学习数数、看图识字,到孩子能够扳着手指头做简单的加减法,这其中离不开父母耐心的引导。
通过卡片游戏教学,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从小让大脑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专注力得到有效开发。这样既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让他们从手机、电脑的游戏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的右脑功能主要用于存储,负责情感、图像、旋律、身体协调等等,被称为“艺术脑”;而左脑则是用于语言、文字、分析、数学、逻辑、推理等这些工作,被称为“知性脑”。
对于孩子脑力开发,我们不仅要激发艺术脑的发展,也要促进知性脑的提升,这样孩子左右脑发育才能均衡发展。
其次,我们要让孩子不走寻常路,提问时要更多地学会反问,着重提升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宝宝的“特殊能力”得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继而让学习变得不再那么死板。
对妈妈来说,教育孩子最不可获取就是“合适的工具”,如果家长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远古时期,那孩子势必也会落后于人。
借助道具和孩子互动,才不会让孩子被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所迷惑,继而通过那些学习而来的“特殊能力”,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留言板话题:您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遇到什么奇葩的题目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