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元英宗时期发生的南坡之变,对于元朝的走势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由 沈建伏 发布于 经典

中国的主要民族是汉族,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复杂,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还曾经统治过中国的部分地区,在元朝和清朝的时候蒙古族和满足还曾经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

而在游牧民族统治中国的时候,他们就会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究竟应该坚持本民族的政治路线还是效仿中原汉王朝的制度。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我们发现,凡是在中原地区统治时间较长的游牧民族政权无一例外都采用了汉化的政治路线。而坚持自己民族特色的政权则都相对比较短命,像盛极一时的元帝国也仅仅享国不足一百年,这和其没有接受汉化的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元朝统治者也并非没有做过汉化的尝试,元世祖忽必烈就是一个亲近汉文化的统治者,不过李璮的叛乱阻碍了其进一步汉化元朝政权的进度。而在元朝中期执政的元英宗也是一个积极汉化的君主,不过其政策威胁到了蒙古旧贵族的特权,导致其在执政不久之后就被近臣所弑,也就是有名的南坡之变。这对于元朝政治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此之后元朝再也没有出现一位完全支持汉化的皇帝,而其政治中的问题也愈发严重,终于导致其农民起义所推翻。

元朝作为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就确定了其蒙古政策与汉族政策杂糅的政治路线,而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也是为了在保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同时能够适应中国境内的政治问题。
但是在忽必烈去世之后不久,这种政治制度的弊端就逐步暴露了出来,除了逐渐激烈的民族矛盾之外,蒙古族的贵族也掌握了大量的土地等资源,而保护他们的政策无法限制他们的行为,这让元朝中期的生产秩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而此时还有一个问题困扰这元朝的统治者,那就是在十分重要的确定皇位继承人政策的制定上,他们没有采用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采用了蒙古族的政策,他们要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的方式来商定继承人。虽然在元朝的时候皇帝也可以通过设立皇太子的手段来明确其继承人选,但是一旦这个人选在大会上不能得到贵族们的一致支持,还是会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横生枝节。
在元朝早期大汗的人选问题主要集中在窝阔台后人和拖雷后人的争夺上,在蒙哥继承了汗位之后,拖雷一系取得了优势地位,这个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而在此之后忽必烈即位的时候其弟弟阿里不哥在之后不久也自立为大汗,之后经过了激烈的战斗忽必烈才取得了蒙古贵族们的承认。而在这次争斗背后所隐含的就是蒙古贵族们对于汉化政策的反对,而这一个问题在整个元朝时期都没有得到太好的解决。

在忽必烈去世之后,元成宗的上位还是相对平静的,不过在元成宗去世之后,皇位继承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当时元成宗设立的太子德寿已经去世,而皇后卜鲁罕想拥立成宗的堂兄弟阿难答,但是朝中的大臣们却想拥立成宗的侄子海山即位。
在经过了残酷的斗争之后,海山被忽里勒台推举为新的皇帝,是为元武宗。在这次政变中,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合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因此其也被元武宗立为了皇位继承人,而且两人约定好之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合要将皇位还给海山的后人。

在不久之后元武宗去世,其弟弟也顺利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元仁宗。但是元仁宗在掌权一段时间之后却对之前自己的决定出现了反悔,因此其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立为皇太子,而将其兄长海山的和世?派到了云南,不过和世?并不服从这个命令,在其前往云南的过程中他在武宗旧臣的拥护下发动了叛变,但是很快就被元仁宗击败,这也是元朝时期第一次把皇位争斗演变成为了内战。

而且当时硕德八剌能够得到皇太子的位置,和其祖母答己太后也有一定的关系。答己太后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性,在仁宗在位的时候其就已经在干涉朝政了。而在仁宗去世之后,其希望能够进一步把持政局,而硕德八剌相比于和世?显得更加柔弱,看起来更容易被其控制,因此其也支持仁宗的太子人选,而且当时答己太后和权臣铁木迭儿关系密切,这也是答己插手朝政的重要保证。明英宗即位的诏书在《元史·英宗纪》中有如下记载:
"洪惟太祖皇帝膺期抚运,肇开帝业;世祖皇帝神机睿略,统一四海。以圣继圣,迨我先皇帝,至仁厚德,涵濡群生,君临万国,十年于兹。以社稷之远图,定天下之大本,叶谋宗亲,授予册宝。方春宫之与政,遽昭考之宾天。诸王贵戚,元勋硕辅,咸谓朕宜体先帝付托之重,皇太后拥护之慈,既深系于人心,讵可虚于神器,合辞劝进,诚意交孚。乃于三月十一日,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可赦天下。"

而在仁宗去世之后,在答己太后的支持下硕德八剌顺利即位,是为元英宗。不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英宗即位的时候朝堂之中暗流涌动,太皇太后答己的身后有着铁木迭儿等大臣的支持,他们对于大权虎视眈眈,而武宗一系也对其皇位觊觎已久,这样复杂的政治局势给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君主出了一个大难题。

英宗的夺权斗争与其推行汉化的政治改革
在英宗即位之后,答己太后和铁木迭儿希望能够控制住这个他们选择的傀儡皇帝,不过英宗的表现却和他们的预期大相径庭。在登基之后英宗就表现出了和其年少时截然不同的气质。他在即位大典上对其祖母"毅然见于色",这也让答己明白自己并不能控制住这个年轻的皇帝。因此其便联合铁木迭儿准备发动政变推选英宗的弟弟兀都思不花做皇帝。

不过这个消息被英宗提前得知,因此其便立即捉住了准备发动叛乱的武士和部分大臣,此时英宗做出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其并没有对这些人进行审问,这样也就保护住了太皇太后的名誉。这样以来就不会在朝野之中掀起太大的波澜,能够稳定住自己的皇位。在这件事之后,答己太后和铁木迭儿的羽翼几乎都被剪除干净,这也让英宗可以将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之后他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英宗即位的时候,元朝的统治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是当时国内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无论是蒙古贵族还是和元朝政府合作的汉人地主,无一例外都在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第二点则是当时的元朝政府已经出现了冗官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元朝政府为了满足贵族的利益安设了太多的官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元朝的时候奉行种族差异政策,无论什么部门都要由蒙古人作为最高长官来进行管理,而下面又要有汉人和色目人进行相互牵制,这就让整个官员系统十分臃肿,这对于行政效率的提升和财政支出的精简都是十分不利的。

而与此同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在那个时候也有了明显的体现,人口数量占据多数的汉族百姓对于元朝统治者没有足够的归属感,这让当时的政局显得十分不稳定。而且那时的元朝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这让当时的社会秩序略显混乱,这也是英宗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的英宗敏锐地发现这一切问题的起因都是因为元朝政府的汉化程度不足,这也让其政策与中原地区的国情并不契合,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元英宗奉行了全面汉化的政治路线。在即位之后不久,其就启用拜住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此人为蒙古大将木华黎的后人,自小就热爱汉文化,对于儒学有着很深的造诣。当时元英宗将其升任为中书右丞相,并且不设置左丞相,这也显示出了其对于拜住的信任。

而拜住在得到了英宗的支持之后,在上位之后立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儒学,启用了许多年老有名望的大儒,让他们进入政府各个重要的部门中任职。而在其后他又让元英宗祭拜太庙,这是元朝成立之后第一次有皇帝举行这种活动,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元英宗汉化的决心,而这种举动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汉族百姓的好感,让他们开始将元朝统治者视为真正的皇帝。此事在《元史·拜住传》中有如下记载:
"冬十二月,进右丞相、监修国史。帝欲爵以三公,恳辞,遂不置左相,独任以政。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患法制不一有司无所守,奏详定旧典以为通制。"
除了汉化的大方针之外,元英宗和拜住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淘汰各级行政系统中的冗官,之后其又颁布了《大元通制》,这是元朝第一部完善的法律,对于改善当时的法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最重要的改革则是助役法的颁行。助役法的本质就是让地主们拿出一定的钱财来补贴贫苦佃户的生活,这对于当时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提升。

从英宗的改革措施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位青年皇帝想要革除元朝政治弊端的决心,其推行的多个政策也都直指当时元朝政治的核心问题。而其政策中的汉化色彩也十分明显,无论是在法治还是行政体系的建设上,其都大量借鉴了之前中原王朝的经验,而拜住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部分条款明显触及到了蒙古贵族的利益,这也让当时的元朝政局暗流涌动,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慢慢酝酿。南坡之变英宗被害与泰定帝的即位
前面提到过在英宗即位之后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除铁木迭儿的党羽,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却逃开了英宗的处罚,那就是当时担任御使大夫的铁失,元朝时的御使大夫是一个掌管禁兵的官职,而从铁失能够掌管皇帝的近卫一事,我们就能看出英宗对其的信任,之所以其会相信这样一个铁木迭儿的党羽,是因为铁失的妹妹就是英宗的皇后。

但是铁失却并没有那么相信这位年轻的皇帝,英宗在处死铁木迭儿同党时的雷厉风行吓到了这位纨绔子弟,他便开始和其他的皇族子弟联络密谋推翻元英宗的统治。而元英宗的改革因为触及到了蒙古贵族的利益,因此在蒙古高层中其反对者的数量并不少,当时镇守漠北的晋王也孙铁木儿是军事实力最强的一位,他是忽必烈的长孙甘麻剌的儿子,在蒙古族内部也有着不错的声望,其对于皇位一直有着强烈的觊觎之心。而且自成宗之后,元朝的皇帝都是真金的后人,其自然是一个极佳的皇帝候选人。
也孙铁木儿在这个时候取得了与铁失的联系。两人商定了谋反的相关事宜,当时元朝的皇帝每年都要去上都避暑,而铁失等人也商议在这个时候下手,在至治三年的八月,英宗起驾从上都返回大都,在行至南坡的时候,铁失发动叛乱,其带领自己控制的阿速卫兵杀入大营,先杀死了拜住,之后又亲手将元英宗杀死。此事在《元史·逆臣传》中有如下记载:
"秋八月癸亥,英宗自上都南还,驻跸南坡。是夕,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中书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完者、前治书侍御史锁南、铁失之弟宣徽使锁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枢密副使阿散、佥书枢密院事章台、卫士秃满,及诸王按梯不花、孛罗、月鲁铁木儿、曲律不花、兀鲁思不花等,以铁失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右丞相拜住,而铁失直犯禁幄,手弑英宗于卧所。"
而之后也孙铁木儿成功即位,是为泰定帝,这次南坡之变揭开了之后元朝残忍的皇室斗争的序幕。更重要的是,为了讨好蒙古贵族,泰定帝在即位之后废止了英宗设立的汉化政策,这让元朝政府内部的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而元朝也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中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元朝政府从忽必烈建立起来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被一个问题所深深困扰。那就是这样一个疆域广大的帝国究竟应该坚持自己的蒙古特色,还是效仿之前的游牧民族政权推行汉化的政策。在忽必烈时期,其汉化的主张被李璮的叛乱所阻止,而之后的元朝皇帝也大多没有进行太多的政治革新。
不过随着统治时间的增加,元朝政策与汉族百姓的不兼容日益明显,进行政策汉化已经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元朝中期的元英宗自愿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其在登基之后先从自己的奶奶答己太皇太后手中夺回了权力,之后又提拔拜住推行汉化政策。其出台的政策大多都是为了削弱地主的权势,照顾贫苦的农民,并且其重视儒家文化的发展,这让他得到了不少汉族人民的支持。
但是蒙古贵族的利益也在同时被损害,于是一场政变也在这个时候发生了。铁失在元英宗返回上都的途中将其刺杀,之后泰定帝登基称帝。这次政变对于元朝的发展造成了两个极坏的影响,首先是汉化政策的终止,这让元朝当时已经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而且依靠政变登基的泰定帝对于蒙古贵族采取迎合的态度,这些人对于底层百姓的剥削更加严重,元朝的社会问题也开始加剧。另一方面元英宗的去世让本来有可能成为定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成为了泡影,元朝之后屡次发生帝位争夺,对其中央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元朝的短命也和这件事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元英宗能够长久统治元朝的话,那么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和现在大不一样吧。
参考文献
1《元史·英宗纪》
2《元史·拜住传》
3《元史·逆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