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曾两度伐辽,难道只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 赵光义
公元979年和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曾两次讨伐过辽国,关于其“动机”大多数人都只认为是其要收复被侵占已久的中原屏障之地“燕云十六州”,其实其真实原因远没有那么“简单”,也没那么“纯粹”......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那年那个雪夜说起......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天降大雪。
宋太祖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光义进宫,并邀其入内室,宦人、侍妾等俱回避,二人酌酒对饮。宫人只远远看见烛影摇曳,太祖和晋王似乎在说着什么话,晋王时而离席退避时而前趋牵引,似有不胜酒力之状。
不久,殿外的积雪已有数寸之厚了,太祖用斧柄戳地,回头对晋王说道:“你好好去做,好好去做。”随后太祖解带就寝,鼾声如雷,夜半时,太祖猝崩。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斧声烛影”案。
宋太祖 赵匡胤
纵观整个事情的发生过程,似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只是一个“意外”。
可接下来其弟赵光义的一系列操作就有些令人生疑了!
一、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宋皇后曾派宦官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赵匡胤之子)入宫商议“大事”,不料他却叫来了晋王赵光义,请问如果背后没人指使,一个宦官怎么敢私自更改“懿旨”呢?
二、急于更改年号。照理来说先皇新逝,一般新皇都是第二年才颁布属于自己的年号的,而赵光义则不然,刚即位就宣布“改元”。其心里那份儿急切之情自不待言。
三、所谓立国之初就有的关于“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即位整整5年之后才公之于众的,如若早有此“约定”,何必要等上5年呢?
四、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修改了《起居注》一样,如出一辙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在“斧声烛影”后也曾数次修改了《太祖实录》,且是他亲自主持的,那他在害怕什么呢?
五、凡是与“金匮之盟”有关且有条件威胁到赵光义及其子孙即位合法性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们,在赵光义即位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接二连三的死去了。这难道只是个巧合?
当然还有好多其它的疑点,这里不作赘述,仅举几点最主要的。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这夜“斧声烛影”事件的发生,宋朝迎来了第二位皇帝,是为宋太宗赵光义。
尽管宋太祖赵匡胤死的有些不明不白,尽管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的即位来的不清不楚。
但赵光义到底还是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不过有道是“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作为整个“斧声烛影”事件的最大“嫌疑人”。赵光义的这皇帝“宝座”可坐的不是分外“踏实”、“舒心”。
他似乎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唐太宗 李世民
据史料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最敬佩的人就是前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呢?其实不言而喻,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呢?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对不对?
这可以说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难以抹去的污点。但那又怎么样呢?李世民的个人能力是很强的,他用其后半生缔造的“贞观之治”的煊赫功业,几乎征服了后来大多数的人。
自此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趋于正面的,对其人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持敬仰态度的,再看看那时还有几人记起他曾发动过“弑兄逼父”的“玄武门之变”。
反过来讲假若李世民像历朝历代大多数的末世之君那般“草包”、“不济事”,那后人对他的评价又当如何呢?
同理作为“斧声烛影”事件的最大“嫌疑人”的宋太宗赵光义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是他杀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但就其即位前后的种种反常举动来看,他作为“第一嫌疑犯”是没跑的!
不管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他都难逃后世的悠悠之口,别说后世了,就是那时也未必无人在阴地里小声嘀咕着什么......
想来想去他似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效仿他的前辈唐太宗李世民。
想让满天“星星”都黯淡或看不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想法儿让自己变成“月亮”或“太阳”,李世民做到了所以他流芳百世、英名不朽。
我们评价一个帝王往往不是用所谓“道德情操”去评价他,而是看他干不干活儿?活儿干得怎么样?假若以所谓的“道德情操”去品鉴任何一个古代王朝的“开国之君”的话,那几乎个个是个十恶不赦的“刽子手”、“坏蛋儿”,因为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太多人的鲜血!即使不是所谓“开国之君”就是一个个所谓“继世之君”又有多少真真正正的道德君子或好人呢?
所以说作为一个皇帝最大的职责往往不是怎样去做一个“好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是要做到对内“保境安民”、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对外能够“抵御外侮”、甚至于能“开疆拓土”。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一个帝王你得把你当皇帝的活儿想办法尽可能的干得漂亮儿。
作为帝王难免会犯错误甚至于有着不小的污点,但是你把自己皇帝的活儿干得漂亮了,也自然而然的相对的就有了所谓“瑕不掩瑜”。假使你把皇帝的活儿“干砸了”如商纣王、隋炀帝那般,那不好意思!不要说什么“瑕不掩瑜”了,恐怕就全部变成了“瑕”了,哪还有什么“瑜”可言呢?随之而来的就是后世千秋万代的骂名了。
燕云十六州
说来说去不外乎是说“煊赫的功业”是某些“得位不正”的帝王们的最好人生污点儿“漂白剂”。
而在宋太宗赵光义面前恰恰就有着这么一个“机会”,那就是从石敬瑭“割地称儿”于契丹起以至于到大宋王朝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悬而未决的“燕云十六州”问题。
这个连他哥哥太祖皇帝赵匡胤都没能解决或没来得及解决的问题,一旦由他赵光义解决了。可不算是立了个“千秋功业”,后世他不也就能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享有人们的敬仰了吗?至于说“斧声烛影”事儿又还会有谁提起呢?就算提起了,又能怎么样呢?人们只道他赵光义是收复国土的“千古一帝”,再没有其他的了!
总之,赵光义越想越开心,以至于立马着手准备了起来,以待将来和“辽国人”比划比划,拿回那“燕云十六州”,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千古一帝”,而不是那“弑兄篡位”的“最大嫌疑犯”!
终于在他即位的三年之后的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六月,宋太宗赵光义发动了伐辽取“幽燕之地”的“御驾亲征”。结果没成想“高梁河之战”一败涂地。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再度伐辽且兵分三路,兵力不下30万,最后依然再度“败北”黯然收场。
满怀希望的宋太宗赵光义去伐辽夺取“幽燕之地”指望借此博取“功业”以求冲刷不堪的“过往”不料一而再的被辽国人打了个“灰头土脸”、“抱头鼠窜”,落得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从此对收复“燕云十六州”再也提不起了兴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后世的“继世之君”们也因此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自此以后整个宋代都对北方的辽国采取了消极避让的守势态度。
至此终宋一代“燕云十六州”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王朝”之手过。
没有煊赫的“功业”做铺垫,赵光义自然也就做不成下一个李世民。他的梦想破灭了,不过尽管他失败了,但他还是因为“斧声烛影”之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尽管这不是他想要的。
所谓“青史留名”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流芳百世”,一种是“遗臭万年”,独独是这位赵光义同志那个都不用选。但依然后世享有“大名”,不为别的“斧声烛影”一事足矣。
另外提一下的是关于赵光义同志一再伐辽而一再“败北”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不得不说与其本身在军事上的“无能”不无关系。
说起宋太宗赵光义军事上的“无能”,我们就不能不想起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对其一针见血的批断:“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特此声明:本文系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违者,本人有权追究其相关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