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松锦大战”中,洪承畴亲率13万辽东精锐作战,为何却惨败而归?

由 司空梓瑶 发布于 经典

欢迎观看

历史背景:

公元1636(天聪十)年五月,皇太极于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至此,历史上关于“大清帝国”的篇章正式翻开了第一页。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伊始,直至皇太极称帝为止,后金(清朝)国家在此二人的领导下已经走过了近20个岁月,在这个过程中,八旗士兵经历与明军之间的无数次血战之后,后金统治者终于赢得了全辽地区的基本控制权,此举无疑是为清军入主中原这一“宏图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海关

诚如我们所知,在皇太极称帝之前,后金就已经仿照着明朝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自身发展的政权机构和社会制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机构和制度还在日臻完善,与此同时,清朝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也在伴随着这一体制(政权机构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在不断地增长。但尽管如此,它所统领的管辖区域范围仍然被局限于山海关以东。而且就在山海关以东的这片区域内,除了清朝自己的势力之外,仍然存在着明朝统治者死死不肯放弃的几个军事据点,比如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宁远、山海关等等。这些据点连成一线后紧紧地封住了由山海关通往内地的大门,使得清军每次进出内地都不得不绕道山海关由漠南蒙古地区长途奔袭而入,这一战略虽然可以达到进入明境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被切断退路的风险,因此,每次清军绕道进入明境基本都是“打完就跑”。

对于明朝来说,辽西地区的这些军事据点虽然丧失了一定的进攻作用,但当它们连成一线后,在军事上对清军势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牵制作用。换言之,清朝想要由山海关进入内地,就必须要把这些关外的据点通通拔掉,不然,就算眼睁睁的望着国运日益衰颓的大明帝国也难以一鼓作气取而代之。原因便是倘若清军绕道蒙古孤军深入的话,其后方必然难以得到保障,再加上本身军队装备水平的限制,要想拿下当时处于最高设防水平的北京城,谈何容易!为此清朝方面一改以往的套路,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对明朝关外的据点一一蚕食。

明朝地图

编者导读:

继“大凌河之战”胜利之后,公元1641(崇德六)年,皇太极加强了对锦州城的围困(围点打援)措施,在皇太极的命令下,八旗士兵分成了数个团体轮流不息的进行围困锦州,而且为了使围困能够更加持久,清军还在义州一带实行屯田,筹备粮草,以作长远打算。

对于明朝来讲,锦州城作为“宁锦防线”的主要军事据点,此城一旦被清兵攻克,整套辽西防御系统(宁锦防线)的防御效率必将有所下降甚至有可能面临瞬间瓦解的危险,而这一防御系统一旦瓦解的话,也就意味着将山海关袒开胸膛,直接受到清军的正面攻击,且毫无退路可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锦州、松山、宁远等这些关外据点的得失是关乎到大明帝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明朝政府不得不将正在与农民起义军作战的大部分兵力搬到了辽东战场,以解锦州之围。

宁锦防线简图

就在皇太极对锦州城进行围困的当年,明朝政府将位于西部战场正在与农民军作战的主帅洪承畴调到了辽东,令其出任蓟辽总督,并让他全权负责此次“援锦行动”,同时还调来了其余兵力临时成立一个由其统领的援锦大军。参与这场战役的主要人员有: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蓟州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共计八总兵13万人马,毋庸置疑,这些兵力基本都同属于明边兵的系统,是明军中的精锐部队。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镇压农民军时屡战屡胜的洪承畴却不幸败在了此次与清军的作战当中,而且其本人还被清军所俘虏,最后索性降了皇太极。那么,在这场明清对决(史称:松锦大战)之中,洪承畴亲率13万辽东精锐作战为何会惨败而归呢?关于这一话题,笔者在该篇文章当中就来与读者朋友们做一番深入的探讨。

曹变蛟、洪承畴、吴三桂、白广恩画像

本文的研究内容:

首先,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这场战役的主要轮廓:

松山、杏山、塔山乃锦州和宁远之间的三个军事据点,是“宁锦防线”的主要连接点。宁锦防线想要发挥出其对清军的威慑力就必须要保证这三大军事据点不被切断,因此,洪承畴谨慎的将部队放在松山,其目的便是要以松山为根据地保障杏山、塔山的安全,同时去解救锦州之围。

公元1641(崇德六)年八月,得到多尔衮和豪格从锦州前线传来的“明国会集各省兵来拒我师”的消息后,皇太极于当月十五日率兵亲征。

皇太极雕塑(右)

皇太极的战略部署为:第一,将部队部署在松山与杏山之间,欲求切断松山与后方杏山、塔山之间的联系,使松山处于孤立状态(而后又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海边,对松山形成包围的局势);第二,在第一步顺利完成之后,再对从塔山、宁远一带前来援救的明军实行打援,并同时伏击从松山方向突围的明方溃军。

毫无疑问,皇太极的此番战略部署完全是针对着明军自身所遭遇的情况而“量身定制”的。因为洪承畴在朝廷所下达的数次催战信号之下不得不仓促出兵,而且为了能够速战速决,他将辎重部队放在后方,而轻装前进到前线,使得每名将士所带的粮食仅够支撑数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给养线被切断,前线部队就会立刻失去战斗力,从而不战自溃。作为一名极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官,洪承畴当然知道这一做法的冒险程度,但是身为将帅的他不能不执行朝廷所下达的数道催战命令。

崇祯皇帝画像

洪承畴原来是想在松锦之间与清军进行决战,但由于背后遭到切断后,使得将士在心理上造成了恐慌感,形成了这么一种状态:

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遂合谋退遁。——《同文汇考》

最终,洪承畴主张与清军决一死战,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这一命令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服从。八月二十日黎明,八大总兵率兵进攻清军防地,欲求突围,不料在此期间受到了早已埋伏好了的清军的大规模阻击。当晚,大同总兵王朴率先率其部下逃走,在这种形势之下,其余总兵也都纷纷望风而逃,其中王朴、吴三桂、白广恩、唐通、马科、李辅明等六大总兵的兵马在溃逃过程中再次遭到了清军的伏击,损失惨重,据史料《同文汇考》记载,光这些人当中被消灭的明军就达到了五万三千余人。此时此刻,只剩下了曹变蛟、王廷臣和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追随在洪承畴的身边,并撤入了松山城内固守。公元1642(崇德七)年二月,松山城副将投降皇太极并当作内应辅助清军攻克松山城,洪承畴等人全部被俘。在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之后,坚守于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也被迫投降,至此,持续了近一年的松锦大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

祖大寿画像

作为一个极富军事经验的统帅,洪承畴在这场大战当中因何而败?

实际上,导致这场战争失败的人并不是洪承畴,而是明朝政府。开战之前,尽管朝廷赋予了它全权指挥这场战役的权利,但很大程度上他还是要听候朝廷所下达的军令而行动,也即是要听兵部或者崇祯皇帝的命令行事,这一诟病从宋朝以来就有,直到明朝也依然未能淘汰。而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又急于求功,再加上国库也难以一时间拿出用来支撑洪承畴最初所制定的“持久之策”的大批粮饷,因此唯有速战速决这一招可行。也恰恰是如此,导致明军在这场大战中惨败,而且经此一战,明朝方面基本再无御敌之兵。

崇祯皇帝、李自成画像

结语:

时过境迁,我们不难发现,爆发于公元1619(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沪战役”其实也是在这种紧急催战的环境之下而失败的,22年后,明朝政府再次使用这一“红旗催战术”将自己彻底葬送!可想而知,明廷这种用红旗催战,不知是误了多少大事矣!

感谢观看

参考文献:

《明史》

《同文汇考》

《清史稿》卷136,《洪承畴传》

刘建新:《论明清松锦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