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擅长白刃战,为啥不派武术大师杀鬼子?蒙古大军早就给出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大炮、坦克、飞机与重磅炸弹的超级对决。但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热兵器作战中,白刃战却从未缺席。在很多时候,白刃战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在所有军队中,日军的白刃战水平可谓出奇的高。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军就非常重视白刃战的训练。1894 年,武道家津田教修结合日本传统武术,通过改良创造了日式的铳剑术。说白了,就是刺刀术。
1915 年铳剑术开始加入《陆军剑术教范》,作为军用格斗术项目定型。铳剑术招数简洁,但凶狠凌厉,刺入点经过精心设计,强调避开容易卡住刀刃的肋骨,直入人体致命位置。
在战场出现焦灼之时,日军往往会退掉子弹、高喊万岁,向敌军发动排山倒海一般的白刃冲击。在日军的白刃战术下,甚至连人高马大的俄国人也吃过大亏。为了对抗日军的白刃冲锋,美军大力开发冲锋枪,最终用射速战胜了日军的军国主义狂热。
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就屡次吃日军刺刀的亏。相比于矮而强壮的日军,中国军队普遍营养不良、缺乏训练,虽然人数占优,但在白刃战中却往往会败下阵来。为了对抗日本的刺刀,部分军队甚至祭出了大刀片,但实际效果并不像《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唱得那么好。
于是有人就要问了,既然日军擅长白刃战,为何不让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与之对敌?虽然武术敌不过枪炮,但是对付刺刀似乎并无问题。从晚清到民国,正是我国国术发展的高峰期,杨露禅、李书文、黄飞鸿、霍元甲、叶问等武林高手层出不穷,可谓是百家争鸣、人才济济。抗战时期,本应是这些武林高手大展身手、报效国家之时,但他们为何没有得到国家的重用呢?
而这就要从武术的起源来说起了。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成型于奴隶社会。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武术的雏形。武术脱胎于战争,但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变得不再适合于战争。
从古代战争来说,其主要战争形式是阵战。在战场上,千军万马排列得像一道道整齐的墙,刀剑如林、箭如飞蝗,个人武艺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对此,戚继光曾在自己的《纪效新书》中给出一段形象的解释:
“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
也就是说,在战场上,敌人根本容不得你使出各种套路。谅你大刀舞动如风,谅你力大无穷、神拳无敌,敌人从枪戳来,乱刀砍来,乱箭射来,还是得毙命。
对于这样的观点,蒙古大军曾用鲜血给出了印证。13世纪时,伊朗地区曾有一个崇尚恐怖主义的国家——伊斯玛仪派。这个国家以奉行极端主义的伊斯玛仪学说为国教,以武艺高强的刺客震慑其他国家。
根据史书记载,伊斯玛仪派的刺客视死如归、善于飞檐走壁,简直无孔不入,死在他们手中的国王、骑士乃至于封建主简直不计其数。因此,欧洲人将他们成为“阿萨辛”,而他们的首领也被称为“山中老人”。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武功——圣火令便是源于这个“山中老人”。由此可见,这些刺客的武艺有多么高强,有多么令人可怖。
然而当蒙古大军发动第三次西征,杀到伊斯玛仪派的老巢——鹰巢后,刺客们却绝望地发现。他们过人的武艺,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简直一钱不值。甚至还杀到敌人面前,就被蒙古人的弓箭和石弹所击毙。最终,高手如云的伊斯玛仪派被蒙古大军彻底摧毁,杀得鸡犬不留。
不知是不是受到这段历史的影响,金庸先生也在《倚天屠龙记》中记载了明教以及六大派武林高手与蒙古大军的对决:
“群雄先前均想纵然杀不尽鞑子官兵,若求自保,总非难事。但适才一阵交锋,见识到了元军的威力,才知行军打仗,和单打独斗的比武确是大不相同,千千万万一拥而上,势如潮水,如周芷若这等武功高强之极的人物,在人潮中也是无所施其技。四面八方都是刀枪剑戟,乱砍乱杀,平时所学的甚么见招拆招,内劲外功,全都用不着。若不是明教五行旗以阵法抵挡阵法,这时少室山头定然已惨不堪言,少林寺也已在烈火中成了一片瓦砾了。”
由此可见,即使武艺再高,面对有配合、有纪律的军队,也只有失败一途。而击败元军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在获得《武穆遗书》后,明教在徐达和常遇春的领导下,果然击败了元军,恢复了华夏。而神乎其神的乾坤大挪移、九阳神功,并未取得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作用。
回到二战,在日本的白刃战术中,绝不是单对单的散斗,士兵之间是会相互掩护,相互配合的。民国武林高手在单对单的情况下,或许能手刃鬼子。但若面临群斗,恐怕绝非日本人的对手。因此要赢下白刃战,就应在刺刀战术上下苦功。例如在抗战末期,学习日本刺刀术、经过严格训练的八路军在白刃战上就已经不怵日寇。而用传统武艺击败日军,或许只能在《抗日奇侠》或者《燕双鹰》等影视剧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