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关系无数家庭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每年关注的焦点领域。
如何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怎样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如何改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职业教育怎样特色化发展,如何进行高职扩招……据了解,2019年教育部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879件(较2018年增加83件,增长4.6%),其中人大代表建议1130件,政协委员提案749件;牵头办理951件。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9年教育部所有承办的建议提案已全部按时办结,就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教育问题进行“破题”,回应社会关切。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如何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破解“入园难”“入园贵”?这是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如民盟中央就提出了《关于“全面二孩”实施后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张晓东提出了《关于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年来,教育部结合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会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方面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通过治理增加普惠性学位约370万个,普惠园覆盖率提高8个百分点,并通过鼓励支持街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举办公办园等方式,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另一方面,去年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68.5亿元,奖补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
为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出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各地通过多种方式补充幼儿园教师。目前,已有19个省出台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各地积极通过编制补充教师。
同时,教育部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落实有关规定,保证教师各项待遇,要求民办园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通过“国培计划”等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促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结构性缺编是近年来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问题。据了解,去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教师编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方面,包括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及寄宿制学校倾斜,以及统筹协调、动态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和跨省调剂编制等。
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赴江苏、河南等地,调研当前中小学教职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会同中编办、人社部、财政部研制相关意见,推动各地教育、编制部门加大挖潜创新力度、盘活编制存量。为优化农村地区教师资源配置,教育部起草相关文件,要求各地开展排查整治,并推动各地落实好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充分考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课程改革等多种增编因素,科学合理核定编制。
此外,就全国人大代表伍辉和全国政协委员韩爱丽提出的“依法打击‘校闹’,重振师道尊严”建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与代表委员进行了当面交流。
2019年7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了8类行为属“校闹”,构建了从加强预防、减少事故,完善程序、妥善处理纠纷,到严格执法、依法惩治“校闹”行为,再到多部门合作、形成共治格局的完整治理体系。北京、河北制定了本地法规,推动建立相关保障制度,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
加快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在高等教育领域,“重科研轻教学”问题、东北地区引才留才难现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扩招等问题是2019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宁凌提出的“关于改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的建议”,教育部多方面发力,包括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实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完善高校岗位设置和职称评价标准,要求突出教育教学工作量考核、加强质量评价、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课堂教学纪律考核,切实扭转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等。
目前,通过改革,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弱化了对论文数量的追求,把更多时间和空间交还给教师。
“高职扩招”也是高等教育领域不得不提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去年提出的建议曾涉及相关内容。在她看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
按照国务院关于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有关部署,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质量型扩招并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总结和宣传典型,2019年高职扩招114.8万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