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这话一点不假,就跟当年陈胜吴广所提起义口号一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细细品味其中道理,也别有一番滋味。说到英雄,脑中便闪现出了一个场景,这是当年落魄的刘备在曹操地盘做客时的场景,“在一个小亭子里面,刘备假装在菜园拾草种菜,只不过他并未发现此时的曹操已然来到院中,后来两人把酒论英雄,一番高谈大谈之后,得到一个道理,天下所有诸侯之中,英雄者,也只有刘曹。”----情节选自,三国演义青梅煮酒。
在与曹操论英雄之时,刘备其实已经过了40,有一句话叫“男人三十而立”不过,刘备呢?似乎还是在四处混生活,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后期的事业发展。经过与曹操谈话,刘备才发奋要自己努力,因为他知道曹操早晚有一天会把他收拾掉。
后来,衣带诏事件爆发,到最后依附于刘表,正式与曹操拉开阵势干架!此乃刘备之明也,后来刘备更是利用其诚心与魄力,相邀诸葛亮,吸引法政,凤雏等人,不久便在成都自立为王,终成帝王之业!
即便成就帝王之业,但对于刘备来说,或许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为兄弟报仇,匡扶汉室天下的大任还未完成。---- 于是刘备策划已久的战略开始蓄势待发。在称帝之时,刘备便下令三军,不日攻取东吴,一为兴天下,二为报弟之仇!
刘备在称帝3个月之后,便集结5万余精锐一路向东吴开进。这个时候他带了,4位指挥官,包括: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仔细一点的伙伴便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4人之中,除了沙摩柯经验比较丰富之外,其他3人,基本上未经历过什么大的阵仗。
除了以上几位指挥官之外,刘备还带了些许战将,有:杜路、刘宁、张南、傅肜等人,基本上这些战将很多伙伴都没有听说过,毕竟他们的名气,比起关张赵来说,那简直不是一个等级。这个时候,刘备阵营就没有大将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至少还有一人,他正是魏延。说到魏延这个人,他可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从之前的偏将,成长为一城之主,坐领汉中,手握重兵,而且其带兵打仗的本事也是中上水平,刘备不带魏延上阵,确实是一大憾事。再者汉中方面,完全可以让赵云暂管即可,更何况还有诸葛亮在成都坐镇。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此时的刘备其实并无多大胜算,为什么呢?自古以为,大型的用兵作战,皆是经过无数次的思考方可执行,而刘备却不听孔明及众多文武之言,不识时事。暂缓这一点还不说,刘备连作战参谋的意见都没有听,(当时,的参谋主要是程畿和马良。)222年初,刘备方面水军已经进入夷陵,而刘备的主力也到达了猇亭。不过,这个时候的吴军在陆逊的带领下已经全面反攻,蜀军无法快速挺进,只得在巫峡、建平。后来,刘备使用“围点打援,引蛇出洞”的战略,不过,陆逊均未上当。一不小心,数月已过,火热的夏天到来。为了让大军更好的过暑,刘备下令让水军将营帐迁移到陆地,并且整个大军团全部扎营在山林之中。
刘备这个扎营方法,可以说是兵家之大忌!试想,当年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之时,刘备难道说没有听课吗?好在,此时马良及时阻止,并且建议另外扎营。不过,遭到拒绝。后来,陆逊抓住时机,趁蜀军士气不稳之时,主动转守为攻,在诸葛瑾、骆统、周胤等将的配合之下,把刘备的大本营彻底击破!刘备无奈逃至马鞍山,最终逃至永安,半道遇上老伙计赵云前来救援。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便可以发现,刘备夷陵之败,是必然的,因为他的战略是错误的!加之,他不听军师参谋建议,走了一步错误的布防路。岂有不败之理,不过从侧面上讲,他遇到对手陆逊也太厉害。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却能有如此之见识。
陆逊后来在东吴官至大都督拜丞相。可以说他的智谋堪称,“小郭嘉”,碍于陆逊这种特殊的身份,诸葛亮终身未与他交手,不过在三国演义之中,孔明是设了一个八卦阵将陆逊困在其中。以陆逊的见识,在蜀军阵营之中,除了诸葛亮之外,也只有庞统可与他一战了。
夷陵之战中幸存的小将,8年之后大破司马懿,为刘备找回面子,给关羽出了气
刘备在夷陵兵败,实乃蜀之不幸,不过对于此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这员小将跟随刘备参加夷陵之战,不但未战死,反而成就功业,在刘备去世8年之后,此人带兵大破司马懿(公元231年,跟随诸葛亮魏延参与第4次北伐,在野战中大破司马懿,获得斩首3000的战绩。),可以说为刘备找回了面子,同时还为关羽出了一口恶气!
这员小将是谁呢?他乃吴班,他在夷陵之战中,主要贡献便是充当刘备的先锋,引诱陆逊出战,不过陆逊识破刘备计策,倘若陆逊真的派兵杀来,吴班同样是凶多吉少!在蜀军失利之后,吴班便跟随残军回到了蜀中。在刘备去世之后,他升为后将军,最终被升为骠骑将军领绵竹侯。而且,吴班的族妹乃是蜀汉穆皇后,有了这层关系自然吴班的地位也倍受尊宠。“参考史料:《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后主世,稍迁至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
相比,魏延,赵云。吴班的运气,比较好,待遇也不会他们差,而且还赢得一个“豪侠”的称号,实在是不虚人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