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元福:老当益壮的六朝骁将 | 五代十国
这位老哥人老心不老,虽然姓药,却从来不喜欢吃药,古稀之年仍喜欢听别人说他还能带兵打仗。他就是经历六朝的老将药元福。因其智勇双全,远见卓识,在对契丹、党项的战役中屡建奇功,被誉为"骁将",深受晋、周之君的器重,位列太师、侍中高官,直至北宋建立,老将军才魂归道山。
药姓是个小姓,也是个古姓,相传是炎帝后裔,因从事采药职业而获姓。也有一说,其姓出自战国名将乐毅,为避祸改姓为药,所以药姓有yào和yuè两个读音。
在为数不多的药姓族人之中,五代名将药元福可谓个中俊杰。
与帅哥同袍 为少帝出征
药元福是并州晋阳人(今山西太原)人,生于公元883年,也就是黄巢起义盛极而衰,被迫撤出长安,在李克用等军阀的围追堵截下渐趋破败之时。药元福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活跃在五代,不过,他却在宋史上有传,也许这就是活久见的好处吧。只是宋史对他的记述直接从后晋出帝石重贵开运年间(公元944年至946年)写起,之前60年一片空白,不得不说,药元福是个大器晚成的主。
笔者只知道药元福自幼就颇有胆量气概,善于骑马射箭。出身在乱世,又是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太原附近,要想活出个模样来,手上没有功夫,简直难以想象。小药同学显然没机会像祖先那样去采药救人,只能无可奈何地去杀人争功。
据说,小药最早与后梁大将王檀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朱温手下大部分出身草莽的将领不同,王檀不仅出身簪缨世家,而且人长得特别帅(美形仪),还喜欢读兵书,颇有韬略,搁到现在一定是自带流量的网红。王檀在任邢州军统帅时,发现帐下有一个小卒,不仅性格活泼,而且胆子极大,作战时特别勇敢,让他很是欣赏。这个小卒就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药元福。
此后,药元福得到伯乐王檀的提拔,当上了厅头军使,可以在王檀身边学习兵法,再加上他勇武善战,很快就小有名气了。后唐建立,药元福担任了治郓州(今山东郓城)的天平军的内外马军都指挥使,成为藩镇大将。到了后晋年间,他积功累迁至深州刺史,主政一方。
此时的小药早已变成了老药,可惜他的伯乐王檀死得早,没有给他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豪杰辈出的年代里,药元福一路打拼得并不容易,年过半百方才成为一方主官。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是良药总能治病,宝刀未老的药元福很快就将迎来自己的华彩绽放。
公元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不愿当契丹的孙皇帝,惹得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震怒,派兵大举南下。契丹铁骑攻陷甘陵(今河北清河南)、围困魏博镇的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契丹军一部已到黄河岸边,正向澶州(今河南濮阳)杀来。一旦澶州失陷,将直接威胁后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石重贵是个有血性的皇帝,不肯坐以待毙,闻警后立即带兵北上澶州,与契丹军对峙。当时,契丹军在澶州城北列下大阵。石重贵登城遥望,只见契丹军东西连缀,刀枪映日,战马嘶鸣,令人胆寒。
这一年,药元福重披战袍,以左千牛卫将军的身份随军出征。不过,人们似乎没有太在意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只是将他部署到了后晋军阵地的东部。看着其他将领在石重贵面前趾高气昂地请令出战,自己跟个没事人似的为他们站岗放哨,老药虽然心里有点不爽,却也没有发作,只是静静地观看着战场形势的变幻。
就在老药打酱油的时候,澶州城中出了个叫马破龙的奸细。这厮欺负药元福年老兵弱,就跑到契丹营中报信,让契丹军改变主攻方向,重点进攻药元福防守的东线阵地,只要击溃药军,就可以夺取入城浮桥,澶州城也就唾手可得。正为石重贵亲征,晋军士气高昂无计可施的契丹人大喜,决定柿子要拣软的捏。
可惜,以年龄取人的契丹人这回大错特错了。就在契丹集中精锐猛攻晋军东线之际,他们竟然一头撞在了蓄势已久的铁板之上。老药见到多日不搭理自己的契丹军竟然掉转马头向自己的防区杀来,立刻明白了契丹人的打算。娘的,老子是那么好欺负的吗?!
老药披挂整齐,飞身上马,然后对着另一位后晋将领慕容邺道:"慕容将军,契丹人这是欺我兵弱,想从这里突入城中,汝可敢与我并力诛寇?"慕容邺举拳道:"素闻将军老而弥坚,某正欲观之!"于是,二将各引200骑兵为一队,跃马冲向敌阵。
只见药元福舞动手中铁挝,一马当先冲在队伍前面,银须飘舞,血污横飞,在契丹军中连杀数将,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这下,契丹人蒙圈了,说好的老棺材瓤子呢,说好的不堪一击的弱鸟呢?见势不妙的契丹人争着当起了好汉,脚下抹油,跑了个干净。
城下的激战,早就惊动了城上观战的石重贵。他一面命人出城助战,一面命人将鏖战多时的老药召上城楼。看着老将军虽然满身血污,但却精神焕发的样子,石重贵感慨道:"将军如此奋不顾身地杀敌,古今名将也不过如此吧!"听说药元福的战马中箭受伤,石重贵当即下令赐予名马酬功。第二天再战之前,石重贵看着老药跃跃欲试的样子,就准备授予他郑州刺史,可是身边近臣说,郑州临近中央不宜轻授外将,于是,下令改封原州(今宁夏固原)。大家别以为固原是个又穷又乱的地方,论经济条件还比不上深州呢。要知道,此时天下大乱,越是乱的地方越需要重兵驻守。
老药没想到,自己在年过花甲的时候居然成了皇帝眼中的网红。虽然晋出帝在历史上相当负面,但终归是一个有血性的君主,至少比后世的宋朝诸帝男人得多,有了他的背书,老药终于不用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了,他的未来注定与众不同。
契丹党项都是一丘之貉,削他
耶律德光刚刚从儿皇帝石敬瑭身上找到感觉,就遭遇了石重贵不愿接茬当孙皇帝的困惑,这让他这个大有作为的辽太宗情何以堪?一定要给石重贵点儿颜色看看,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刚好彼时后晋军见契丹北撤,就想一举收复幽州。这还了得,好不容易吃进肚子里的北方重镇,怎么能再还给中原?
公元945年,膘肥体壮的八万契丹铁骑卷土重来,一路攻击北上的晋军。晋军主将杜重威是个不怎么靠谱的二货,见契丹兵势正盛,只得率军节节后退,直至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此时,晋军中的大将药元福、李守贞、符彦卿等逐渐稳住了队伍,排好阵势,勇敢地与契丹军正面交锋。刚刚升起的老将星药元福担任了右厢副排阵使,冲在抗击契丹强寇的第一线。
契丹军冲过了劲,战线拉得越来越长,不得不暂退十几里,撤过白沟(今河北高碑店),寻找战机。彼时耶律德光身在契丹军中,契丹人怎肯轻易罢休?
见契丹稍稍后撤,二货杜重威见好就收,也不想再打了,就命令晋军结阵南撤,反正自己是皇帝的姑父,回京忽悠皇帝就说契丹被自己击退不就行了。哪知,契丹得理不饶人,又如饿虎一样扑上来,咬住了晋军。索性军中多是临战经验丰富的老将,晋军虽然且战且退,并未露出败象。
当晋军撤至白团卫村(今河北清苑)之时,契丹军再次包围了晋军。同时,耶律德光还派出一支骑兵远程奔袭,截断了晋军粮道。当时,大风骤起,吹得昏天黑地,对面不见人,伸手不见掌。契丹军自以为得计,一边四处放火为自己助威,一面以铁甲精骑骚扰晋军。
此时晋军粮道虽断,但军士身上带有干糇,并不特别慌乱,最可怕的是营地附近没有水源,数以万计的军士和战马需水量极大,即便掘井取水,也是杯水车薪。危急时刻,晋军将士宁可战死也不愿渴死,他们纷纷向自家主将请战。
作为军中主将,杜重威也知道形势危急,不过,这货看着外面肆虐的大风,只是主张等风势小了再说。这可让药元福、李守贞等将急坏了。他们大声对杜重威说:"现在风大,对我军不利,对敌军亦不利,与其等风小了敌军四面围合,不如趁着风力莫测之时奋起进击,或可死中求活!"说完,药元福、李守贞二将也不待杜重威应允,就打开拒马,冲出营寨,冒风突火向契丹军杀去。其他诸将见状,也各领部众杀出。
自以为稳操胜券的契丹铁骑,不成想晋军如同疯虎一样杀来,登时乱了阵脚,很多人来不及上马就被晋军砍翻在地,一些机灵的家伙转身就跑,借着风沙的掩护侥幸逃生。最狼狈的还是耶律德光,这厮本来乐颠颠地来到军前等着收获胜利,现在却被晋军一个反击打得溃不成军。忙命人驾着奚车狂奔,跑了十余里,发现晋军追来,只得弃了奚车,抓过一峰骆驼,乘上他继续跑路,所幸此次天不绝胡,终于逃过一劫。
晋军一路追杀契丹二十余里,杀死敌军无算,俘获了许多辎重粮草,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大捷。彼时中原大地胡马纵横,然而中原军队饱经战火洗礼,只要国无怯战之心,将有必死之志,士兵又何惧胡虏?此战之后,药元福因功被任命为威州(今宁夏同心东北)刺史。这意味着老药同志即将告别与老牌强寇契丹的战斗,转而去削那个新兴外患党项。这两个异族政权其实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想着趁着中原衰落,攫取中原财物、人民进而壮大自己,威加中原之上。对此,老药同志本着一只狼是打,两只狼也是打的原则,一如既往地削他个丫的!
公元946年,曾经如曹洪护卫曹操一样在战场上救过唐明宗性命的王令温,代替冯晖出任灵武(朔方)节度使。这家伙久在军中,喜欢用中原军法约束当地党项部族,结果搞得诸部胡人难以承受,于是,他们推举拓跋彦超、石存、也厮褒等三人为带头大哥,一哄而起围攻灵州(今宁夏灵武)。惹出大事的王令温倒也不怂,一面拼死抵抗,一面派人从小道上奏朝廷求援。
此时,后晋的主要敌人是契丹,无暇顾及西北胡族,就让从前治理灵武多年,诸戎畏服的河阳节度使冯晖再作冯妇,镇守朔方,召集关右一带的军队讨平党项之乱。药元福受命统领冯晖行营的骑兵。
二人率军从威州出发,路上遇到了拓跋彦超所部七千余人在半路伏击。老江湖药元福临危不乱,指挥部下且战且走五十余里,将敌军诱出,然后回身破敌,一下子就斩敌千余人,生俘数十人,其他的人见势不妙,发一声喊就作鸟兽散了。药元福重任在肩,也不追赶,继续护着主帅前进。同时,他担心大军救援不及,就分出一支偏师,快马加鞭赶往灵州,由手下大将率领乘敌不备突入城内,先行救出王令温,并将其送回洛阳。
药元福继续向灵州前进。彼时的朔方距离威州不下七百里,沿途多是沙漠荒碛,号称"旱海"。药元福率领的威州军虽然携带了大量粮食,但由于路途难行,走到位于今天宁夏灵武东南石沟驿乡北面的耀德时,所带的粮食吃光了。威州军久在边塞,知道旱海的厉害,即便无粮,也不敢歇着,仍然又赶了四十里,直到天明才停下。
这时,他们突然发现,前面出现了拓跋彦超的军队,足有数万人,排成三个大阵,堵住了前进的道路,最气人的是,这帮家伙还占据了水泉,完全是一幅以逸待劳的样子。
见此情景,又渴又饿的后晋士兵都很恐慌。关键时候,与党项人有旧的冯晖站了出来,派人拿出一些金银充当买路钱,希望与拓跋彦超和解。拓跋彦超来者不拒,同意谈和。于是,双方派出使者,穿梭于两军之间,开始马拉松似的谈判。
对此,药元福也没有反对,毕竟晋军连夜赶路很辛苦,能够停下来歇一下也好。可是时间一长,眼看都中午了,还没有谈出个结果,药元福感到不妙,毕竟大军严阵以待地等着谈判结果同样很辛苦,而且自己一方没水没粮,和敌人耗不起。一旦拖久了,不用敌人打就散摊子了。于是,他对主帅冯晖道:"大帅,敌人有意拖延,恐怕是想困死我们。一旦拖到晚上,我军又累又渴,哪里还有战斗力?到时候,我们只能当俘虏了。"冯晖也是军中老鸟,闻言大惊道:"那怎么办?"药元福道:"我观察敌军多时,发现他们人数不少,但真正的精锐没几个,除了依靠西山列阵的那些人外,都不足为患。到时就由末将率军攻击西山之敌,您坐镇中军严阵以待,等到末将杀得西山敌军稍稍后退之时,咱们以黄旗为号,全军进击,必破敌军!"冯晖同意了药元福的计策。
药元福激励士气道:"我军深入旱海,九死一生,唯有向前破敌,否则死无葬身之地!诸军愿随我破敌否?"众军士见自己的主将虽然银须飘摆,却战意盎然,无不奋死前冲,向着西山之敌杀去。那边拓跋彦超还沉浸在奸谋得逞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幻想之中,猛见晋军画风大变,不要命地向自己杀来,立马慌了手脚。
药元福逼退西山敌军,立即举起黄旗。那边的冯晖立刻响应,催动大军向党项人杀来。要知道,出身银枪效节军的冯晖在战场上扎手得很,当年,他曾率奇兵翻山越岭突破剑阁天险,差一点成为收复两川的第一功臣,如今虽然上了点年纪,仍然杀气冲天。两个老将如同两把利剑,迅速穿透了党项大军的阵列,将其杀得尸横遍野,拓拔彦超早就跑得没了踪影,只留下一地的粮草辎重。
当晚,吃饱喝足的后晋军进入位于今天灵武白土岗乡西北火城子村的清边军休息,苦战一天的晋军终于睡了个安稳觉。次日,神清气爽的晋军开到灵州。灵州城外的叛军听说拓跋彦超被狠狠地修理了一顿,哪里还敢驻兵城下,也远远避开了。
药元福完成了护送任务后,回到威州驻防。石重贵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下令赏赐冯晖和药元福。
现在看来,五代时期虽然立朝短暂,但中原王朝的血性十足,对待敢于滋事的刺头,真的一点儿也不手软,管他是契丹还是党项,一样削他!
平叛就要穷寇死追
随着晋出帝北狩,后晋灭亡。药元福顺理成章地投到后汉皇帝刘知远驾下。不久,刘知远驾崩,小皇帝刘承祐刚一上台,就遇到了西北藩镇组团造反。
公元949年,药元福受命讨伐割据凤翔造反的王景崇。王景崇是回鹘阿布思部人,为人明敏善辩,当年追随唐明宗,颇有战功,不成想如今却成了朝廷的西部隐患。不仅如此,王景崇还联络后蜀,准备和朝廷大干一场。
为了讨伐王景崇,刘承祐派曾经当过李存勖亲兵,又在反对契丹的斗争中首倡义兵的赵晖为主帅,率军包围了凤翔城。之后,赵晖决定围点打援,先收拾掉冒进的后蜀援兵。
汉将李彦率军数千人与前来助拳的后蜀军先行开打,不成想,蜀军人多,李彦抵挡不住,只得向后败退,眼看就要一发不可收拾。关键时刻,药元福亲率数百骑兵从败军后面杀来,药元福一面前冲,一面令部下高喊"凡回头败逃者皆斩"。后汉军见到增援的骑兵,如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本就萌生出希望,况又畏惧军法,无不返身力战,后蜀军不敌,一路败退至大散关。是役,后汉军反败为胜,歼敌3000余人。
之后,赵晖又命人冒充后蜀援军,引得据城不出的王景崇信以为真地派兵接应,结果这支叛军一出城就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还。之后,昔日悍将王景崇只能坐困愁城,直至城破身死。药元福因为平叛有功,改任淄州(今山东淄博)刺史。
公元951年,老当益壮的药元福再次追随治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王彦超,出兵讨伐徐州叛将巩廷美、杨温等人。老实说,这几个哥儿们之所以叛乱,和后周太祖郭威的一通神操作有关。郭威起兵杀了刘承祐后,佯称要立刘承祐的堂兄弟、镇守徐州的刘赟为帝,结果郭威自己黄旗加身当了皇帝,然后一杯毒酒要了刘赟的小命。刘赟死后,其部下怕秋后算帐,纷纷起兵叛乱。
不过,这些家伙成事不足,不数月,就被王道人(王彦超曾为道人)削平,时任王部兵马都监的药元福冲锋在前,因功升任陈州(今河南淮阳)防御使。
儿子被人算计了,老子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刘赟的老爹、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怒了,镇守太原的他主动联合契丹侵扰晋州(今山西临汾)。山西稳定关乎社稷安危,从河东走出来的马上皇帝郭威当然知道其中要害,见刘崇一幅拼命的样子,立即派出自己的重臣、枢密使王峻为帅统军击之。药元福再次披挂上阵,担任西北面都排阵使。
后周大军进抵蒙坑天堑(今山西襄汾、曲沃两县交界处的一条巨大黄土冲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崇听说后周发威了,也不犹豫,立刻卷起铺盖,连夜烧营而去。王峻闻报立即派药元福、仇超、陈思让等将率兵追击。哪知道,药元福刚刚点齐士卒出发,王峻却又传令穷寇勿追。
如此朝令夕改,众将没啥意见,都想着见好就收。只有药元福站出来说:"刘崇与契丹人狼狈为奸,屡扰边境,就是想疲惫我军。我军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就必须深入追击,把他们打疼才行!"可惜,王峻和诸将皆不乐战,老药只得望空长叹。
果然,第二年刘崇又如法炮制,率军南下晋州。郭威不得已,再次派兵增援晋州。一来二去士卒疲惫,军心沮丧。对此,郭威很无奈地对身边近臣道:"去年刘崇逃跑的时候,如果听了药元福的话,一鼓作气追击之,何至于此?"
彼时,后周的内乱仍未平定,不仅刘知远的同父弟刘崇闹腾,异父弟慕容彦超也不消停。这个体黑心狡的家伙据兖州谋叛。郭威命药元福为行营马步军都虞侯,随曹英、向训进讨。临行前,郭威召见药元福。看着这个闻名天下的沙场老将,郭威先是优诏赏赐药元福袍带、鞍马和各种器杖,然后才对他说:"我本来不想劳动你的大驾,而想派曹州防御使郑璋为将,但考虑到逆贼素来凶残狡诈,郑璋非其敌手,所以才请你出山破敌。我已专旨诏告曹英、向训,不得以军中礼法管束你,一切由你自由发挥!"一番话,说得老将军热泪盈眶。
果然,药元福到了前线周军大营,曹、向等人皆以礼待之,尊其为宿将。
面对后周大军围城,慕容彦超诡计百出地想破围,结果都被药元福指挥周军轻易化解,直到周军在城外筑起高墙,将兖州城围得铁桶一般。之后,药元福挖地道、堆土山,不断消耗城中的有声力量。这时,郭威也亲率大军赶来助战,周军见到皇帝亲征,无不感奋。老药更是焕发了青春活力,率部最先攻入城中。事后,郭威亲授药元福为治晋州的建雄军节度使。老药在古稀之年还要去与刘崇对峙,想想真心不容易。
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携高平大胜余威,进围太原。药元福担任了太原四面壕砦都部署,具体负责攻城事宜。当时攻城的各种器具都已准备齐全,太原城防岌岌可危。可是,天公偏不作美,一连数日,大雨滂沱,道路泥泞,周军的粮草接济不上,柴荣只能无奈班师。没有机会攻城药元福觉得颇不解气,就向柴荣请命,希望将为大军殿后的任务交给自己。柴荣同意了。
果然,太原城中出兵来追,早有准备的药元福列开阵势,一阵冲杀,将追兵击退,护卫后周大军顺利撤回。为此,柴荣特旨加授药元福为检校太尉。此后数年,老药历镇陕(今河南陕县)、定(今河北定州)、庐(今安徽合肥)、曹(今山东菏泽)诸州。
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特旨加封药元福为检校太师。公元960年九月,药元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
晚年的药元福,虽然不再出马临战,但身体依然很好。不服老的药元福喜欢找人聊天,一来二去的,人们也知道了老药的喜好,只要说他有气度,风貌越来越好,还可以重新领兵作战,老药必定异常高兴,不仅热情款待,还有礼物相赠。拥有如此天真而不老的宿将,真是国家之福!
【来源:时拾史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