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欧洲史:奥斯曼帝国军事制度内部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分别是?

由 纳喇傲儿 发布于 经典

百家原创作者:李柏贤说历史
欢迎来到百家号李柏贤说历史,据小编所知,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的1453-1623年间,48名宰相(大维齐)中只有5个属土耳其血统,1个属高加索血统,有31个均为皈依伊斯兰教的欧裔基督徒,其中6名希腊人,11名阿尔巴尼亚人,11名斯拉夫人,1名意大利人,另有2名是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基督徒。

小编发现,除杰出人才外,大部分青少年被划分在第二级,进入宫外各部门服务,这些部门多与军事有关:有的在近卫军(步兵)、王室骑兵、炮兵、宫廷卫队当兵,有的在军事总部、军械制造、养鹰苑、养马院、制剑坊等工艺部门服务。离开宫外部门后,得到提升的大多外放为各省总督或县长。戴夫沙梅制度实行数百年,掠夺了被征服的东欧地区的男性青少年中的佼佼者,把数量颇大的脱离了家庭、皈依伊斯兰教的欧裔青少年送进奥斯曼帝国各个重要部门,特别是军事部门,形成了盘根错节的雅内察里近卫军派系的庞大势力集团。

这些集团成为得利益者后,依靠数百年中形成的权力关系和夤缘上升的途径,形成一支极端保守的力量,往往操纵遴选素丹继位人的权力,对奥斯曼近代历史影响甚巨。近卫军人数历代不一,初期不超过1.5万人,1660年最多时曾扩充到54222人奥斯曼军队(包括近卫军及其以外的军队)以军纪严明闻名于欧洲,军内不许喝酒、赌博、嫖妓,而这几项“嗜好”正是欧洲雇佣军的恶习。因此,前者的充沛战斗力是后者无法比拟的,这也是17世纪末以前,土耳其军队所向披靡,直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城下的一个原因。依靠这几支军事力量,奥斯曼成为“中世纪的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军事强国”。

奥斯曼文明的衰落:奥斯曼帝国军事制度内部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1)近卫军是素丹专制权力的基础,但近卫军又同这种专制权力构成矛盾。雅内察里的军事胜利提高了它的身价,而它在政治上专横程度的增长,也很自然地威胁到素丹权力的稳固。雅内察里的基础制度“戴夫沙梅”制本是一种对被征服民族的强制同化制度,但“历史的嘲弄”使它很快变质,异化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心腹大患。(2)海军人力资源与陆军人力资源的矛盾。奥斯曼优秀兵源多集中于陆军,这和巴尔干地区“以人顶税”现象的盛行有关。

由于想入伍的人极多,竞争激烈,故奥斯曼陆军兵员素质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奥斯曼海军人事管理制度则与陆军相反。来自草原的土耳其人不谙海事,多雇佣威尼斯人为他们造船,以高额奖金引诱意大利和希腊的亡命徒充当船员,使用戴着手铐脚镣的奴隶充当划桨手。1592年海军名册上有460个船长,大部分为吃(薪饷)空额者,真正做事的船长不到150人。由于海军腐败不堪,实行征兵制后,被征居民多出钱找人顶替,船长则以廉价奴隶来顶替空额,这种顶替制形成了奥斯曼臭名昭著的“海军税”,于是整个海军被腐蚀殆尽

(3)行政人员与军事人员某种程度的合一,使行政质量过分依赖“戴夫沙梅制。“戴夫沙梅”制培养出来的人员,如汤因比所言具有“牧羊犬”的性质。超常的管理机能使他们替素丹去“牧放”(管理)所谓“人类畜群”被征服的巴尔中东农业文明地区的数以百万计的居民。这些健壮的“古兰姆”从小受到极严格训练,被灌输以奥斯曼的法律、伦理观念和宗教观念,无家室之累,充满报效素丹的精神,以高举新月标志的旗帜打倒十字架为人生最大幸福,以虐待异教徒为乐。就是这样一部由“戴夫沙梅”人员组成、由素丹操作运转的国家机器,维持着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和稳定,支撑着奥斯曼文明达数百年之久。

汤因比曾强调指出,只要这个近卫军集团体系完整无缺,只要“夫沙梅”制能够一直把帝国中有才能的、基督教家庭出身的少年儿童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保持特权集团稳定,特权不被分享,那么,奥斯曼帝国就有可能维持下去。然而,从17世纪中叶开始,所有自由身份的穆斯林都能加入近卫军集团。从此,这个集团“人数增加了,纪律和效率却削弱了”。“牧羊犬”变成到处破坏的“狼群”,奥斯曼统治下的和平消失了。于是奥斯曼制度的瓦解开始了。汤因比认为,一种过于机械、过于严格的制度,一旦脱节,就很难修理,无法还原。近卫军制度终于陷入了汤因比所指出的这一逻辑怪圈。此后,近卫军制度变成帝国的一大累赘。

18世纪末以后,曾经有过自己灿烂的军事文明的奥斯曼帝国不得不去模仿敌人的军事制度。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衰落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近卫军只是它的一部分军事力量,尽管是精锐部分。实际上,军事采邑土地制度的逐渐崩溃是帝国的根基发生动摇的深刻原因。奥斯曼军事土地制度瓦解的特点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制度在形式上、法律上看似纹丝未动,然而,在历史烟尘的覆盖下实际内容已逐渐发生重大变化,它的历史作用逐渐从以往的巩固整个帝国及其统治阶级的地位、大力增加财富,变成使帝国及其社会支柱日益削弱的根源。这种制度的关键是采邑大小须与军事义务成正比。

在奥斯曼帝国军功鼎盛时期,西帕希(军事采邑主)的主要收入来自战争的战利品,采邑的赋税收入只占较小比例。随着奥斯曼对外扩张战争愈益趋向败多胜少,战利品减少,而军事耗费却有增无减,采邑税赋收入越来越成为西帕希的主要收入。通常情况是,采邑越大,数量越多,实际收入就越多。于是以往规定的一个西帕希不得占有一处以上采邑的禁令形同虚文。更有甚者,越来越多的西帕希力图成为封建土地占有者,摆脱对国家服兵役的义务。而更多的蒂马利奥和札伊妈失去了采邑,濒于破产,土地转入不负军役的封建土地占有者手中。西帕希出征人数逐渐减少,到17世纪末仅有2万余人。帝国政府靠不断增加近卫军人数来维持其出征的军事力量,这便产生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许多自由民身份的穆斯林涌入近卫军队伍,使之纪律荡然无存,军事结构松弛,军队日趋腐败。第二,近卫军靠国家赋税养活,一切开支来自国库。而帝国的财政和国库从17世纪开始由于战争频繁,败仗增多,出多进少,军费开支过大,且地方吞、扣压赋税不上交的现象日益严重,已到了寅吃卯粮、捉襟见肘的地步了。1683年9月12日奥斯曼军队在维也纳城下溃败,正是帝国军队采邑制度渐趋瓦解的结果。奥地利史学家哈麦尔在《奥斯曼帝国史》一书中根据档案研究,证明奥斯曼帝国组织在17世纪末已经处于瓦解状态。

实际情况是,当安纳托利亚原野响彻出征的号角时,西帕希们已经不再威严地备鞍挎刀,跃马扬鞭,而是躲在自家庄园中向贝勒贝(司令官)行贿,以求豁免出征。只有贫穷潦倒的西帕希孑然一身前去报到,他们的简陋装备只是筐子和锄锹,只能用以铲土运石,挖壕拖炮昔日策马奔腾之雄姿已荡然无存。

在小编看来,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虽然我们不能如同汤因比所主张,将奥斯曼文明列入“停滞的文明”之列,但土耳其的伊斯兰文明确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好了,今天的历史故事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哦。
本文由【百家号/李柏贤说历史】原创,转载请注明由【百家号/李柏贤说历史】原创,谢谢合作!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