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美国纸条,揭开我国一位失踪百年英雄的故事,让无数国人落泪
不得不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韧性极强的民族。越是国运多舛的年代,华夏儿女的爱国情怀便越是高涨。
回顾百年前的近代中国,无数热血儿女为祖国前赴后继。国内人民为主权和侵略者鏖战,国外华人为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和外国人论道,一切只为一个目标,便是国富民强。
相比国内民众氤氲在一片爱国的氛围下,只身在外的华人在异国他乡的爱国故事则更令人心酸。而且,由于地缘上的阻隔,我们对他们的事迹鲜有耳闻,不少传奇就这样消散在历史中。
今天笔者要说的这个故事便是,倘若不是一张美国纸条,这位我国百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传奇或许至今都不为人所。那么,这位远在海外的民族英雄是谁?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在19世纪中叶,由于鸦片战争打开晚清国门,不少华人被西方资本家诱骗到美国充当劳工,来自广东的丁龙便是其中之一。
丁龙出生于1857年,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期,国内民生越发凋敝。18年后,长大成人的丁龙由于走投无路,成了美国资本家的一名“猪仔”,即华人契约劳工,不久后便随船漂洋过海到了美国。
当时美国正在兴修铁路这类基础设施,到达美国后,丁龙很快见到了自己的老板,一位叫卡本蒂埃的资本家,他正是几条大型铁路的承包商,也是当时美国铁路行业的寡头之一。
由于丁龙有着国人普遍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很快便得到了卡本蒂埃的赏识。没多久,就将丁龙从最底层的铁路修建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其成了自己的贴身男仆。
不过,丁龙的好运被没有就此结束。一天,卡本蒂埃在醉酒后大发脾气,赶走了别墅里所有的仆人。而酒醒后,面对空无一人的屋子他又十分茫然无措。此时,丁龙出现在了他面前。
卡本蒂埃还颇为纳闷,问道“为何他们都走了,你却还留在此地?”丁龙不卑不亢地说“我国的先贤孔子曾说,受人之托,忠人以事,一旦跟随某人,就应尽忠职守,不应随意离开。”
卡本蒂埃被丁龙这番话震惊了,他第一次听说孔夫子的大名,也深感丁龙这男仆不一般,颇有大智慧。于是,再将丁龙提了一级,从男仆变成了他的管家。
这之后,丁龙一直服侍在卡本蒂埃身边,将一切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友谊。不过在美国时,丁龙一生未娶,由于当时的华人劳工里几乎没有女性,再加上传统思想作祟,一直没有合适的华人女子进入丁龙生活。也是因为孑然一人,丁龙并没有什么开销。一直干到晚年退休那会,丁龙已经攒下了不少积蓄。
也是年事已高,丁龙准备向卡本蒂埃先生递交辞呈,回中国老家养老。不过,在临走之前,丁龙向卡本蒂埃提了一个请求。卡本蒂埃本以为他会要一笔巨额退休金,并且自己也准备好了。没想到丁龙却说“我希望将毕生积蓄捐给一所美国知名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丁龙的请求让卡本蒂埃有些触动,他本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但被丁龙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便联系自己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通过多方关系实现了丁龙的愿望。而丁龙当时毕生的存款是1.2万美元,这点钱让丁龙回中国养老绰绰有余,但在大学里建立一个系,显然是不够的。
也是被丁龙的精神感动,再加上多年来,丁龙给自己传播了不少汉学文化,领略到了孔夫子的独特魅力。卡本蒂埃毅然决定卖掉自己在曼哈顿的房产,再赞助丁龙37.5万美元,让汉学系在哥伦比亚大学顺利落地开花。
这件事后来还漂洋过海传到了李鸿章和慈禧的耳中,为了配合丁龙的壮举,清廷还给汉学系捐助了数千本国学典藏。如今,哥伦比亚汉学系已成了美国最大的中国文化学习交流基地。100年来,培养出了无数杰出人才,譬如近代的胡适和傅斯年,都曾在哥大汉学系念过书。
而汉学系落成后,丁龙去哪儿了呢?很遗憾,在1905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他的音讯。按理说是回到了中国,但具体是哪艘船,又或是哪天走的,没人知道。就这样,丁龙的故事就这样在历史里遗落了百年之久。
直到1995年,哥伦比亚大学一位中国学者王海龙无意发现了一张写满英文的纸条。这段陈年往事终于被揭开,而这张纸条不是别的,正是当年丁龙捐赠1.2万美元给哥伦比亚大学的证明。
其写道“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作为贵校汉学研究的资助——丁龙,一个中国人。”——纸条内容很短,字迹苍劲有力,让后世无数国人动容。
这是一个被遗忘民族英雄的执念,是近代国人爱国信念的激荡,穿越百年时空,至今仍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