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从“一把手”干成“二把手”?大明次辅杨荣踩过4大官场“雷区”

由 时爱兰 发布于 经典

大家好,我们的烨霖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大明仁宣之治,得益于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的一脉相承,也因为“三杨”的存在。出身卑微的杨士奇独揽大权二十一年,而他的副手杨荣,却曾经是朱棣时代的内阁首辅。文武双全、牌面光鲜的杨荣,“活生生”的从大明内阁的“一把手”干成了“二把手”,那些年,他到底踩过哪些官场雷区?
大明次辅杨荣
“歌声嘹亮”杨子荣,朱棣身边的“首席秘书”
杨荣出生在福建一个乡绅家庭,祖父杨达卿乐善好施,曾以植树造林的名义来周济乡邻,这些树木后来枝繁叶茂,成为如今世界闻名的“万木林”,杨达卿也被称为“万木林始祖”。杨荣出生时,原名杨道应,有一次他大声啼哭,恰好被爷爷杨达卿听到,认为这“嗓门大、歌声嘹亮”,将来必能光耀杨家门楣,于是给他改名叫“杨子荣”。
家庭的富足让杨子荣自幼可以安心读书。他聪敏善学,见识也不同于常人,建文元年曾引起时任户部侍郎、也是后来大明最著名的“财政部长”夏元吉的赏识。同年他乡试高中解元,第二年(建文二年),杨子荣以殿试二甲第二名(全国第五名)的成绩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翰林几乎是读书人通往朝堂顶端的唯一路径,只有28岁的杨子荣看起来不可限量。
建文四年,朱棣“靖难”成功,兴高采烈的进入南京城,准备入皇宫筹备登基大典。当时南京大乱,建文朝的官员们,有的殉节而死,有的隐名逃难,有的寻找门路准备报效新君。还是个微末小官的杨子荣一个人挡在了朱棣的马前,问朱棣:“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
明成祖朱棣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朱棣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奉天靖难”,如果不先祭拜亲爹陵墓就当皇帝,岂不成了乱臣贼子?于是朱棣立即去太祖陵拜谒,随后才“合法继位”,年轻的杨子荣从此进入朱棣的视野,并成为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朱棣认为,杨家不必等待子孙辈再光宗耀祖,在杨荣这一代就一定能人前显贵,于是亲自赐名,杨子荣变成了杨荣。在朱棣时代的文渊阁7学士之中,杨荣的年纪最小,却能够深得朱棣喜爱,朱棣几次远征,都把杨荣带在身边,除了帮助皇帝处理重要军机要事以外,杨荣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掌管皇帝玉玺,可见朱棣对杨荣的信任。
史书记载,朱棣时而喜怒无常,每每皇帝拉着脸训斥人、大臣们都大气不敢出的时候,只要杨荣出现,朱棣的表情立刻“阴转晴”。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朱棣经常召见杨荣,并且亲昵地称之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杨荣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朱棣时代,杨荣成为内阁首辅,是朱棣身边最重要的“首席大秘”。
永乐年代的内阁首辅
从首辅变成次辅,杨荣被杨士奇超越并压制一生
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登基,内阁的地位也从此改变。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权力牢牢被皇帝掌握,因为连年征战,文官的地位并不高,诸多勋贵阶层并不把文官放在眼里,所谓的内阁也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处”,大学士的品级只有五品上下。
明仁宗登基,朱高炽不像父亲和爷爷那样能征惯战,因此勋贵也有些轻视皇帝,而他们手中又牢牢地、世代地掌握着军队,这就对皇权产生了威胁。关键时候,为太子两次被打入诏狱的杨士奇站了出来,帮助皇帝把权力从外朝转回到内廷,以内阁的名义再次让皇帝能够完全掌控朝局。
当时的文官集团,是以六部尚书为首的,内阁并不被重视,朱高炽与杨士奇研究,贸然把内阁大臣从五品提升到二品怕引起争议,于是通过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的方法,逐渐提升阁臣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杨士奇在朱高炽心中的地位逐渐超越了杨荣。
老成谋国,杨荣不如杨士奇
大明内阁的这次改革,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从此武官沦落、文官地位高贵、内阁真正掌权,开启了大明二百余年的文官集团统治时代。新内阁成立后,杨士奇毫无悬念的担任了内阁首辅,而曾经的“一把手”杨荣,就此变成“二把手”的次辅。
虽然品阶上有了提升,但从首辅变成次辅,杨荣心里很不高兴,甚至闹情绪曾经想辞去尚书俸禄,但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杨荣也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杨士奇坏话,但皇帝都不为所动,直到1440年杨荣70岁去世,他在次辅的位置上干了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升任首辅,因为4年以后杨士奇才以80岁高龄去世。
名列三杨垂青史,却总是位列“西杨”之后
官场不顺有原因,杨荣触碰的四大“官场雷区”
论出身,杨荣家族深受乡邻厚爱,杨士奇却自幼贫寒连死了两个父亲;论牌面,杨荣进士及第“科班出身”,杨士奇当了二十年逃犯靠举荐才进了文史馆;论资历,杨荣跟随朱棣多次南征北战文治武功,杨士奇在永乐朝只是太子身边的试讲官;论年龄,杨荣比杨士奇还要年轻6岁。这么多优势,为什么杨荣被杨士奇死死压制呢?
史书评价三杨:“西杨”杨士奇有相才、“东杨”杨荣有相业、“南杨”杨溥有相度。文武双全的杨荣当然有丞相的功业,为朱高炽“蹲了十年大牢”的杨溥也必然有宰相度量,可三杨之中,有丞相之才的,却唯独杨士奇。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杨荣不经意间,触碰了官场的4个“雷区”。
朱高炽胖,却并不愚蠢
首先,只唯上,群众基础薄弱。
年纪轻轻拦御马觐见朱棣献言被皇帝信任,自然就被一些官员羡慕嫉妒,如果杨荣情商能高一些,平时低调一点,在同僚那里留些余庆,也能换取一些同事们的信任。偏生杨荣眼中只有皇帝,甚至对在太子与朱棣意见不同时也毫不犹豫的替皇帝发声。杨荣论事常情绪激昂,不能容人之过,这种缺少智慧的作风自然得罪了太子以及众多的官员。
朱棣提出迁都时,朝臣群情激奋,认为劳民伤财,其实习惯了江南的富足和温润,不愿到苦寒之地。此时杨荣挺身而出支持迁都,为朱棣不得人心的做法提供了“理论弹药”,又一次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上。永乐16年(公元1418年),重臣胡广去世,诸大臣因为厌恶杨荣,一致呼吁让杨荣出京,担任“胡广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希望让杨荣远离皇帝,虽然这次预谋最终被朱棣以离不开杨荣为理由拒绝,也可见杨荣在同僚中属实不得人心。
眼中只有皇帝没有别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群众基础,本身太子就有些不满于杨荣,其他人再打打小报告说说坏话,把首辅的位置拱手让给杨士奇也在情理之中。在宣宗时期,也是因为群众“反响强烈”,朱瞻基曾有想“办了”杨荣,幸好是杨荣的“假想敌”杨士奇帮忙说话,杨荣才免了牢狱之灾。杨荣屈居二把手,没有群众基础是主要原因。
与杨士奇相比,杨荣情商不够
其次,贪小利,身边人尽皆知。
能够身居内阁38年,杨荣有文韬也有武略,但是杨荣不拘小节的毛病让他难成大业。手握大权、领袖文臣,自然有人溜须拍马,送礼送钱的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孝敬”杨荣照单全收。按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明朝的俸禄低的可怜,大臣如果没有人孝敬,日子一定很难熬,而且杨荣并不是贪婪无度的人,没有什么收受巨额贿赂为别人洗脱罪名或蒙蔽帝心的事情。
但是,有了前面说的群众基础差,杨荣收小礼物又不知躲开别人耳目,搞得人尽皆知,自然有人不停地在皇帝面前举报。而且,杨荣不仅收文官的礼,也收边关将领的礼物。朝中重臣与边关武将“私相授受”,加上杨荣原本就带兵打过仗,这事儿要追究起来就可能是泼天大案。前文说过朱瞻基曾想“修理”杨荣,就是因为有边将每年都给杨荣送良马被人举报。幸好杨士奇帮忙纾困,解释为原先就结下的“友谊”,属于朋友间的馈赠,“小插曲影响不了主旋律”,这才让杨荣侥幸过关。
洁身自好、爱惜羽毛,这是文官集团赖以生存的法宝,杨荣过于不拘小节还不知掩饰,大大咧咧的注定不能取代杨士奇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事实证明,朱高炽、朱瞻基以及朱祁镇,对杨荣的看法出奇的一致,即使杨士奇年龄大了,也没有给杨荣接班上位的机会。贪图小利是杨荣只能做二把手的重要原因。
朱瞻基眼中不容沙子
再次,不老成,有急智无大局意识。
朱棣和几代皇帝信任杨荣,因为他颇有急智,皇帝问了问题,他能立刻给出答案。在朱棣身边时,有一次某地方出现叛乱,奏折紧急送到京城,朱棣问询各位大臣可有对敌良策。别人还在犹豫思考,杨荣脱口而出,说那里经常出现这种事情,奏折进京已经十几天,估计这功夫已经平定了,果不然当天半夜就有平安折子送来。
朱棣在远征途中病逝,为了封闭消息防止京城出现混乱,杨荣收集军中所有锡器,融化做成密闭的桶,把朱棣尸体放置其中,然后一切如常,又让人飞奔进京报信。朱高炽顺利登基没发生任何叛乱,杨荣也功不可没。
“萝卜快了不洗泥”,脑子快的人往往很难把事情想得周全,杨荣出主意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却难免忽视了大局。比如朱瞻基平定了汉王朱高煦叛乱之后,又建议皇帝立刻发兵讨伐朱高燧,并为此跟杨士奇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朱瞻基并不想担了杀害两个叔叔的名声,最终宣宗还是“听从”了杨士奇的意见。(详见上一篇拙作《逆袭!二十年逃犯如何位极人臣?大明首辅“杨混混”4条职场哲学》)
朱祁镇继位后,太监王振权势滔天,压制得内阁三杨也不敢与之抗衡。有一次王振逼着内阁三杨退休,杨士奇据理力争,杨荣却和稀泥,虽然最终引进了几个“自己人”进内阁,却终究在与权阉的斗争中失掉了风骨和气节。没有大局意识、没有气节,是杨荣屈居杨士奇之下的根本原因。
杨荣没能跟上每一代皇帝的心思
最后,弃国土,大是大非立场糊涂。
从朱棣开始,交趾(安南)经常出现叛乱,朝廷屡次发兵征讨安定,却多有反复,不但牵扯了朝廷精力,也靡费不少军资。宣宗时期,叛乱愈演愈烈,朱瞻基在撤兵和继续平定之间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朝中以英国公张辅为代表的武臣主张采取武力继续征讨,而杨荣却力主撤兵,最终朱瞻基同意了他的建议。
交趾(安南)
就事论事的看,撤兵,从陷入泥潭一般的战局中快速脱身,让皇帝不再因为军费等原因愁眉不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但这是涉及到大明国土的立场问题。一寸国土不可让与人这是历朝历代的立国根本,杨荣却提议放弃国土,大是大非问题都如此糊涂,杨荣无法取代杨士奇成为大明首辅,这是核心原因。
生时憋屈死后窝囊,谥号不及“纸糊阁老”
杨荣到死,也没等到接替杨士奇,再次出任大明首辅的那一天,而且他死之后,朝廷及后世评价也不高,甚至可以说极低。
杨士奇因为儿子的问题,没有授予“文正”的谥号,但只是降了一档谥号“文贞”;三杨中的杨溥死后也得了文臣第六档的“文定”谥号。但是同列“三杨”,还曾经是朱棣最信任的内阁首辅,死后只给了一个“文敏”的谥号。敏者,疾也、速也,应事有功。这肯定了杨荣的急智,表彰了他远征的功劳,却难免落一个疾速而不周全的评价。
在明朝的谥法中,“文敏”排名第二十七位,这与38年的内阁重臣极不般配,连后朝被称为“纸糊三阁老”之一的万安都比杨荣高2个档次。万安是“尸位素餐”的典型人物,明宪宗每每咨询万安时,他从来不知该说什么,只会不停磕头并口称万岁,被戏称为“万岁相公”,杨荣风云一世,死后评价甚至不如这样的人物,令人唏嘘不已。
杨荣画像
从“一把手”变成“二把手”,杨荣的一生堪称活得憋屈、死得窝囊,从首辅变成次辅并再也没有登上权力巅峰,跟他自身的缺陷密不可分,官场陷阱、职场铁律不可逾越的“雷区”,杨荣没有避开风险,自然也成为了牺牲品。
但是,客观评价杨荣一生,用王直评价他的话:“自洪武至永乐,盖文明极盛之时也,若建安杨公者,其可多得哉...听其所言,观其所存,信一代之伟人也。”虽然杨荣没能位极人臣,但名列三杨彪炳史册,为大明开创“仁宣盛世”立下赫赫功劳,也是值得后世称道的风云人物。
下一期,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述三杨中的最后一位,忍辱负重、两袖清风的杨溥。欢迎关注阅读
大明三杨
关注笔者,看不一样的“大明”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