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企业要活下去,别再犯柯达、通用犯过的那个错

由 司马盼香 发布于 经典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邱强 来源|领教工坊(ID:ClecChina)

投入危机管理事业30余年,世界级国际危机处理与零错误大师邱强一直将“成功在于转机,失败在于危机”奉为圭臬,强调成功虽然难以复制,失败却是可以避免的。他致力于危机预防,就是希望从源头做起,协助国家与企业扩展成功的机会。

邱强提到,过度自信导致失败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像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及拿破仑著名的滑铁卢大战,究其原因都有过度自信的因素,而柯达及诺基亚也因决策者败在过度自信,导致犯了“该做未做的错误”(omission error)和“要做做错的错误”(commission error)。

在过去六个标准差的世代,仍有通用电气等大公司遵循后受到挫败,邱强的零错误公司则提出超越六个标准差观点,期望能在错误发生前先行预防。

过度自信乃兵家大忌

骄傲自满、过度自信是最常发生的人为错误之一。古今中外,小至个人、大到国家,过度自信的例子不胜枚举,最有名的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命关羽镇守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但是关羽却轻率带领大军离开荆州,挥军北上攻打曹操,果不其然,东吴立刻趁荆州兵力空虚,出兵占领。

关羽之所以如此大胆离开重要的军事基地荆州,是因为得知东吴大将吕蒙重病在身,继任者是年纪轻轻、从无作战经验的陆逊。

岂知陆逊功于心计,不仅设计吕蒙生病的假消息,又写信给关羽百般阿谀奉承,称赞关羽如何英勇无敌。

关羽果然上当,以为陆逊胆小畏战,当他得知荆州被攻陷的消息,虽然立刻回防,终究还是落入敌军的连环套。

这不仅是关羽一生洗刷不掉的污名,更让“大意失荆州”成为常用的成语,用来时时提醒大家不要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兵家大忌,即使是军事天才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最后一次失败也是因为过度自信。

著名的滑铁卢大战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战,英国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联军,与拿破仑对峙于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结果战争开打不到四个小时,拿破仑就狼狈落荒而逃,三天后被抓到。

拿破仑的军队、枪炮都比英荷联军更占优势,而且两天前才击败普鲁士的军队,因此当天吃早餐时,他狂傲的说:“打这场仗,就跟吃这顿早餐一样简单。”拿破仑跟关羽一样,也犯了过度自信、过度轻敌的错。

刚被拿破仑打败的普鲁士只是假装撤退,威灵顿先是引诱拿破仑的骑兵进入营地核心,然后再前后夹击,拿破仑军队兵分两路前后御敌,结果左翼完全没有布防,因此被普鲁士军队埋伏袭击,溃不成军。

过度自信的失败,都是一连串成功胜利后的产物。

诺基亚与柯达错在哪里?

在所有人为错误中,过度自信发生的机率很高。我们发现,愈成功的企业就愈容易犯下过度自信的错误。有愈来愈多原本世界第一的企业因为一个致命错误,从此快速跌落神坛。

诺基亚(Nokia)曾经是全球市占率最大的手机厂商,全盛时期,它的手机霸主地位完全没有其他厂商可以超越,但是现在已经很少人用诺基亚手机。

诺基亚在短短几年就从颠峰跌落谷底,但在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记者会上,执行长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却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输。”奥利拉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阶主管都落下眼泪。

诺基亚当真没有犯下任何错误吗?智能型手机问世之后,手机操作系统面临两大选择,第一个是购买安卓系统(Android),第二则是自己开发新系统。诺基亚选择后者,在2012年与微软合作开发新的手机系统软体。

但是,一套新软体的研发周期(development cycle)最快要七年,这意味着2019年才能推出手机系统软体,但手机产品的市场周期(market cycle)是三年,这意味着每隔三年,软体就要推出最新版本。也就是说,诺基亚的研发速度不仅完全跟不上市场周期,还大幅落后。

因此,诺基亚的致命错误就是过度自信的选择自己开发软体,但是却没想到新软体的研发周期太长,根本无法和安卓或iOS竞争。

最后诺基亚宣布开发软件失败,公司也被收购了。那些当初选择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例如三星、小米、华为等,反而都成功了。

很多领导人都跟诺基亚的执行长奥利拉一样,即使自己犯了错,公司都快倒闭了,却仍然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另一家犯下致命错误的全球第一名企业是柯达,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底片巨人曾是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但如此辉煌的企业最后却人间蒸发,究竟是为什么?

虽然数位相机的兴起,让底片成为历史名词,但事实上,柯达本来占有绝佳的优势。它发明第一台数位相机,拥有业界最强的数码相片处理软体,但因为害怕新事业侵触传统底片业务,因此把数位产品弃置一旁。

领导团队决定坚守本业,不断投注更多资源在改良底片的品质,生产更好、更贵的底片,却是愈错愈离谱。

一个光辉的成就,常常在几个错误后就变成教科书上学习错误的教材。

该做未做与要做做错,都是错误

柯达与诺基亚的例子,正好可以用来说明错误的两大形式,就是“该做未做的错误”(omission error)和“要做做错的错误”(commission error)。

而且,该做未做的错误率比要做做错的错误率还高。该做未做的错误指的是应该做的事情或决策,却因为自满、犹豫不决的态度、懒惰或故步自封而没做。

柯达就是典型犯了“该做未做的错误”,当数位相机浪潮势不可挡,明明应该选择向数位产品靠拢,旗下又有相关产品,但柯达却选择不作为,将数位产品打入冷宫。

有些人自作聪明以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但事实上,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大的错误,眼看着机会不断流失,坏事愈滚愈大,最后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错过一个机会,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一般公司的失败大多是由于该做未做的错误。我们的研究发现,该做未做的错误发生率是要做做错的二到三倍。

在一般决策者中,最常见的该做未做的错误就是没有挑战假设、没有找出缺失、没有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和管理机会。

还有在带入一个新的制度、新的产品、新的流程时,没有进行试点、渐进推广和搜集意见,进而导致没想到的瑕疵,造成整个计划失败。

诺基亚犯的则是“要做做错的错误”,它虽然有采取行动,做出决策,但却做出一个错误的决策。当其他手机公司都正确的选择安卓系统、避开软体研发周期赶不上市场周期的困境时,只有诺基亚坚持要自行研发新软体。

诺基亚虽然不像柯达一样毫无作为,却因为决策错误,结果还是一样,全军覆没。

国家有国家的生命周期,企业也有企业的生命周期。过去企业的平均周期大约是一百年,现在替换速度加快,平均每三十年,企业就会因犯下致使错误而遭淘汰出局。

无论是企业倒闭,或是国家灭亡,原因都如出一彻,都是人为错误。唯一可以延长企业周期的方法,就是不犯大家都犯的错。

从通用电气的失败看如何超越六个标准偏差

经过这三十年来的研究,我们发现,成功跟失败唯一的分界点就是错误的多寡。

失败是错误的累积,成功是零错误的实现。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就是在比谁的错误最少,错误的多寡是企业获利或亏损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s)这家公司,它是美国的指标企业、成功企业的最佳典范,更曾经是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旗下事业包山包海,有能源、电器、广播等等业务。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在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经营下,引进由摩托罗拉发明的六个标准偏差(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方法,这是一项着重改善产品品质的系统,不但把通用电气带到巅峰,许多公司还仿效通用电气的做法,把六个标准差的管理模式当成圭臬。

但是,即便是这家从1986年就入选道琼工业指数12档创始成分股的伟大企业,还是禁不起连续犯错,如今通用电气两度濒临破产边缘,2018年终于被踢出道琼工业指数成分股。

从高峰跌落谷底,通用电气到底犯了什么错?事实上,通用电气犯下的错误不只一个,它连续犯了好几个致命错误。

金融海啸前,通用电气不断扩大“业外”事业:通用商务融资集团(GE Capital),在美国经济复苏以及房地产景气带动下,尝到甜头的通用愈陷愈深,过度依赖金融事业,结果世纪金融海啸来袭,若不是股神巴菲特拿出三十亿美元来救援,通用电气就要翻船。

但是通用电气并没有学到教训,继续犯错,它转而大肆投资石袖、天然气,花大钱收购法国工业之母阿尔斯通(AlSTOM)和油业巨头贝克休斯(Baker Hughes)。

结果,随着全球经济陷入停滞,用电量不再大幅成长,加上全球暖化,再生能源才是未来趋势。

最后,致命一击的错误是成立通用电气数位(GE Digital),要打造一个全新的物联网系统软体。但软体研发周期跟不上市场周期,就跟诺基亚犯下的错误一样,新事业还没开始就注定失败。

一连串的错误,让百年传奇通用电气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往下坠,快速衰败到谷底,就连擅长改善制程的六个标准偏差管理方法也拯救不了。

六个标准偏差的管理方法,号称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找出流程问题,再藉此精进,达到产品不良率低于六个标准偏差的结果。如果真的做到六个标准偏差的境界,那么产品不良率可以降至0.00034%,几乎是零错误的状态。

但是,为何一家从上到下奉行六个标准偏差的公司还会没落?原因出在没将人为错误纳入考虑。

因此,我们的零错误方法提出“超越六个标准偏差”(beyond six sigma)的方法,在六个标准偏差的管理方法上加入零错误思维。

这里要强调的是,成功与失败必须重新定义,成功跟失败唯一的分界点就是错误的多寡。

无论是个人、企业或是国家,要跳出人为错误的循环,都必须有“零错误思维”,这是一套革命性方法,是人类思考往前跨一大步的重要基石。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领教工坊(ID:ClecChina)

作者:邱强,全球首席危机处理大师

来源:零错误:全球顶尖企业都采用的科技策略,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