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为什么如此胆小?
一次直播,一位妈妈问了我一个关于孩子不肯分房睡的问题:
孩子8岁,坚决不肯和父母分房睡,只要说到自己睡,就哭闹得特别厉害,而且人很胆小,晚上上个厕所、去趟厨房,都得妈妈陪着,不陪就不行。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背后一定有原因,我就帮她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
孩子否在父母身边长大?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和父母长时间的分离?妈妈或者其他主要照顾者和孩子在一起时情绪是否稳定?对孩子是否足够耐心?
结果是,孩子一直由父母自己带,从来没有经历过分离,妈妈自己也不觉得对孩子的态度有什么潜在问题。这就奇怪了,一个不缺安全感的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有这样的表现的。
直播快结束时,那位妈妈突然问了一句:“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也算吧?”——当然算,如果这都不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那还有什么能影响到孩子呢?
02/ 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饭?
另一位妈妈问了一个关于孩子幼儿园生活的问题:
孩子4岁,在幼儿园吃饭很困难,吃得又慢又不专心,老是等老师要收拾桌子了,她还没吃完,老师收走了,她又哇哇大哭。
妈妈想问,怎么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状况变得好起来。我问她孩子在家里吃饭怎么样,回答是:
要是逼着吃,也能好吃饭,要是不逼着吃,也这样。
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孩子在家吃饭就不好,而且还会被逼着吃饭,到幼儿园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03 / 家是所有的答案
发现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亟待解决时,很多父母倾向于认为,那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是孩子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孩子是因为自己胆小,才不肯分房睡,是孩子自己不肯好好吃饭,才吃得三心二意、磨磨蹭蹭。
这当然也不是推卸责任,很多父母是真的不知道,孩子身上的种种表现,都与他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也就是家庭因素相关。但事实上,这已经是儿童心理学家的共识之一。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的“生活背景”塑造他的人格;
“依恋理论”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儿童“早期的思维、感觉和模式”会在他未来的生活中持续存在,成为结构化的人格的一部分,而这种早期模式,主要来自于“幼儿对充满鼓励、支持、合作的母亲的体验,以及之后对这样的父亲的体验”;
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用涂鸦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心理分析,尤其关注那些看似随意的涂鸦中隐含的关于儿童家庭生活的蛛丝马迹。
我们普通父母,无法做到像儿童心理学家那样去理解孩子,但至少应该知道,家庭生活对孩子行为、态度和总体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看待孩子身上的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是家庭生活中的那些因素,影响到了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从而去改造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能做到这样,我们就掌握了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论。
04 / 家庭生活,是孩子未来社会生活的雏形
理解到家庭因素的重要性,还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另外一个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和学校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部分父母希望幼儿园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品格,希望学校能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所以总想着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幼儿园、更好的学校,当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所得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时,又比较容易认为,是幼儿园、学校和老师不够好,没能把孩子教好。
实际上,我们既不需要对幼儿园和学校抱过高的期待,也不需要责备幼儿园和学校不能尽责,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的生活模式,都是他从家里带去的,家庭生活,就是他未来幼儿园生活、学校生活的雏形,他在家里是什么样,在幼儿园和学校就会是什么样,除了父母,我想没有别人能改变孩子的基本状态。
孩子在家里如何与和父母相处,在幼儿园和学校就会如何与老师相处。
能与父母达成良好合作的孩子,也能和老师达成良好合作;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不佳,和老师的合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在家里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模式,就是他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学相处的模式。
能在日常的活动中,和兄弟姐妹建立起基本的相处规则,懂得既满足自己,又不伤害别人,自然也会用同样的规则和其他同辈相处。
在家里学习玩玩具、学习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的模式,就是他未来的学习模式。
能在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学会玩、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孩子,未来在学习上,会有更强的能力和自主自律的精神,总是被父母严密控制,或者过度帮助的孩子,上学后,要么总是需要别人严格管控,要么需要依赖别人无限度的帮助。
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从根本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责任——家庭塑造孩子,而父母的责任,就是把一个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家庭外生活的孩子,送去幼儿园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