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浙江绍兴的马一浮,家里是书香门第,也就是说,从小他就能够接接受到良好的的家庭教育,并且还有一个很好地学习环境,当然父母亲也会给他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家里的基因好,所以他非常的聪明,而且记忆力很棒,能够过目不忘,在他八岁的时候,家里开始交他学诗,九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读《楚辞》等。
哲学大师马一浮
在抗战结束后,他开始隐居,专心的投身于文学的、知识的世界。但是命运似乎跟他在作对,在他的晚年,我国出现了文革,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被排在了很后的位置。而马一浮并没有迎来最后的春天,他在文革中悄然离世了。
马一浮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患了白内障,需要注射治病的药同时还有抗衰老的针剂。这对于这位年纪很大的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因为当时的医学条件并没有现在好。但是他作为我国的著名国学大师,他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很大的照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前去看望,同时还有专人照顾。
马一浮追悼会
马一浮早年是闻名遐迩的“读书种子”,后来更以其学问和诗词以及书法等为世人所知。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他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共和国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和宴请,其中陈毅还与他结为诗友。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周恩来亲自邀请马一浮,结果失败了。那时候党中央准备召开第一届和其他党派的大会议,他被党请来来开会,但找不到他,找到了他的好朋友。于是周恩来让这个人告诉他,由于他朋友对这次重大会议说的少,没有说到关键,马一浮没有太在意,他就没有去参加会议了。
马一浮和周恩来
在1964年,有一次毛泽东接见和宴请全国政协委员中花甲以上的老人,马一浮也在其中。当时他应邀赴宴,先与在门口迎接的毛泽东握手寒暄,随后被安排坐在毛泽东身旁,同桌的还有周恩来、陈毅、粟裕、陈叔通等。
毛泽东还特地请马一浮坐在自己和周恩来之间,以示敬重。宴席开始之前,面对马一浮、陈叔通等耆硕,毛泽东不要服务员来摆放碗筷,而是特地让年纪较轻的粟裕来摆放餐具,以示对马一浮等耆硕的尊重。
毛主席宴会
宴会后,马一浮感动之余,回到杭州写了两副对联,分赠毛泽东和周恩来。前者曰:“旋乾转坤,与民更始;开物成务,示我周行”。后者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马一浮书写这两副对联时,两眼已近失明,所以书写叫作“瞑书”。书毕,他感到不是太满意,后来又写了两副,直到满意,才交人送出。
马一浮的晚年,由于得到了共和国领导人的关照,应该说是生活无虞的。即使在“文革”年代里,由于陈毅曾嘱咐让马一浮的小辈汤淑芳等人专职照看他,没有妻子和孩子的马一浮也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