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平:要想提高中考数学成绩,我们要谨防一些特殊题型
在中考数学试题中,菱形与动点问题相结合的综合题在全国很多个地方试卷当中出现,此类题型主要是综合了菱形的性质和动点问题特性来命题。
动点问题之所以会难,主要在于它能把很多知识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类型的动点综合问题,如函数动点综合问题、代数动点综合问题、函数与几何动点综合问题、几何动点综合问题等,而几何动点综合问题细分的话,又可以分出四边形动点综合问题、三角形动点综合问题、与圆相关的动点综合问题等。
为了能更好帮助大家拿下菱形与动点类相关的综合问题,在中考数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讲此类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分析1: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1,∠ADC=60º,等边△AEF两边分别交DC、CB于点E、F。
(1)特殊发现:如图1,若点E、F分别是DC、CB的中点,求证菱形ABCD对角母AC、BD的交点O即为等边△AEF的外心;
(2)若点E、F始终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记等边△AEF的外心为点P。
①猜想验证:如图2,猜想△AEF的外心P落在哪一直线上,并加以证明;
②拓展运用:如图3,猜想△AEF面积最小时,过点P任作一直线分别交边DA于点M,交边DC的延长线于点N,试判断1/DM+1/DN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考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题干分析:
(1)首先分别连接OE、0F,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即可得AC⊥BD,BD平分∠ADC.AO=DC=BC,又由E、F分别为DC、CB中点,即可证得0E=OF=OA,则可得点O即为△AEF的外心;
(2)①首先分别连接PE、PA,过点P分别作PI⊥CD于I,PJ⊥AD于J,即可求得∠IPJ的度数,又由点P是等边△AEF的外心,易证得△PIE≌△PJA,可得PI=PJ,即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即点P落在直线DB上.
②当AE⊥DC时.△AEF面积最小,此时点E、F分别为DC、CB中点.连接BD、AC交于点P,由(1)可得点P即为△AEF的外心.由△GBP∽△MDP,即可 为定值2.
解题反思: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心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图形也比较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结合。
菱形是初中几何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近年来,有关菱形的创新题目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几种类型题,供大家参考学习,以便掌握最新的题型,解好这种类型题。
典型例题分析2:
如图,将一张直角三角形ABC纸片沿斜边AB上的中线CD剪开,得到△ACD,再将△ACD沿DB方向平移到△A′C′D′的位置,若平移开始后点D′未到达点B时,A′C′交CD于E,D′C′交CB于点F,连接EF,当四边形EDD′F为菱形时,试探究△A′DE的形状,并判断△A′DE与△EFC′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题干分析:
当四边形EDD′F为菱形时,△A′DE是等腰三角形,△A′DE≌△EFC′.先证明CD=DA=DB,得到∠DAC=∠DCA,由AC∥A′C′即可得到∠DA′E=∠DEA′由此即可判断△DA′E的形状.由EF∥AB推出∠CEF=∠EA′D,∠EFC=∠A′D′C=∠A′DE,再根据A′D=DE=EF即可证明.
解题反思:
本题考查平移、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以菱形为条件的中考数学题,一般都是以菱形的概念、性质为切入点,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