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到了,一大批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面对社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急于找工作,有些人选择了继续考研或者考公,甚至有些人考了几年都没有成功上岸。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脱产在家复习,依靠父母的资助生活。他们被一些人称为“新型啃老”,认为他们是在逃避就业压力,浪费青春和资源。
这些选择考研考公的年轻人真的是在“啃老”吗?他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影响呢?
考研考公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研考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为了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考研考公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考研考公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因此,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选择考研考公的年轻人都是在“啃老”。只要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有合理的安排和支出,他们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而不是在浪费时间。
当然,并不是所有选择考研考公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行动。也有一些人是出于无奈或者盲目地选择了这条路。他们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对工作不满意,或者对社会不适应,或者受到家庭或者舆论的影响,或者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才决定继续读书。
他们可能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投入,没有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他们可能只是想拖延时间,逃避现实,享受舒适区。他们可能过分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尽快实现经济独立。这些人才更接近于“新型啃老”的定义。
中国2021年毕业大学生数量预计达到909万,报考研究生人数突破377万,报考公务员人数为157万。也就是说,在每10个毕业生中就有4个选择了继续读书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个比例相当高。
在这些选择继续读书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毕业业生中,有多少是出于主动和积极的原因,有多少是出于被动和消极的原因呢?这很难用数据来统计,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现象和调查中窥见一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更高的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和愿望。他们希望通过考研考公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和优势。他们也希望通过考研考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是有梦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一代人。
由于中国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失衡,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很多年轻人面临着就业难、就业贫、就业压力等问题。他们可能找不到符合自己专业、兴趣、期望的工作,或者遭遇到低薪、加班、歧视等现象,或者感受到社会不公、不稳、不透明等风险。他们可能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和安全感,对社会现实失去信任和希望。他们是迷茫、困惑、无奈的一代人。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选择考研考公的年轻人归为一类,也不能简单地给他们贴上“新型啃老”的标签。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困境,支持他们的努力。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的方向,帮助他们的成长。我们更应该改善他们的环境,提供他们更多的机会,激发他们更大的潜力。
毕业不就业,并不一定意味着放弃或者逃避。考研考公,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或者幸福。年轻人的选择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隐忧。我们应该用更开放、更包容、更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用更关心、更支持、更鼓励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年轻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走出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