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两集《小舍得》,太羡慕小女孩欢欢有这样民主的家庭了,当妈妈开家长会时知道孩子才考了43分,“这得垫底了吧?”,第一反应是想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问老师“这不公开吧?”
回到家后,并没有上演一场“竹笋炒肉”,而是和爸爸一起安慰哭了好久的孩子,“奖励给小姐姐一个大鸡腿”“再给姐姐一块小肉肉”。晚上爸爸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卷子失分的原因,并没有特别责怪孩子的不是。
第二次考试时,孩子考了70分,虽然还不到B,但爸妈依然为孩子感到高兴,只是孩子不高兴了,坚持要学培训班,要提高学习成绩。
而另一边,小男孩子悠屡获奥数奖项,在班级考试中排名第四,妈妈心急火燎地问老师:“哎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她自信满满地认为:这张卷子绝对有问题,我们家子悠都做不来的题目,其他人更做不出来了。
她无法容忍孩子一次的退步,四处打听查明真相,要给孩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其实这两种只是分别代表了两类家长:重视素质教育和重视应试教育。如果说应试教育是鱼,那么素质教育就是“渔”。
分数和排名真的那么重要吗?
作家安柏曾在《上岸》一书中曾说道,自己也曾是个崇尚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家长,可当到了孩子四、五年级时,看到身边一个个鸡娃妈妈,自己都开始心慌,连带着孩子在班级里都感到压力和比较,主动申请要补习课程。
分数和排名并不重要,这不能代表一个人多优秀或者多差劲,但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中,不得不随着大流往前走,逆流而上要么被拍死在岸边,要么就被淹没在人群中。一味追求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闭着眼当“鸵鸟”,孩子长大后真的很难有个“幸福成年”。
同事娟姐的女儿考上“211”大学,让旁人羡慕。娟姐自身在家庭条件不好,自身文化学历也不高,但她在工作中不仅认真,而且从不抱怨,“做不完就加班,是自己的事情就得做完。”她经常思考如何高效地完成任务,如何安排轻重缓急。
除此之外,娟姐也经常看一些教育的书籍,而不是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只知道打牌、看电视、刷手机。
我们重视孩子的成绩,更重视孩子学习的方法,而这些,不是家长红刺白脸地唠叨、目不转睛地盯着就能提升的。孩子的方法找对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