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轮“双一流”倒计时!哪些高校最具潜力?
文中提到,“双一流”所采取的是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流学科的评定采用专家委员会投票认同规则下的客观评价,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采取了客观数据辅助下的专家投票方式。
其中,在一流学科的遴选中,建立了教学一票否决,其余4项条件满足一项即可通过的评价标准。
▎国内权威学科评估
作为教育部学位中心官方组织的学科评价,学科评估始终是国内最具公信力和参考价值的学科实力“排行榜”。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于2017年底,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才刚刚启动。因此,对于下一轮“双一流”评选来说,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或许都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而部分未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学校,也在其中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
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3所高校就分别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各自斩获了1个A+学科;
而沈阳药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9所高校则分别有1个学获评A学科,有潜力冲刺全国顶尖。
与此同时,另有一些未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高校的部分顶尖学科在数年之间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如浙江理工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工程、华南农业大学的兽医学、北京电影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南京艺术学院的美术学等等,因其在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增选,以及重量级科技奖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均有潜力向全国顶尖发起冲击。
凭借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学科实力出众的高校在下一轮“双一流”动态调整中,也被人尤为看好。
▎国际大学学科评价
目前,国际上公认较为权威的国际大学学科排名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USNEWS世界学科排名等,如有非“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够有学科在这些榜单中跻身世界前50,无疑能够为学校的“双一流”评选提供极大助益。
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学与林学学科正是国内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实力的杰出代表,它凭借出色的数据与声誉表现,已经在连续3年入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世界前50,2020年更是位列世界第30名,表现十分亮眼。
除此之外,深圳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还分别有学科入选USNews2020世界学科排名前100,深圳大学更是有2个学科入选世界前100,表现出色。
作为国家级高规格科技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对科学研究水平和贡献的最佳认可。如果将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以上等级的国家奖视作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基准,那么2017年至今,已经有近20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这项指标上有所突破。
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本就获评A+,2018年又斩获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为学校竞争“双一流”建设高校再次增添了重要砝码。
(注:图中学科划分参照第一完成人研究方向,结果仅供参考,如有冲突,以学校官方划分结果为准。)
“双一流”作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国家战略,除了学科评估、学科排名、科技奖励等硬实力外,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等政策性因素同样应在评审标准之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十八大以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具有标签意义的共有7个区域主题,包括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以及新近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
而处于这些重要战略地区的高校,无疑也处在政策关照的重大历史机遇之中。
与此同时,受到诸多历史因素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并不均匀。部分省份如河北、河南、山西、云南等人口重镇,均在高等教育资源上相对薄弱,出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这些地方的高校也将有可能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与关注。
除此之外,湘潭大学“双一流”建设获教育部重点支持,江苏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则被地方寄予厚望,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点支持……种种政策扶持同样能够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不小的助力。
综合来看,首批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学校中,仍有诸多高校保持着充足的发展活力。
南京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均处在最佳的历史发展节点上,建设“双一流”,它们早已准备好了。
你心目中最有可能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有哪些?欢迎在留言区评论补充。
为了帮助高校更好地运用指标数据,一站式解决学科建设的重点难题。青塔对学科产品进行了颠覆性的革新,重磅推出全新一代学科云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