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复古,胜过盲目追赶爆款
忽然发现,有一种“中国风”也很好看。
简洁的设计、东方风格的剪裁、还有复古的配色,形成了正在流行的“新中式”。
恰到好处的怀旧有时候胜过追爆款。
最近,小编见缝插针去看了《夺冠》这部原定于今年贺岁档的片子:
冯小刚电影《芳华》里也采用了这样的美术效果,呈现出非常东方式的美感,让当年柏林电影节评委坂本龙一都赞叹:“电影剪辑和剧本差了点什么,就差一步可以接近杰作。”
今天就想讲讲,这种视觉体验下的“新中国风”。它不是雕龙画凤,不是金碧辉煌的远东想象,而是有种质朴的实用主义之美。
这种视觉风格成为这几年中国时尚圈的新趋势,在时尚杂志、品牌广告中常常可见:
新中国的美学风格
80年代的影像纪录
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美么?
身处那个时代的人们可能感受并不深刻。但,身处“日新月异”的21世纪,被全球化浪潮冲刷的我们,回看那个时代,往往会被老照片里朴素的设计与慢生活所打动。
收录于摄影集《你好,小朋友》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时,《VOGUE》做了一组时尚专辑,由陈漫摄影,杜鹃担任模特:
我们也可以从他人的镜头中去看看那个时代的模样。
1979 年,美国版《VOGUE》的 8 月刊以 “In China Now” 为主题,拍摄了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夫人南希·基辛格(Nancy Kissinger)的出访中国之旅。在摄影师 Arther Elgort 的镜头中,基辛格夫人走上街头,和北京市民们一起游玩。这是登上《VOGUE》的第一组“中国街拍”。
同年,还在英国版《VOGUE》工作的时尚编辑Grace Coddington 也来到了中国。这位传奇编辑来这里第一件事就买了一套阴丹蓝的中山装让模特换上,并把这个形象登在了封面上。在她眼中,这套当时中国最普遍的便服,比雕龙画凤更能展现现代中国风格。
1982年,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Andy Warhol也来到中国旅行。他完全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留下了很多照片,比如这张在北京照相馆洗印染色的黑白照:
他非常喜欢当时的中国设计:“我喜欢中国文化胜过喜欢我们的文化。它更简单。我喜爱清一色的蓝衣服,我喜欢每天穿戴同样的东西。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我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设计同一件衣服。”
1985年,法国时装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也来到中国。跟随他一同来到的,还有200多件Yves Saint Laurent的档案藏品,他们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盛大的品牌25周年回顾展,策展人是传奇时装编辑Diana Vreeland。红蓝配色的主视觉也是他对中国的想象之一。
1987年,法国当时的“顶流艺人”Alain Delon也来到了中国,留下了他眼中的“中国风”:他身穿红色运动服,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穿梭于北京街头。
透过这些影像,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进入全球化之前的中国,有着一种独有的审美趣味。
这种趣味被“21世纪少年”们重新发掘、解构,形成了新的中国风。
“80'复古潮”的新中式
千禧年的复古与创新
如今,“千禧年”已经成了复古的产物。可在21世纪头十年里,“1980复古潮”是当时中国年轻人寻找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
用回力、飞跃运动鞋替代Converse,用梅花牌运动服、海魂衫替代adidas、NIKE,用北冰洋替代Fanta……
他们挖掘着那些被埋藏在记忆中的国货经典。试图与全球化的浪潮对抗。
新裤子乐队是这个浪潮中的“风向标”。他们穿着老式运动服登上杂志、登上MV、登上唱片封面。
这些原本存在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流行元素,通过“复古”形式,逐渐在21世纪的年轻人之中形成了新的亚文化。
把中式融入当下
如何让“中国风”时髦起来
沉溺在回溯之中,并不能产生新风格。消费海魂衫、红领巾与梅花运动服的瞬间激情退去,时髦青年依然回去追逐“大牌”。中国设计师们开始寻找各自的“中国特色”。
Ms MIN耳环
当“中国李宁”变身潮牌
2018年初,李宁在纽约时装周办了一场秀,重新提及了“国潮”的概念。这一次依然从运动服入手,它们廓形上看起来像是Vetements或者Gosha Rubchinskiy这些前苏联国家出身的设计师作品,配色则立即让人想起了当年李宁作为体操冠军驰骋奥运会的1980年代。“中国李宁”四个汉字让中国的潮流青年们趋之若鹜。
Angel Chen:汉字很酷
汉字,不仅仅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也是当代设计师们最喜爱的创作元素之一。
简单直白的汉字、标语式的口号,被当代年轻设计师们大胆地应用到服装之中。
2016年,一件写着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的外套出奇制胜、刷爆伦敦时装周。而这件衣服来自 2014 年成立于伦敦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ANGEL CHEN。
ANGEL CHEN的设计师陈安琪是现今最为活跃的中国独立设计师之一。
她的设计中有传统文化中的雕龙画凤,也有潮流青年们热爱的“机能风”,她把他们结合得很有趣味。她的灵感还常常来源于一些偏门的历史人物,比如曾经让英国船舰闻风丧胆的清代海盗婆郑一嫂。
YUEQI QI:解构串珠
传统节庆里使用的玉石串珠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和“俗气的审美”画着等号。但新锐设计师戚玥琪把这种来自村野和俗文化中的饰品解构了,使得其品牌YUEQI QI一经问世,就吸引了时尚圈的关注。
新一代的设计师们没有那么多“文化包袱”,随意截取成长中的记忆与视觉体验,把有趣的符号提炼出来重新演绎,形成了一种个人风格。并不追求意义本身。
国潮服饰设计大赛
投票阶段:11.05-11.30日
“国潮创新生活之服饰设计大赛”系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级赛事,为进一步促进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人才培养,本届“国潮服饰设计大赛”全新升级,共推出两个大类八个级别奖项,所有奖项均以网络投票的大众评审方式,结合专家点评结果生成。投票通道已于2020年11月5日12:00正式开启。
在大赛组委会已经公布的报名数据中我们发现,在本次大赛设立的两个报名通道中,专业组仅占比17.5%,而创新组报名比例高达82.5%,并且绝大部分为在校学生。由此可见,自文化强国口号提出以来,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愿景已经初见端倪。
他们在传统文化里深耕,为经典创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