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积极行动,建立制度、健全机制,稳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推进“美好教育”增添成色。
统筹作业管理
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制度,严控书面作业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细化作业批改情况、实施作业考核评价,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教务处负责组织检查教研组、年级组、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落实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考核。
严控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作业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为将作业总量控制落到实处,学校实行《作业报备制》、《作业公示制》设计“作业公示栏”。各备课组长统一每天的作业内容以及作业量。并将每天课后作业内容、作业时长(预估中等生完成时长)向年级组长报备,并自觉配合年级组的总量调控,年级组教师每天年级组长对年级作业总量进行直接管理,负责统筹协调、平衡各学科作业总量。
深化作业研究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主题研究。学校推进“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全体教师”的工作路径,形成“有共识——合作编——细分层——选优化”的作业开发流程。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课程指导意见,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力求作业设计科学化,既有量的优化,又有质的提升。
作业设计抓准“针对性”:落地“基础+提升+拓展”的作业设计策略,满足学生作业个性化需求,在校期间以“基础+提升”作业为主;假期进行“项目式学习”实践(劳动)作业。课堂练习追求探索性、合作性、可操作性,做到精讲精练;课后作业内容富有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
作业实施彰显“开放性”: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把关----形成作业并发布---学生解答闯关----作业展示评价”的作业流程,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节奏,实现素养在自主实践中的自然养成。
作业反馈聚焦“有效性”:各科教师对布置的各项作业做到布置必收、有收必判、有错必纠、改后复批,采用“整体评价+优点评述+不足点评+改进建议”的作业指导反馈模式。使用鼓励性批语,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双减”意义在于“增效”,丁蕙实验小学将继续在效率、方法上用功夫,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学生打造七彩童年,为美好教育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