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最怂皇帝:在位33天不称朕不坐龙椅不碰后妃,主动退位后被处死

由 南门语山 发布于 经典

封建王朝时期的皇帝,号称九五之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虽然也有皇帝之名,却不敢称朕、不敢坐龙椅、不敢碰后妃,在位仅仅33天,明明是主动退位,却被继任皇帝以“轻薄前任皇帝嫔妃”的罪名处死。这个又悲催又可怜的人,就是史上最怂皇帝张邦昌。

张邦昌,字子能,曾经的北宋宰相,后来的伪楚皇帝。他进士出身,学富五车,口才了得,论才华、论能力,都算得上是古代士大夫中的翘楚。只恨生不逢时,赶上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金人攻破汴京城,俘虏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但是,金国南下入侵,只是想抢点东西,捞点好处,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因为他们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精力。

为了实现长期敛财纳贡的目的,金人决定在中原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名为独立帝国,实为金国藩属。要组建傀儡政权,必然需要一个傀儡皇帝,而张邦昌就是那个被命运选中的男人。

金人选择张邦昌作为傀儡皇帝,主要原因是他是主和派的代表,与金国多有接触,并且关系还不错。另外,张邦昌作为曾经的北宋宰相,位高权重,既有治国能力,又有朝中威望,还有群众基础,有利于傀儡政权的迅速运行和长期稳固。从客观角度来看,他确实是当时的最佳人选。

但是对于这个傀儡皇帝,张邦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想当。一方面,他作为宋朝臣子,世受皇恩,是打心底里不愿意卖国求荣,担负千古骂名。另一方面,张邦昌也是个明白人,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傀儡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一旦屈从,日后必然会落个惨死下场。

所以,张邦昌对金人的请托屡次断然拒绝,闹到最后甚至不惜绝食自尽,一心以死明志。这在《宋史》和《大金国志》中都是有明确记载的,并非是张邦昌在装腔作势,而确实是发自本心的辞让。

但是,金人的态度也非常坚定,他们为了逼张邦昌就范,竟以屠城相要挟。好你个沽名钓誉的张邦昌,你不当这个傀儡皇帝,我们就杀尽汴京百姓,看你敢不敢担负这个历史罪责?最终,万般无奈的张邦昌为了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登上皇位,国号“大楚”,史称“张楚”或“伪楚”。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张邦昌传》记载,张邦昌当上伪楚皇帝后,自称时不用“朕”只用“予”,公文不称“圣旨”只称“手书”,办公地点不设在皇帝专用的紫辰殿或垂拱殿,而只设在文德殿一角,对于金人安排的后宫佳丽,他更是避之如瘟疫,不敢靠近,更不敢触碰。

当徽钦二帝被金人押解北上时,张邦昌更是身着缟素,跪地相送,期间痛哭不止,谨遵人臣之礼,毫无僭越之举。

而且,等金人一撤退,刚刚当了33天皇帝的张邦昌就立刻交出玉玺,宣布退位,还政于硕果仅存的徽宗之子康王赵构。对此,张邦昌身边的心腹谋臣纷纷反对,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政就意味着死路一条。但是张邦昌很坚决,他甘愿赔上身家性命和后世之名也要把皇位和江山还给赵宋子孙。

张邦昌退位之初,宋高宗赵构还表达了对他无奈登基的同情和理解,并未立马对其进行清算。但没过多久,宋高宗赵构就以“轻薄徽宗嫔妃”的大不敬之罪处死了张邦昌。

上文不是说张邦昌从未碰过后宫嫔妃吗?这个大不敬之罪又是怎么回事呢?《宋史》和《靖康稗史》的说法是,在金人给张邦昌安排的后宫佳丽中,有十多位是宋徽宗的妃嫔,其中的靖恭夫人李春燕还被立为了皇后。据记载,张邦昌虽然未曾有不敬之举,却也在患难与共中与李春燕产生了真情。后来东窗事发,赵构便赐死了张邦昌。

这种说法虽然在正史野史中均有记载,但细究起来却荒谬至极。张邦昌从登基第一天开始就想着尽快退位还政于赵宋,连龙椅都未曾碰过,又怎么可能敢动徽宗的女人。宋高宗给张邦昌安上此等罪名,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么,宋高宗为什么非要将张邦昌置于死地呢?

首先,张邦昌与宋高宗非但没有私怨,相反的,他还是宋高宗的救命恩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初宋高宗以康王身份北上与金人议和,陪同者正是张邦昌。金国之行九死一生,最终是在张邦昌的周旋下二人才得以活命。而且 ,宋高宗心里非常清楚张邦昌当上傀儡皇帝完全是被逼无奈的,但是他有不得不杀张邦昌的理由。

当时,北宋亡国,南宋初建,如果张邦昌不死,就相当于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北宋被灭了,天下就不再姓赵了,人人可以争皇位,人人可以立新国。这种思想如果广泛存在,那势必不利于赵宋江山的重建,更会直接威胁到赵构的皇位稳固。

所以,不杀张邦昌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张邦昌更不足以树正统,这位千古奇冤背锅侠确实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