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否决一个努力读书的少年,
也不要高估自己的阅读能力。”
编辑|李致一
今年的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高考作文,又是引起大范围争议。每年的高考作文,总能牵扯最多数国人的目光,可以理解。毕竟我们是文章治国的策源地,毕竟高考试题中,只有作文才能找争议的最大公约数,让大家七嘴八舌一下。数理化,还有我等置喙的可能?
有热心的网友提炼了这篇高考作文的观点:1.我想上天;2.但我的灵魂摆脱不开世俗的束缚;3.因为我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上天的想法很不理性;4.天上的生活是未知的,可能会丢了自我;5.即使我上了天也不能对停留在地上的人表示鄙视;6.上天还是留在地上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7.保持上天的理想,同时热爱地上的生活。
《生活在树上》,批评它的人,集中在三个方面:1.不说人话;2.表达不清楚;3.掉书袋。
它能得满分吗?任何判断,都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中评价。《生活在树上》是篇高考作文,就需要用公开实行的高考作文评判标准来衡量。
我百度了所谓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比较细啊。
估计很少有老师会严格一条条执行。毕竟对标准的认识,同样存在巨大弹性。譬如内容项所涉及的所谓“文章好坏、中心明确与否,内容是否单薄、感情是否真实”的问题,都是很难量化的。实际执行起来,只要不是编造的文章,打分的弹性就出现了。
一篇文章如何能夺得阅卷老师的注意力,无非就是四个方面:1.出众的文采。表达的别致,文采沛然。这个是表面功夫,但漂亮的东西,往往是流量的第一保障。2.思想的深刻。巧妙的角度,对素材阐发精微,发别人所未发。3.行文的技巧。逻辑的推进,如坦克沉着推进,如轻骑席卷而过,都是套路。语文老师也教了我们不少,就看大家临时用得是否娴熟。4.素材的运用。精妙的意象,丰富的材料,对现实的关照,都是作文的加分项。
我们回头看这篇作文,它的行文显然迥异于一般高中生的作文表现。少年喜欢翻译体的表达,喜欢用一些生僻字表达自己思维的推进程度;少年的论述,喜欢引用名人的语句。不停蹦出的生僻的字和词,行文晦涩。但据此就认定作者是在“装逼”、在“赌高分”,“侮辱了语文”,那真是小看了语文、轻慢了少年。装这种逼,需要超出同龄人的理解力和阅读量,仅此,难道不感到惊讶?再说,掉书袋和表达生僻的逼,我们成年人,或者说好多以文为生的写作者,不是已经装过或者在装着的路上吗?
你看到少年造的句是病句吗?如果有,这个倒是减分项;你看到少年的行文啰嗦了吗?你说有,但你说的别人不一定认同。
至于晦涩,你只能怪少年吗?你怎么不说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理解力?
给不给满分,完全可以商榷。但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既定的“优美”、“流畅”的行文标准,就给一个少年扣上“不说人话”“侮辱语文”的帽子,轻点说,是一种思维的轻浮;重点说,是丧失了成年人的气度。
说实话,少年这些行文”问题“,落在我们成年人,尤其是以文为生的人笔下,可称为一种“毛病”——用多了大词,拉扯了那么多虎皮,表达那么曲折,你可以说他“侮辱了哲学”,“侮辱了语文”,“不说人话”。一个思想和表达,还在成长的少年,即使他如时评家曹林所说“沉迷于后现代文本”,又能有多大的问题?他本来就是在学习说“人话”。再说,你难道看不出他思索的幽微、他已超越一般同龄人的表达能力?
很多人都知道,写作文章,首先是学习繁华,而后是学习从繁华中走出。譬如刚写作文时,我们的语文老师,一直叮咛我们要多用成语,多引述名人名言。穷人,是需要物质的丰盈。
但如何从繁华中走出,可以说,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努力路径,甚至是一生的功课。至于“文从字顺”,每个人的理解也会不同,这是一个可以很高,也是一个可以很低的门槛。就譬如近几年牛气哄哄的热词——“接地气”,谁都可以用此来批评想批评的对象。
不轻易否决一个努力读书的写作者,尤其尝试创新的少年;也不要高估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是一个成熟社会喜欢阅读的大人应该具备的胸怀。
以同理之心,想想我们学习写作的少年时光,这类“逼”我们能装吗?是不是也热衷装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