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三殿三阁大学士为何 被称为“中堂大人”!

由 亓官天亦 发布于 经典

首先,“中堂”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阶,而是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对某些内阁大学士的尊称。为什么要称呼大学士为“中堂”呢?这要从明太祖时期,朝廷中央官制的改变说起。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爆发,明太祖借此诛杀胡惟庸并其同党数万人。此后太祖为了集中皇权,消除隐患,于是将自秦代开始沿用了一千五百年的“丞相制度”废黜,同时罢去了从隋代开始即设立的中书省,自己大权独揽,直接统领六部及其他各司院寺署。
自明太祖开始,中华历史上就再没有出现过“丞相”一职,朝廷庶务无论巨细,统统由皇帝一人处理裁决,皇帝实际上兼任了丞相,皇权得到了空前的集中。
但即使是明太祖这样精力过人、心性坚定的雄主,单独一人执掌朝政大事,时间久了,也同样力有不逮,不能面面俱到。
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分担部分政务琐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仿照两宋殿阁制度,设立诸大学士,用翰林院儒学文士担任、以备为皇帝咨询顾问所用。这就是明清内阁制度的雏形。
大学士制度初立时,明太祖设立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稍后又增设文华殿大学士,号称“四殿二阁”。各殿阁大学士最初都是翰林文臣兼任,品秩为正五品,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政务秘书,协助其处理朝政,处理往来文书谕旨等庶务。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靖难成功,渡江破南京推翻建文政权,登基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
对于殿阁制度,明成祖基本继承下来,指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前朝文臣担任学士(成祖将大学士之大字去除,仁宗时改回),并在皇宫内文渊阁设立内阁,命诸殿阁学士入值其内,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参预朝政,内阁制度在这个时候便正式建立,此后沿用了近六百年。
内阁制度在明代逐渐发展,诸大学士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洪熙、宣德、正统时期(1425-1449年),大学士基本都是以六部尚书、侍郎、都御史等职兼任,资历深者例加太子三师、三孤等崇尊之职,死后还可以追赠三公。天顺、成化、弘治时期(1456-1505年),内阁制度持续强化,名称也有所改变,形成了“中极殿大学士(即华盖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即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新“四殿二阁”制度,并延续至明末。
因为明代大学士们在文渊阁内办公,而文渊阁内正堂是大学士们各自的“办公室”所在,他们一般在此处理政务。各内阁中书舍人则分居两旁廊舍听从大学士们的指派,办理公务,所以内阁中书舍人们就称呼诸大学士为“中堂”(注意:后缀没有大人这两个字)。这就是中堂之名的起源。
但是在明朝,殿阁大学士在内阁之外,几乎不被称呼为“中堂”。皇帝、皇太后、宫内大宦官是叫“老先生”,皇帝有时候叫内阁首席大学士(即首辅)为“元辅”。外朝大臣、地方官员、民间百姓们则称呼为“阁老”、“阁部”。
整个明朝,虽然殿阁大学士的权力越来越大,内阁也实际上替代了之前丞相府的功能,但是始终不是正式的官府机构,也没有法定地位,自始至终是一个临时部门。大学士的本官品秩一直是正五品,他们还是要依靠实际加官(三孤、太子三师、六部尚书)的品秩,彰显自己的地位,来对其他部院寺寺署等部门行使政令及人事安排。
清立国之初,于天聪二年(1628),建立文馆制度,清太宗收取原明朝儒士,让他们入内值守,以备日常查咨;天聪十年(1636),文馆更名为内三院(即国史、秘书、弘文),各置大学士,被称为内三院大学士。这是大学士制度在清朝的起源。
入关后,清朝延续明朝制度,继续设立内阁及诸殿阁大学士。但是内阁制度在清代前期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牵制,中后期则被“军机处”夺取几乎全部实际权力,有名无实。所以,整个清朝,内阁及殿阁大学士制度的权力一直没有达到明朝时期的同样高度,大学士们在清代几乎是个虚职(如果没有加其他职权官位的话。)
但是清代殿阁制度相比明朝,也有实际的优势,第一项特点就是内阁被确认为正式的国家机构,是国家中枢机关(虽然是名义上的)。整个清代,所有朝廷正式诏书必须要由内阁拟定及签发,臣子们的正式公文奏章按照程序也一定是先递交内阁,再转通政司,奏报皇帝。所以,清代的内阁是正式的中枢机构,诸殿阁大学士也是正式的“宰相”,虽然没有宰相名称,实际权力也要因人而定,但起码不再是临时工,而是国家正式官职。
还有,清代大学士得本官品秩也被提升;入关初期时,满大学士为正一品、汉大学士为正二品。清顺治十五年(1658),满汉大学士都改为正二品。最后,在雍正八年(1730),大学士被确定为正一品。
而为什么雍正时期,大学士被升为正一品呢。因为就在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设立了“军机处”,任用其他外朝大臣兼任“军机大臣”,几乎全部替代了大学士的职权和政务处理权(就好像明朝设立大学士替代丞相职权一样)。剥夺了正牌大学士们的职权后,清世宗给予他们官位和荣誉上的利益,拔高官秩,增加尊崇,作为交换。
此后,大学士们不再独立担任政务处理权限,而是作为军机大臣和其他地方重臣的加官,以此名义行事。
清代,内阁殿阁大学士的具体设立是: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诸大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后中和殿不再授予臣子,而保和殿仅仅授予国傅恒、张廷玉等寥寥几人,一般也不授出。这一年又增加了体仁阁,汇入殿阁制度。
所以清代内阁实际形成了: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等三殿三阁(其中保和殿相当于虚置),诸殿阁大学士设四至六人,以旗、汉各二人最为常见。另加协办大学士旗、汉各一人,官秩从一品,作为协助和候补。
大学士在清代,其“中堂”之代名得以被朝野上下普遍作为尊称而为人所知。清代内阁制度流于形式,诸殿阁大学士不再独立借助此官而处理政务,而是作为重臣勋贵的加官,来彰显威权及地位。
尤其清代中央六部,因政权的特殊性,主官分旗汉身份而分别设置,旗籍、汉籍各设一人。日常处理政务时,各部大堂上旗籍尚书坐东朝西,汉籍尚书坐西朝东,对掌部务。
为了解决六部最终决策权的问题,所以清代皇帝专门设立了“大学士管部制度”,让大学士们“兼管某部”,实际上也是个临时差遣,不在大学士本职之内。
而在大学士们前往所管之部处理政务时,因该部满汉尚书于大堂上东西对坐,所以大堂中间坐北朝南的位置就当仁不让地属于此管部大学士居中独坐。
长此以往,各部官员都尊称管部大学士为“中堂”,后来,即使是加官以示尊崇、并不管部的空头大学士、以及地位稍逊的协办大学士,都约定俗成地一并尊称为“中堂”。这些,就是清代大学士被称为“中堂”的历史由来。
大学士品秩,,明代一直是正五品,不过明代大学士都有其他兼衔,前期是各部尚书、都御史、翰林学士。中后期则基本统一为太子三师,资历深厚者可以加三孤。所以明代大学士一般是正二品、从一品品秩(主要是看其兼衔)。
清代大学士,设立时分满汉身份,为从一品、正二品。此后统一为正一品(而且是本官官阶,不是其他加衔)。
至于说中堂不好当,这个其实也不是说真的为官艰难。只是有的大学士被尊称为“中堂”,其实只是虚称,没有管部的实际职责,空有头衔,而职权不再。所以这样的“中堂”,虚应故事而已,自然当着有些乏味无趣,以至于“不好当”。
即使是管部大学士,“真正的中堂”,旗籍还好,可以在所管之部发布政令,指挥所隶属的满汉尚书。如果是汉籍,属下的旗籍尚书不免有敷衍乃至牵绊之心。上下难保没有有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也是“中堂不好当”的体现。
即便是旗籍管部大学士,如果属下旗籍尚书后台强、势力大,有互不服气的情况出现,那就更是一地鸡毛,部堂不宁,“中堂不好当”即刻体现出来。
而且,自康熙中期起,中央六部的施政权,在管部大学士之上,皇帝还额外指派了“管部阿哥”(就是皇子)来“指导工作”。这样,下有满汉尚书,上有那个“管部阿哥”,作为中间的“管部大学士”地位就有点尴尬了,如果能力强还好,可以一起携手相商,处理庶务;如果能力稍有不足,则必定下被尚书们敷衍架空,上又为“管部阿哥”所压制臧否,两头不讨好,“中堂不好当”这句话,那是一定坐实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