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卢阎王”死得悲壮

由 甫全胜 发布于 经典

大家好,我们的扎克来说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明朝末年,山河破碎之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武将相。卢象升就是其中之一,进士出身却颇通军事,弓马娴熟,有治军之能,生前最高职位是兵部尚书,名义上统领全国各地的部队,总督天下兵马。
明末三大军之天雄军
天雄军
很多朋友都知道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是明末最强军队,其实除此之外,明朝还有两支精锐之师,秦军和天雄军。秦军是孙传庭练出来的,天雄军则是卢象升练出来的,这三支军队被称为“明末三大军”,是明末最强军事力量。
《明史》上关于卢象升的外形有一段描述:“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意思是他看起来白皙瘦弱,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天生有神力,并不是文弱书生。
如果天下太平,熟读经史的卢象升应该按部就班的在宦海沉浮,多年后说不定会变成油滑的老辣政治家。但此时江山动荡,卢象升没有慢慢变老的机会,他得像武将一样战场冲杀。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发生了“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大军避开了袁崇焕坚守的宁锦(宁远-锦州)防线,借道内蒙古,从喜峰口突入关内,直逼京师。
其实早在事情发生前,袁崇焕就已经两次上疏说过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建议朝廷设置重兵把守通往京城的要道,可惜没有引起重视。眼见清军杀进来了,朝廷这才急调各地兵马驰援。
己巳之变示意图
时为大名知府(北京大名府)的卢象升也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这是他第一次直接插手军务,做的应该很不错,第二年升任右参政兼副使。为防止清军再度来袭,奉命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这就是“天雄军”。
天雄军的第一场大战,是与陕西、山西起义军的作战。崇祯六年(1633年),在朝廷的围剿之下,起义军在陕西、山西难以立足,有一部分涌入京城郊区西山,卢象升率天雄军打退了起义军,斩杀起义军首领十一名,受降、遣返男女百姓两万人。
此战中卢象升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计生死,战斗在第一线。额头中了一箭,没死,拔下箭提着刀继续砍杀,射箭的那名起义军都被吓着了,不敢与之对敌,互相转告:“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战后,天雄军打出了军威,卢象升也打出了“卢阎王”的名头。当他一身鲜血提刀杀敌时,大概没人想得起他本是个读书人。之后带着天雄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大战高迎祥
自古至今,名将们的治军方法大不相同。卢象升用的无疑是最令将士们感动的那一种,与士兵同甘共苦。
《明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意思是说,某次军中绝了三日粮,卢象升也和士兵们一样水米不进,并没占着身份搞特殊待遇,所以很得将士之心,每战必有功。士兵们信赖他,敬仰他。换言之,这是一支有“军心”的队伍。
“军心”这东西摸不着看不见,却非常重要。有些队伍,只要遇到强敌就很可能一触即溃,有些则能够以少胜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就是有没有“军心”的区别,是军队意志的体现。
天雄军无疑是一支意志极强、凝聚力极高的军队,主帅卢象升就是他们意志所在。
因治军有方,卢象升逐渐成了崇祯帝信赖的重臣,被任命为五省总督,管理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五地;另一个五省总督是洪承畴,管理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崇祯帝命洪承畴负责围剿西北部的起义军;卢象升负责东南部,还赐予他“如朕亲临”的尚方宝剑,升为兵部侍郎,增加管理山西、陕西军务。
这就等于把全国的起义军,都交给洪承畴和卢象升去清理。足见在崇祯心里,他们是国之支柱。
没过多久,河南汝州、洛阳告急,卢象升率兵驰援,当时高迎祥和李自成有三十万大军,史书上的记载是“贼部众三十余万,连营百里,势甚盛”,然后“象升督副将李重镇、雷时声等击高迎祥于城西,用强弩射杀贼千余人。迎祥、李自成走。”
也就是说,卢象升指挥着军队以强弩射杀了一千多名起义军,之后带领数千骑兵杀入敌阵,竟然就把有三十万大军的高迎祥和李自成吓走了。
接着,高迎祥和李自成攻陷了河南光州,卢象升追击而去,在确山(河南省南部)大败起义军,后汇合各路明军,直接打溃了高迎祥的部队,最后高迎祥被时任陕西巡抚的孙传庭俘虏,凌迟处死。
大明的灾劫却并没有随着高迎祥的死去而消散。关内,李自成、张献忠以及无数的起义军前仆后继;关外,满清虎视眈眈,从没停止进犯中原的脚步。
明朝不亡,内斗不止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清军经由宣府、大同又一次入侵,破昌平等16城,劫掠京畿地带。朝廷急调正在追击起义军的卢象升入京戍卫,崇祯帝第二次赐予他尚方宝剑。
正是因为有这一出,起义军才得到了喘息之机,再度复燃。
京城之危解除后,崇祯帝提拔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让他总督宣府、大同军务,抵御清军。
卢象升到了那里之后,一边整顿边关,一边屯田养兵,效果显著,“积粟二十余万”,大大减轻了中央的财政压力,崇祯帝大为欣喜,专门发布指示号召九边向宣大学习,并升卢象昇为兵部尚书,总督天下兵马。
但是,这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有些事情就连崇祯帝也控制不了。有明一朝,党同伐异从来没有停止过,哪怕在内忧外患的明末,大臣们该斗还得斗。
眼见形势危急,部分高官提议与清军议和。比如极得崇祯信任的大学士杨嗣昌,以及关宁军宦官监军高起潜。但卢象升是坚定的主战派,说:“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
崇祯帝估计也不怎么想议和,由此坚定了一战到底的决心,前后送了四万两白银犒劳部队。
以结果而论,也许议和反而是更好一点的办法,能让明朝生存得更久一些。但是,如果就连守卫边关、和敌人战斗在一线的封疆大吏都主张议和,那么这个朝廷还有什么希望?
就算议和,满清真的会满足于继续呆在关外吗?张献忠之流,又能满足于朝廷所封的官职吗?极端天气、大饥荒的问题解决不了,明朝不过是早亡还是苟延残喘的问题。
因主和主战之争,卢象升受到了杨嗣昌、高起潜等人的排挤,“总督天下兵马”只是一句空话,仅能统领自己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总兵,兵力不到两万,高起潜根本不受他节制。
抗击清军,壮烈殉国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这几乎是武将的宿命,古代武将也都有这样的觉悟。但卢象升的死,却让人感觉很痛心,因为他本不必死于此时,此地。
崇祯十年(1637年),卢象升因父丧而丁忧,杨嗣昌接替他为兵部尚书。
当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分两路入侵明朝,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军。两军一路势如破竹,在北京郊区通州会师。
崇祯夺情起用卢象升,第三次赐予他尚方宝剑,命他“天下援兵”, 卢象升麻衣草履,戴着父孝奔赴战场。
十一月初,清军攻下多座城池,又分三路出师:一由涞水攻易州,一由新城攻雄县,一由定兴攻安肃。
卢象升想从涿州进据保定,抗击清军;但杨嗣昌还没放弃议和的念头,想要避战,让他率部前往通州与高起潜部汇合。卢象升非常愤怒,拒不从命。
杨嗣昌亲自到他账中问责,反被卢象升说得无语可答,拂袖而去。之后撤了卢象升的两万宣大劲旅,只给他留了五千老弱病残,还克扣粮饷,史书上记载“巡抚张其平闭闉绝饷”。
三郡父老闻之,纷纷拿出自家存粮充作军粮。卢象升极为感动,对杨嗣昌、高起潜的郁愤之心,再次转为报国之志。怀着必死之心,按照原定计划前往保定,与清军大战于庆都。
崇祯十一年(1639年),卢象升领兵行进至钜鹿贾庄(今河北邢台市偏东北),后被清军主力所围。此时高起潜率领关宁军主力就驻扎在鸡泽,离贾庄只有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部将杨廷麟前去求援,哪怕不援兵力,援粮草也是好的,但高起潜置之不理。
卢象升自知此战必败,对士兵们说:“吾与将士,共受朝廷恩,患不得死,勿患不得生。”交战中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
《明史》记载:“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部将杨陆凯担心清军残其尸,附于其上,身中二十四箭。
杨廷麟及部下事后打扫战场,找到了卢象升的尸体。史书上的记载是:“一卒遥见,即号泣曰:此吾卢公也。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
杨嗣昌还想把怯懦畏战的罪名加在卢象升身上,但观其死状,谁敢说卢象升畏战?
卢象升战死沙场,时年39岁
【结语】
对于大明王朝,卢象升可以说一句无愧于心。也许他不是特别有政治头脑,救不了大明,但他尽力了,很多人都尽力了。就连这篇文章里的“反派”杨嗣昌,其初衷也是救明朝。
只是大厦将倾,巨轮将没,非人力可挽回。
世事会变迁,王朝会更替,唯有忠义之心千古传颂。
参考资料:《明史》《崇祯实录》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