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觉得编程是理科,语文是文科,两者似乎八竿子也打不着,但其实编程和语文的学习同样有着共性。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编程和语文的关系。
编程和语文的关系
近两年来的高考语文,难度一次比一次大,让人想到了之前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的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的预言:
未来高考语文试卷,就是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改革后的语文试卷,卷面字数将增加到1万字,同时阅读范围也将远超教材和一般学生的认知。
温儒敏关于高考改革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提升语文能力,迫在眉睫。
语文考试,归根结底是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识字、用词、阅读、背诵、作文等多方面,识字背诵尚且可以通过练习逐步掌握,但涉及到阅读、作文之类的综合性强的题目,才是最让学生头疼的。
其实,回头看看温儒敏关于语文高考改革的言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根据高考改革方向,考生的阅读范围将超出教材和一般学生的认知,在考生阅读涉猎范围达不到的前提下,孩子们真正要做的,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也是一直以来许多课外培训班所注重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培训班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日益紧张的需求,于是越来越多更高效、更科学的方法,被挖掘并被运用到了少儿教育中,其中走在最前沿的,就要数少儿编程了。
近两年来,少儿编程教育的发展速度,让许多家长猝不及防,当自己的孩子还在接受传统素质教育培训时,周围已经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受编程教育了。
这个在短短时间内就得到教育部认同,甚至重点关注的学科,到底有何魅力?
很多家长会发现,从小接受编程教育的孩子,各科成绩都相对优秀,这都得益于编程对孩子核心素质能力的提升,即便是像语文这样看上去与编程毫不相干的学科,也能被编程影响。
但与数学不同是,编程对语文的影响是在根源上的,学习编程是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如何专注,如何严谨的、有逻辑性的思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标。
编程提升理解能力
而在少儿编程学习中,每一次完成编程,都会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学习编程需要孩子透过程序的外在表现,看到程序内部的逻辑和运算。而理解,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比如,孩子在编程的时候,想要让角色行走,那么角色为什么可以行走,需要哪些程序,为什么这些程序能让角色发生行走的动作?只有利用编程知识,真正地理解目标效果,才可能编写出合格的程序。
所以,从小让孩子学习编程,让孩子在发育黄金时期不断地理解程序,会十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编程提升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大脑思考事物的过程,讲究步骤、顺序。
就像我们在写作文时经常会运用到的总分总结构,先描述哪些现象,再分类展开哪些细节,最终归纳总结,哪个现象总结出哪个观点,又由哪个观点推测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都是逻辑思维。
编程也是一个强调步骤顺序的过程,因为编程是一个0和1的关系,编程语言前后关系遵守了语言逻辑,那么程序能够运行,得的是1。如果编程中某一模块混乱不成逻辑,那结果就是0,错误模块顺序不纠正,程序永远无法运行。
所以,十分强调顺序关系的编程,相对应的,也十分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编程提高孩子专注力
爱动是绝大部分孩子的天性,孩子每时每刻都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很难能够保持超过5分钟的专注,上一秒还在写作业,下一秒思想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能让孩子养成专注习惯的事,必须对孩子有足够的吸引力。
而少儿编程中,孩子们会被调用两种专注力:主动专注和被动专注。
少儿编程多使用动画、游戏作为切入点来吸引孩子,引起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自然地、不用出力地就进入了专注状态这些是被动专注。
而编程的严谨性,要求孩子必须集中注意力,当孩子沉浸在程序的世界里时,就像在安静的图书馆看书学习一样,注意力只在如何让程序运行,这就是孩子的主动专注。
在编程的学习中,孩子的专注能力得以有效的养成。
所以,在提升语文成绩方面,编程也是一种有效且直击根源的方法。
纵观近几年来国家的教育政策,可以直观的看到国家对编程的重视,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不能局限于传统学科教育,国家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走在科技前沿,为国家未来的智能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编程教育将比肩国际,成为必修科目,进入到每一个中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