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像李世民的皇孙,李亨最怕的儿子,最后被亲爹残忍杀害
在李世民所有的皇子皇孙中,有一个皇孙最像他,他就是李倓。他们都不是嫡长子,却有超乎寻常的雄谋大略;他们都有一个软弱的爹,在儿子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了天子的宝座;他们都参与发动过兵变,但李世民成功了,李倓却被亲爹杀害。
李倓,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唐肃宗李亨的第三子。安史之乱前,李倓没什么名声,史书寥寥数字便概括了前半生:英毅有才略,善骑射。
李唐先祖是生长于马背上的家族,李倓也和李世民一样善骑射。唐玄宗时期,百姓富足,官僚腐败,能够保持这样的天性,可见李倓没忘了看家本领,恐怕他最崇拜的,也是像李世民那样的雄韬武略。
至于才略,没人知道他前半生做了哪些工作,甚至连他的出生日期都没有记载。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李倓也受父亲李亨的影响,几乎活成了“透明人”。李亨在东宫每日苟且,生怕惹恼李隆基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作为李亨的儿子,李倓也活得没那么“有质量”。
不过,安史之乱改变了这一切。所谓时事造就英雄,在叛乱中,李倓的足智多谋和冷静坚毅的品质,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1、马嵬驿兵变的总导演,助李亨获得皇位
安禄山攻占潼关后,京师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也被摧毁,李隆基不得不携家眷逃跑。马嵬驿兵变正是在逃跑途中发生的,在那里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杨玉环被逼上吊自杀,而李隆基也被迫丢掉了皇位。
当时李亨被百姓阻隔,李隆基表示天意如此,遂放行李亨,还当场下诏传位李亨。李亨自然不敢接受,哭着表示自己没这个贼心,但这个贼胆可是人尽皆知了。
随后,李亨跑到灵武,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有人说,这场兵变的总导演是李亨,实际上,幕后导演却是李倓。
当时李倓和李亨的心腹太监李辅国同时劝李亨留下,李倓更是为他分析利弊:如今李隆基跑去蜀地,烧毁栈道,无异于将中原拱手相让。如果此时不去收复民心,恐怕唐朝就玩完了。
李亨听后犹豫不决,还是李倓亲自上前拉着他的马头不让他走。随后李亨长子广平王李俶也劝李亨留下,百姓也受气氛渲染,全都跑去围住李亨的马,造成了百姓不肯让他走的迹象,而这一切,都是李倓的先见之明和机智应变。
2、足智多谋,为李亨出谋划策
李隆基虽然同意李亨收复两京,但这对李亨来讲,也是忧大于喜。因为能不能得到这个皇位,还得靠他的真本事,万一被安禄山剿灭,皇位泡汤,自己也丢了性命,可以说,李亨也是用命换回的皇位。
与李隆基分开后,李亨根本没有任何计划,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才好。这时李倓再一次稳定军心,他说道:“殿下(李亨)当年当过朔方战区的节度使,每年文武官员递名贴拜年时,他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现在朔方不但离我们最近,而且人饱马肥,行军司马裴冕又是老熟人,还是世家之后,忠贞可靠,可以投奔。”李倓分析的头头是道,众人听后无不夸赞妙极。
3、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李倓英明果断,有才干谋略,在平叛中身先士卒,李亨还有意让他当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职位,无异于开国时期的秦王李世民,李亨和当年的李渊一样,让长子李俶坐镇处理军务,让弟弟李倓上战场统兵打仗。
但是,有一个人不干了,他就是李亨的谋士李泌。李泌虽然没有直接指出李亨犯下了当年李渊的错误,而是巧妙地举了周文王姬昌的哥哥吴太伯的故事。因为吴太伯的父亲古公亶父认为姬昌有能力,传位于他,吴太伯为了避嫌,自己剃了头、刻花了皮肤,跑到荒芜之地成全弟弟。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唐朝,李俶会选择当吴太伯还是李建成呢?在李亨心里,恐怕后者的概率更大!李亨越想越后怕,这才听了李泌的话,让有军事才干的李倓屈居其次。
可惜,李倓的聪明才略还是让李亨甚为担忧,当年轻气盛的儿子遇到一个饱受摧残、毫无自信的爹的时候,李倓的结局也就注定了悲催。
李辅国,这个李亨身边最坏的太监,勾结李亨的妻子张良娣,诋毁李倓想要谋害广平王李俶。李倓根本没有这个心思,但李亨却也相信小人之言,最后将他杀害。
李亨怕的是什么呢?恐怕不是怕他陷害长子,而是担心自己和长子李俶加起来,都不是李倓的对手!有李渊和李建成的前车之鉴,李亨宁愿杀掉亲儿子,也不愿重蹈覆辙。只是可惜李世民这个英明神武的皇孙,白白丢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