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万历一次就赏给福王两万顷良田(200万亩),结果呢?河南良田不够,山东湖广凑,又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都给福王时,还有河南的盐店专营专卖权也给了福王。周王拥有开封的税课权,潞王占有河泊所26处,潞城县的商税被赐给了清源王,屯留县的则归辽山王所有。这还不算啥,天启皇帝一次赏桂王、惠王、瑞王每人三万顷(300万亩)良田。还有景王、潞王四万顷(400万亩)良田。成都附近70%土地归蜀王,河南一半土地归王爷。光这几位王爷就圈地就超过二十万顷(两千万亩地)了。
虎臣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明朝就是藩王吃垮的,如果不是明末那么多的宗室,说不定明朝还能再撑一段时间,养猪还能杀了吃肉,养这些藩王一点作用都没有。那么,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最早的时候,朱元璋搞出这种制度,他的想法是什么呢?对抗游牧民族,当年把游牧民族打败了,但是没有彻底消灭!给他们封藩,让他们在边疆和内地的主要城市待着,防御这些游牧民族。同时也让这些藩王盯着异姓功臣,防止出事。
最开始给的俸禄也非常高,岁禄为五万石粮食。换算成现在的数字是多少呢?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这个斤不是现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另外,明代说一石米,有精米糙米两种,各地不同的大米品种也有差异。一石米大约在92-94KG左右。我们按92KG来算,5万石就是920万斤,4600吨粮食。后来缩减到1万石,但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明朝一个一品大员的年俸也不过1000石米。
这些藩王有没有作用呢?最开始是有作用的!但是你让他们防御外敌,你就得给他们兵权,这就导致后面朱棣靖难成功,当了皇帝,朱棣上台之后,开始削藩,后面藩王就彻底成了吉祥物,除了消耗国家钱粮,没点作用了。
而且明朝的宗室制度有问题,之前和大家说过,他们的继承是这么个情况。皇帝上台了,他的兄弟全部封为亲王,比如说你是个亲王,你生了10个小孩,你的嫡长子继承为亲王,你剩下的9个小孩呢?也有,继承郡王。这些郡王再有小孩,嫡长子还是郡王,其余小孩封镇国将军,后面还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你要是个小丫头,那也不会亏待你,公主驸马都尉、郡主县主仪宾,郡君县君乡君仪宾,都有岁禄。
你想想看,这样生下去有多厉害?古代不同于今天,没有那么多的娱乐项目,没事干就生小孩玩!这就导致财政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成都附近州县土地70%在王府名下。
到后期,确实也限制了这些藩王。比如明孝宗成化年间,成化帝规定,亲王只能娶妻妾五人,各将军不得超过三人,中尉不能过两人。通过限制妻妾数量方式控制人口规模。到正德、嘉靖年继续加码,朝廷规定,凡生母来历不详者,一律不得纳入宗室。
实际上你要说俸禄,不少藩王的俸禄其实都有拖欠这种情况。但是重点不在这!你和藩王说俸禄,就好比和公务员谈工资,没有意义。主要是人家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以及税收!我们把土地比作蛋糕,蛋糕就那么大,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你一下子吃了一半,别人必然就没得吃!
这些人占据了土地之后,雇佣农民种地。但是呢,和交税不一样,国家交税有标准,他是自己征税,这就导致有些庄田租税高达二三斗。还有些王府庄田租税摊派到各府州县缴纳给朝廷的税银里面。
万明、徐英凯的《明代万历会kuai计录整理与研究》对明代重要财政著作《万历会kuai计录》进行整理和研究,整理出的数据是,隆庆年间和万历初年,折算各种名色之后的明朝中央财政收入,约1810万两,财政支出约1850万,其中宗藩岁禄占29%。这还没算入王府庄田所给朝廷造成的赋税流失。
其实如果把所有过错都安放在藩王的身上,那还真是把他们捧的太高了。准确地说,明朝的宗藩制度确实对明朝的财政造成了影响,是个大坑,也确确实实在财政上拖了后腿,但是你硬要说都是他们造成明朝灭亡的,那就是甩锅了。没有哪个大一统王朝灭亡是因为一个单一的元素的,必然是天灾人祸并至,内忧外患齐发,把锅都甩给这些藩王,是不负责任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