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张闻天故居:缅怀先人奋斗之路,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在1925年入党前,我的外公张闻天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和传播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论著和作品。”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虹口区一座普通的公房里,张闻天的大外孙女张秀君向记者介绍,他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看书、买书、读报、听广播、爱思考,也让他从一名投身新文化运动的战士逐渐成为为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时期,还是后来身处逆境,看书、写文章,研究问题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而在50公里之外的祝桥镇邓三村,张闻天故居前的几畦菜地里,莴笋、青菜、芹菜等农作物,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时间里正蓬勃生长。参观者更是一批一批,络绎不绝。在迎接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在这里了解张闻天的生平,缅怀张闻天的历史功绩,领会张闻天的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参观人数创出新高
张闻天故居位于川南奉公路近闻居路,是一座一正两厢的砖木结构宅院,木格窗棂与周围的竹笆护壁,院前的青砖路面、绿化、菜园,屋后有小溪流水、竹林、桔树,凸显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和江南特色。
“1900年8月30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同志就诞生在当时叫张家宅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
正屋中间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房间,前面一半原先是个灶间,后面则是卧室。张闻天故居宣教部主任奚国标告诉记者,张闻天当年出生在这个房间里,这里也是他与原配妻子卫月莲结婚时的房间,两个女儿也是出生在这里。“张闻天诞生的时候,村里被公认为最有学问的张柱唐用《诗经·小雅·鹤鸣》里的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给张闻天起名‘皋’,字‘闻天’。”
房间里陈列着一些简单的桌椅、床铺和几个外表斑驳的箱子。箱子放在靠后窗的位置,最上面的2个箱子是张闻天夫人刘英后来捐赠的。后窗外还有一个4、5平方米的小院子,张闻天当年种下的芭蕉树,鲜绿的叶子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张闻天在故居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时,故居除了张闻天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张闻天伯父的一家。在西厢房,张闻天一家的厨房间被一分为二,前面一半是灶头,后面一半隔出的小房间放着书桌,椅子,还有油灯,这里是张闻天小时候的书房。
“张闻天小时候在南汇第一高等小学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富于想象和独立思考。”奚国标介绍说,张闻天自幼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暑假、寒假、春假回到家里,都是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读书,很少玩耍,还常常要母亲将房门反锁,让他在里面安心读书,免被打扰。“1925年,张闻天怀着为国为民的崇高志向,离开亲人和家乡,走上了中国革命家的道路。家乡的哺育与熏陶,为他后来成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闻天故居于1985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市政府拨款对张闻天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时完全保持了故居原貌。2001年,张闻天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迄今浦东新区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故居外的一面墙上,悬挂着数10块铜牌——这里不仅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地,“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上海党史教育基地……这里已成为浦东难得的一处人文景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张闻天故居更是迎来了参观高峰,
今年截至到3月底,参观人数已经近2万。“3月份达到12800多人,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今年有望突破15万人次的常年数据,”奚国标说,“其中,一天接待量最多已达20多批,1300多人,也是历年来之最。”
东华大学后勤集团的卢洪伟是众多参观者中的一位。他告诉记者,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之一,后勤集团党总支组织党员来张闻天故居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当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有非常好的启发作用。”
清廉律己的家风
故居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浦东新区领导重视下,2002年在故居西侧新建了一幢二层楼的陈列馆,根据文物保护需恢复故居原貌的要求,将张闻天生平事迹展及档案管理,从故居内移到了陈列馆。
陈列馆大厅内,陈列着张闻天雕像,一旁写着邓小平对张闻天的评价:“张闻天同志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陈列馆于2010年8月正式开馆,分10个部分,陈列了张闻天生前珍贵的304幅照片、162件实物,生动展示了张闻天在追寻救国救民道路上和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重大贡献的光辉一生。
陈列馆有一块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手表,是张闻天生前使用的最后一块手表,在从广东肇庆迁居无锡后,他把这块表送给了儿子张虹生。
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被选为党中央书记,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担任党的中央领导人。在张秀君心目中,张闻天还是才华横溢的著名学者和大知识分子,更是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外公对身边的同志一直是平易近人,从不发脾气,而对自己的子女则是严格要求和教育,从不搞特殊化。” 张秀君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部对驻外人员的工资定的比较高。张闻天认为国家有困难,驻外人员的工资也不能太高。因此,在出任大使后,张闻天立即给外交部和中央写报告,建议大幅度,并从驻苏使馆做起。后来决定九级以上的干部工资一律降一级,张闻天带头降低工资,夫人刘英也从七级降到八级。在离开驻苏使馆回国时,还将自己与刘英两人节余的共12万卢布全部上交了中央特别会计室。
张闻天的秘书萧扬曾在《他今年120岁了》纪念一文中说:“张闻天的3个子女一直都是普通劳动者,直到退休。”
早年,张闻天的大女儿张维英(张秀君母亲)一直在浦东老家务农,又生育了7个子女,经济上颇为困难。
1951年,张闻天就任驻苏大使前曾到上海考察。“我母亲就希望外公托市里同志帮忙在市区找份工作,因为那时我父亲已在上海工具厂工作。外公没有答应,说‘我看你还是在乡下劳动好,种种地,又可以照顾妈妈(张维英母亲)和孩子,不是很好吗?’”张秀君说,“但他也看出了我母亲的困难。1955年我被外公带到北京抚养,以减轻我母亲的负担。”
后来,张维英为了生活,隐瞒55岁的年龄,进了上海羽兽毛厂做临时工。张闻天从肇庆迁居无锡后,考虑到张维英年龄大了,就建议她不要做临时工了,而是留在无锡帮助做家务,适当给一点报酬。“因为你劳动了,应当给报酬,但多给了,就是享受,这又不好,”张秀君回忆说,“当时,外公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革命者的后代,应该像人民一样生活’。”
张闻天的二女儿张引娣在东北上完干校后,1953年进入外交部当了一名打字员。1955年,中央机构精简,时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张闻天,相应国家号召,动员女儿带头下放,自谋出路,后来到了上海永久自行车厂当打字员。张闻天的儿子张虹生,在新疆军垦农场插队落户15年,1977年落实政策后回到南京,后来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做管理员。
庐山会议后,张闻天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但外公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党的。”张秀君说,“对于庐山会议后17年未能为党工作,一直感到遗憾。去世前特别嘱咐要把补发的工资和解冻的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在陈列馆里,保留着一张有张闻天、刘英签字的小纸片,上面写着:“二人生前商定:二人的存款,死后交给党,作为二人最后所交党费。”这是张闻天将“遗愿”立字为据,变成了他和刘英两人的“合约”。1976年张闻天逝世后,刘英为张闻天一次性上交党费4万元。
“这充分体现了张闻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尽管遭受磨难,但对党的信念依然矢志不移。”奚国标动情地表示。
“理想的生活”正逐步实现
“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陈列馆里的这段话,是文革期间张闻天被幽禁在广东肇庆时,抄录在台历上的一段列宁语录。
虽然身处逆境,当张闻天仍然不忘为党工作,更是对社会主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973年,张闻天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整治和经济》一文中写道:“共产主义不是要我们像现在这样生活得差,而是要生活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我觉得这与我们现在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异曲同工,”张秀君说,“都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为了这一理想,需要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如今,在通往陈列馆的景观墙上,参观者就可以看到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句名言,而且张闻天当年的愿望正逐步变成现实。
远的不说,就在故居所在的祝桥镇邓三村,与张闻天有关的这些故事,被“闻天讲堂”的讲师团口口相传,成为邓三村的文化特色品牌。张闻天故居和“闻天讲堂”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和品牌,令邓三村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
作为张闻天的故乡,邓三村地处祝桥镇中心腹地,近年来,邓三村在传承闻天精神,打造红色文化的同时,还通过盘活既有资源、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积极打造包括产业之美、文化之美、环境之美、服务之美的美丽乡村。走出张闻天故居,在邓三村房前屋后走走,一条条道路绿树成荫,一条条小河河水清澈,一排排整饬一新的农家小院、二三层楼的小别墅更是随处可见。
随着前来参观张闻天故居的观众不断增多,如何将张闻天故居这张“红色名片”与振兴乡村经济相结合,是近来邓三村村委会一直在考虑的。
据悉,围绕张闻天故居打造“红色+”乡村振兴项目,设计“红色+”文化旅游路线,邓三村希望通过对村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对村域自然资源的文化赋能和对文旅元素的创意融合,实现对张闻天故居参观人员的导流,带动邓三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的展销等。“目标就是让红色文明的香火得以传承,让美丽乡村的风貌得以展现,让广大村民的收入得以增加。” 邓三村党总支书记朱刚表示。
眼下,从旧厂房改造而来的便民酒水馆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造,增加餐饮,解决参观人群无法人群就近用餐的问题,还可以设立农副产品展销点,方便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展销特色果蔬和自留地新鲜蔬菜,让游客享受高品质绿色果蔬,也能留住客流,为后续村域文旅和村民增收创造条件。
村里还打算利用果蔬大棚,发展亲自采摘、快乐农田等旅游项目,让孩子们在红色教育之余,也能了解农事种植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对于当地的农户和供销社来说,源源不断的游客也能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让村民的小康生活更加红火。
栏目主编 张琪
摄影 倪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