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记录北大附中校园生活的vlog引起网友热议,“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这一话题也登上热搜。vlog展示了北大附中学生宽松自由的校园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各种课余活动,10时击剑课、18时看戏剧社表演、语文课是用线装本手抄《论语》、午休有专门的午休室。从评论区多元的感慨,能看到视角的差别,有人感叹“这应该就是教育该有的样子”“比我的大学都好”,有人叹息“看到了世界的参差”,有人看到的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别,批评称“你们吃肉的能不能别吧唧嘴”,别刺激那些寒门苦读的人。
其实这不是学校的宣传片,而是已毕业的校友在校园开放日回母校时剪辑的片段,一种校园怀旧方式,无意中火了,也在无意中引起一些争议。从“美好”到“争议”,一边是眼前的苟且,一边是诗和远方,照见的是当下舆论对教育公平的渴求。
从这个展现教育“理想模样”的vlog,想到几年前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他的一段话引起舆论盛赞。他出生于外交官家庭,在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是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时,他说了一段让人充满敬意的话:“农村地区越来越难考出来,一个生在北京的中等收入家庭孩子,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他在学习时可以走一些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我当时在评论中也盛赞过熊轩昂:他是高考的受益者,却在反思着高考如何更加公平;他处于优越位置,却没有觉得自己享受优势资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考虑到身处劣势者的境地;他生在中等收入家庭,却没陷入这个阶层的鄙视链。有一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说的是所处的身份、阶层和利益决定立场,而从这个高考状元身上,人们看到了令人尊敬的“用脑袋思考”——身处优越位置,作为受益者,却去正视和反思让他受益的环境和机制所隐含的问题,去理解那些身处不利境地的人。
从“北大附中vlog”想到高考状元熊轩昂,是为了批评“北大附中vlog”吗?不是!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形成拉踩,熊轩昂同学反身性思考的善意,很让人敬佩,不过我一样能接受“北大附中vlog”所展示和追求的教育理想。我不认为这是身处教育优越位置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夸耀,而把这当成一种对教育理想模样的追求。公平是一种理想,素质教育的追求,同样是一种理想,两者并不排斥,不能用“公平”去泯灭素质教育的内涵。
其实,vlog展示的可能只是一个侧面,越是在像北上广这样的地方,教育竞争越激烈,家长越有焦虑和内卷倾向,“你不送孩子来我这培训,我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焦虑营销越能刺痛家长。怎么办?一起轰油门渲染焦虑吗?一起展示让人觉得苦哈哈、过度竞争的拼命模样吗?这不是教育的方向,我们教育改革和追求,就是应该向素质教育迈进,舒缓焦虑和内卷,让人们能慢下来去仰望知识的星空,给快乐和好奇心留一席之地。
我特别能理解很多人看到“北大附中vlog”时的不舒服,从小县城乡村走出来的我,看到的也是“世界的参差”,是艳羡和心酸。但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的目标,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个大问题,教育不公需要解决,但这些问题不是“素养教育”或“快乐教育”带来的,美好的教育没有原罪。我们没有理由让学校保持沉默,不去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不去表达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不去尝试仰望星空。我们应该去努力让更多中学拥有这些资源,靠近素养教育,而不是尝试让他们闭嘴,或者用平均主义的思维去看待。
高考状元熊轩昂式的反身思考,特别可贵,北大附中式教育尝试,一样可贵。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5月2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