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明朝最奇葩的一届内阁,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由 华爱利 发布于 经典

现在关注不迷路,好文点赞有态度!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欢迎大家的到来,接下来让我带领大家来开始分享。
首先来说说明朝的内阁制度,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为理由废除了宰相制度,独揽军机大权,使得权力中枢仅有皇帝一人。但是,国家那么大,事务繁杂,皇帝也是凡人,一天到晚那么多政务要处理,朱元璋纵然是劳模也受不了,最后,想办法搞了殿阁大学士出来当国事顾问,建文帝时期,殿阁大学士开始成为常设机构,至明成祖时期,正式形成内阁制度,永乐时期首位内阁首辅便是大才子解缙。内阁制度在明朝开创了文官再度进入权力中枢的先河,随着老朱家的皇帝们越来越懒,内阁渐渐演化成主政机构,内阁首辅更是成为文官之首,虽然无宰相之名,但是已有宰相之实。
文渊阁
内阁这个如此重要的机构,按说能混进去的必然都是人中龙凤吧,上承天子,下总百司,这地位,可谓是顶天了。但是明朝却偏偏出现过一届最奇葩的内阁,全体阁臣皆是纸老虎,平时干事畏首畏脚,不是因为惧怕皇帝,而是惧怕掌权的太监。上梁不正下梁歪,内阁这副德行,六部也连带着这幅衰像,以至于当时人们嘲讽内阁是“纸糊三阁老”,六部是“泥塑六尚书”。
明宪宗朱见深
这个奇葩的景象出在明宪宗成化年间,纸糊三阁老指的是当时的内阁首辅万安、大学士刘珝、大学士刘吉。这三人里面,万安是头号纸老虎,他之所以能当上内阁首辅,主要还是靠他一身善于巴结谄媚的本事,他还很会选对巴结对象,专挑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下手,即万贵妃贞儿。没办法,大家都姓万嘛,怎么说一笔写不出两个万。明宪宗独宠比他年长十几岁的万贵妃,对这位“妈妈级”贵妃是言听计从,万贵妃不断地在他耳边吹风,让明宪宗对万安的印象是直线上升,万安仕途就这样一帆风顺,直至成化十三年,当上了文渊阁大学士,不久便接替了商辂成了首辅,但是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万安曾经靠进献春药给宪宗获得赏识,平步青云,所以这哥们有个外号叫“洗屌相公”。
万安
万安为人滑头,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些年,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为官哲学,那就是尽量别去招惹大太监汪直。当时,汪直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在当时深受宪宗信任,加上这人还有战功,皇帝将禁军指挥权都交给了他,汪直手中既握着禁军军权,还掌握着特务组织西厂,再加上是掌印太监,可谓是真正的位高权重,一手遮天。
汪直嚣张到何种程度呢,文官在他眼中不过就是一堆荠菜子,看谁不顺眼,弹指间就让谁回家卖山药蛋子去。宪宗前期,内阁中还有一批敢于和汪直对着干的大臣,以彭时,商辂先后为首的内阁根本不屑于把汪直这种角色放在眼里,彭时去世后,商辂更是和汪直之间矛盾升级,商辂素来以刚正严明,严于律己为名,在朝政上,商辂与汪直屡屡犯冲。但是这场政治斗争,汪直却战胜了商辂,使得商辂提前告老还乡了。
影视剧中的汪直
商辂一走,万安的机会便来了,万安总结了前任的教训,开始拿出他的看家本领,巴结献媚。凡是朝中大事处理,万安皆看汪直脸色行事。那一届内阁,首辅如此,更别说其他两位辅臣了,刘珝是属于那种大事不管,小事不看,尸位素餐的典型。本来这刘珝还是相当有能力的,历经景泰朝和天顺朝,本来也是那种干事的官员,成化朝早期,刘珝还是不错的,可是到了万安当首辅的时候,刘珝已经堕落成了万安一样的纸老虎了。刘吉更不用说了,“纸糊三阁老”中间,这位是脸皮最厚的。巴结皇帝,勾结宦官的本事不亚于万安,混进内阁后,办事不行,搞权力斗争倒是在行。当时朝中言官多次弹劾刘吉,但是刘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我行我素,最后人送外号“刘棉花”。
刘吉
这一届内阁就这么乌烟瘴气的活下来了,在“纸糊三阁老”的带领下,作为具体行政机构的六部也成了徒有其名,不见其实的地方。当时六部的尚书都学习到了阁老们生存的精髓,上下其手,除了正事,其他啥事都干。人送这六位尚书外号,泥塑六尚书。
明孝宗朱佑樘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这奇葩的时期在宪宗朝后期对国家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朝政颓靡,贪墨成风,社会矛盾激化,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朝中的乌烟瘴气一直到明孝宗朱佑樘登基后才得以遏制,孝宗登基时年仅十八岁,但是年轻丝毫不影响孝宗成为一代英主的决心,孝宗登基首先便是拿内阁开刀(索性汪直已死,不然也是难逃大罪),将纸糊三阁老中的首辅万安罢官,收拾行李回家卖山药。刘珝由于早就被万安和刘吉排挤出去了,故免于落得新朝庸碌大臣之恶名。至于刘吉,这位刘棉花还是走运的,孝宗用了几年,好在这哥们焕然一新,还是干了些实事,好歹也是登上了首辅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