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十三阿哥胤祥,到底因何得罪了康熙?或许,雍正能回答
作为清朝第一位“守成”时期的“铁帽子亲王”,康熙帝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绝对非同寻常。这个被康熙皇帝冷遇了十几年的皇子,在康熙皇帝驾崩第二天就被继位之雍正皇帝给予了无可复加的恩遇: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加封亲王爵位。
雍正八年,为雍正皇权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怡亲王胤祥薨逝,雍正皇帝亲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额悬于灵堂,将其评价为“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并专门就胤祥所领亲王爵位承袭问题作出具体指示: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除了在清朝建国之初,因功勋卓著而获封爵位并予以“世世相承,永远弗替”之特权的8位“铁帽子王”外,胤祥乃系清朝“守成”时期获得“铁帽子王”恩赐的第一人,这一记录一直保持了130多年,直到晚清时期才被恭亲王奕訢打破。
历史上的皇十三子胤祥,并非《雍正王朝》所演绎的那样,乃系带兵出身的阿哥;因为康熙皇帝十几年的冷遇,也并未在康雍皇权更迭过程中,给予皇四子胤禛有效助攻;更没有在二废太子时,被康熙皇帝狠心圈禁宗人府长达十年之久。但是,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废的康熙四十七年,胤祥还真因“二阿哥一事牵连”被短暂圈禁并自此失去康熙宠爱。
胤祥其人
康熙二十五年,胤祥出生于紫禁城,其生母乃系被雍正皇帝因“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而追封为敬敏皇贵妃的章佳氏。章佳氏虽然出身包衣,且在康熙朝并无册封,一直以庶妃身份存在,但从其为康熙皇帝生育了两女一子;死后被康熙皇帝追封敏妃的情况来看,其应该颇受康熙宠爱。
根据《清实录圣祖实录》的记载,自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四十七年的十年间,康熙皇帝每次出巡都会将胤祥带在身边。康熙四十一年,17岁的胤祥还被康熙皇帝专门安排“泰山祭祀”,恩遇如此,绝非其他皇子能及。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清代皇子自出生就严格依据年龄节点进行相关事宜的安排,“六岁,备小冠小袍袿小靴,令随众站班当差,教之上学;十二岁,有满文谙达教满语;十四岁,教弓矢骑射;至十六或十八而婚”。
也就是说,胤祥小小年龄就获康熙皇帝如此恩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在上书房学习中的优秀表现。据相关史料记载,胤祥能文能诗,书画俱佳,而且“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在《清实录圣祖实录》中,明确记载了胤祥的书法楹联引得朝臣“无不欢跃钦服”;随康熙皇帝狩猎途中,曾经“手刃猛虎”的情形。
一废太子,遭受牵连
康熙四十三年,“侍读皇八子府”的何焯在同皇八子胤禩之间的书信中,就曾经提及胤祥“为皇帝所钟爱者,前途无量”。就康熙四十七年之前胤祥所受康熙皇帝的恩宠情况来看,即使康熙皇帝对其没有委以皇位传承厚望的打算,也必然对其屡加晋封、委以重任。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废黜了身居太子之位长达33年的胤礽,同时牵累胤祥也获圈禁。当时对于胤祥被圈禁的原因乃至前后细节,《清实录圣祖实录》乃至《康熙起居注》中并未明确说明,以至于《清史稿》因无引用材料而只字未提。
雍正皇帝继位后,倒是对此事有过隐晦说明:“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一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可对于胤祥得罪康熙皇帝的具体原因所在,依然未给出具体说明。
获遣原因,究竟何在
根据相关历史文献的详细研读,笔者认为胤祥当初之所以被康熙皇帝处以无理由圈禁,应该和雍正皇帝有着直接关联,或者就是因雍正皇帝而起。原因有二:
1、雍正皇帝对《清实录圣祖实录》的人为删改
在《清实录圣祖实录》的记载中,对于因“太子首次被废”而被牵连之诸位皇子的惩治情况,均有明确记载。因“用喇嘛巴汉格隆魇术魇废太子”事发,而被“夺爵,幽禁”的皇长子胤褆;“与允礽虽暱,然未恿其为恶,故不罪也”的皇三子胤祉,乃至“太子允礽既废,谋代立”的皇八子胤禩被“夺贝勒,为闲散宗室”;甚至连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都有相关记载;为何一个如此受宠的皇十三子胤祥,偏偏没有任何明确说明的被圈禁了?
这说明,胤祥的获遣原因并非康熙皇帝未给出说明,而是因为某种原因被雍正皇帝刻意掩盖了。如果雍正皇帝是处于维护胤祥正面形象而刻意为之,为何又在继位后数次提及此事?所以,胤祥之所以被圈禁应该和当时的皇四子胤禛有着直接关联,或者就是胤祥为胤禛背下了黑锅,才会有此一难。
2、雍正皇帝对于胤祥弥补行的恩赐
雍正元年,在任命胤祥兼管户部以后,雍正皇帝曾经给予了胤祥数额巨大的奖金赏赐,此事在《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中有着明确记载:
皇考时敬谨廉洁,家计空乏,举国皆知。朕御极以来,一心翊戴,克尽臣弟之道。从前兄弟分封,各的钱粮二十三万两,朕援此例赐之,奏辞不已,宣谕再四,仅受十三万。
既然雍正皇帝已经明确“敬谨廉洁,家计空乏,举国皆知”的赏赐原因,又为何非得冠以康熙朝旧例,为何非得按照之前皇子所得恩赐总和予以恩赐?还要予以明确说明?
这分明就是雍正皇帝出于心理愧疚地弥补,分明就是对胤祥被圈禁之真正原因的欲盖弥彰。在雍正朝的八年多时间里,胤祥只是“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而对于雍正皇帝的恩赐却都是“固辞不受”,这难道仅仅是胤祥“一心翊戴,克尽臣弟之道”?或许,自保才是胤祥所言所行的真正原因所在;或许,康熙朝被圈禁的教训,才是胤祥小心谨慎、恭敬忠诚的真正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八旗通志》、《清稗类钞》、《上谕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