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为育桃李付芳华

由 夏德才 发布于 经典

本文转自:光明网

作者: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周立英

我毕业于本溪市师范学校,从教26年,有过18年的农村教学经历。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如白杨树一样,不择环境和条件,努力向上,默默奉献;又似那空谷幽兰,不为人赏而一吐芬芳。数年来,我立足平凡岗位,为育桃李付芳华。

默默无闻,根植乡村育桃李

我生长在大山里,深知大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当我在师范学校临近毕业时,我有无数选择的机会。可以留在城市里,更容易分配到县城。然而,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无数孩子那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目光,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我毅然决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这是一个极其偏远的小山村,一所学校算上我一共六名教师,其中,两名代课教师,两名已近退休的老教师和一名体育老师。我是唯一的一名从师范校门毕业的老师。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呵护和期冀,我也给了家乡带来新的视野,新的知识和活力。这里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十几间砖瓦结构的教学用房,木制加玻璃的门窗,已是陈旧不堪;狭小的泥土操场,老旧的上课铃铛……但我还是深深爱着这里。

看着山里孩子那一张张纯朴的脸,听着那一声声的“老师好”,我感觉到从未体验过的幸福。

1996年毕业工作的乡村小学——套峪小学

夏天,风雨天气的教室里常常是滴雨成柱,脸盆、水桶成了临时排解困难的工具。用塑料布代替破碎玻璃的窗户,时时呼拉作响,偶尔破裂,风夹杂着雨水就会灌进教室,我的雨衣也常常成了遮挡用具。可当看到孩子们能安全安稳地上课时,我感觉到了无比欣慰。

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着大地,教室取暖只靠用木柴取暖的炉子,而且每天早晨需要提前几个小时生火,当孩子们走进教室时才能保证屋里有比较高的室温。每天下班前,我都要提前劈好一些细碎的柴禾。我的家离学校有十多华里,每天的天才蒙蒙亮,就得起身往学校去,独自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女孩来说真是不容易的。我那时完全忘记了什么是害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些到校,早点生起炉火,给早晨来自于冰雪天地,远途跋涉的孩子们送去温暖,温暖他们冰冷的手脚,烘干他们湿透的鞋子,到了中午时,孩子们都能吃上饭盒里热乎乎的饭菜。

年复一年,18年来,我迎来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一直坚守着这个不变的岗位。每当听到孩子们传来的好消息,或者一声问候时,我心里充满无限得自豪与满足。

兢兢业业,忘我付出终无悔

记得我曾接任一个三年级,全班二十个孩子,是全校班级人数最多的一个班。除了体育,其他的学科全部由我一个人教,还要负责教全校的英语。英语是我并不精通的专业和特长,为了能让孩子喜欢上英语课,我购买了大量的英语书籍和磁带进行学习。教学时,精心准备了许多教学卡片和MP3录音素材,先让学生慢慢读准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通过学习与实践,我的英语知识和教学技能都在不断地提高,不只是学生,连我自己,也喜欢上了英语课,大家带着兴趣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整个课堂也是更富有感染力,其乐融融、兴趣盎然了。当我和学生读英语的声音第一次传出教室的那一刻,校园安静了,小山村沸腾了,老校长流泪了,乡亲们笑了……

乡镇学校,教师资源极为匮乏,老龄化日渐突出,正规科班毕业生,更是奇缺无比。开齐、开足课程成为乡村教学最大的难题,特别是英语教师,村小和下设点基本没有。我是数个村小唯一会英语的教师。中心校领导几次下乡调研,研究解决村小开设英语学科的方法,始终无法解决。于是我主动提出请求,在兼任本校班主任的同时,一个人承担起两所学校的英语教学任务。作为班主任,原本有众多学科教学任务的我,毅然每天奔波于两所学校之间。业务量和教学任务的压力,让我没有一点时间去照顾家和孩子。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孩子睡下后,还要学习业务知识、备课和批改。虽然格外承担英语教学工作,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向组织和领导要过一分补助费。

虽说是邻近的村,可是两所学校还是相隔10多里路,离我家20多里。山路崎岖,夏天还好,冬天,山路结了厚厚的冰,极难行走。为了去分校教英语,我特意买了台摩托车。记得一次我去教英语,前一天下了雪,本就结了厚厚一层冰的山路就更滑了。那天我早早出门,小心翼翼地慢慢骑行着,可是走到最窄的地方还是翻车了,我和摩托车一起滚到路边的山坡下,车压在我身上,因为太早了,本就人烟稀少的乡间,根本没有一个人来帮我。我躺在雪地上,身上压着摩托车,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抬头看看天,这时太阳正从东方慢慢升起来,我仿佛感觉有阳光照到了我身上。想到孩子们还在等着我上课,我身上瞬间又充满了力量,抹去泪水,使尽全力从摩托下挣脱出来,所幸因为骑得慢没受大的伤。我无力将摩托车拉回山路上,于是,我干脆就把摩托车扔在原地,毅然向学校走去。当我一瘸一拐走进教室时,孩子们扑向了我,紧紧地抱着我,孩子们用那稚嫩的小手,有的为我抹去脸上的雪水,有的为我温暖着冰冷的手,有的为我擦拭着脸上的伤痕。那一刻我真正懂得“值得”两个字的深刻含义,也明白了什么是无怨无悔!

乡间的小路上,一路尘土,一路足迹,一路艰辛,但当听到乡亲们一声真诚地问候,一句诚挚的感谢时,我又感觉到那样的欣慰和幸福。

倾注爱心,为育桃李付韶华

2014年,我调入本溪县实验小学,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让自己把压力和负担变为动力。上班再早一些,离校再晚一点。在面临自己的孩子中考阶段,和丈夫因病卧床半年之久期间,我也没耽误一节课,没请过一天假。孩子就读高中,我充分利用每天晚上陪护这段时间,比以往读了更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箱,做了更多业务研究和总结,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曾多次获省市优秀课例、论文及科研课题成果奖。所教班级成绩名列前茅。

对待学生,始终保持一颗爱心,倾注满腔热情。近年来,班级留守儿童和“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思想状况复杂且内心脆弱,不但难教,而且成绩也非常差。但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即“不离弃、不放弃”。对于后进生,我对他们付出的关爱和精力远远超过我自己的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关心他们,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和家长的赞誉。

2019年3月开学不久,我班小朱同学的弟弟患上了白血病。他家是外地打工来的,住在出租屋里,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此时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小朱的学习和情绪。看到这种情况,我心急如焚,当天就和家长会的成员商量,尽力挽救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家庭。经请示学校同意,我和家长连夜成立了“小俊泽爱心募捐群”。经过集体精心的准备,2019年3月24日,我和30多家长及全班学生在人流密集的财富广场举行爱心义卖募捐活动。我们大家早早在广场上拉起了横幅,架起了音响,孩子们也纷纷捐出自己的书和文具,一个家长还捐助了一批杯子。善于朗读的孩子拿着麦克,在动情地讲述,其他孩子纷纷结伴拿着捐赠物品去义卖募捐。我们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一位5岁的小孩子,个子矮还没有募捐箱高,也拿出自己买零食的钱捐了出来;老奶奶含着热泪用颤抖手捐出100元......许多路人都为小患者捐了钱。县电视台的记者也闻讯赶来,并做了专题报道,让更多人的都加入到爱心捐助的行列中来。

那天,我们一共筹集4614元善款,虽然这些钱对于患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的行为让他们一家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坚定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决心。同时也在学生心里埋下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的种子,让孩子们知道了爱不只是索取还有奉献。事后,小朱的父亲为我们送来了锦旗。

我也一直关注、关心着小朱同学一家,竭尽所能地去关心帮助他们,帮他们申请到各类资助,还经常给小朱同学买学习用品等,耐心细致地解决孩子思想和学习上的问题。

任教期间,我多次获得学校和县里的表奖,2021年更是取得了辽宁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一位普通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岗位,二十五载的教学之路,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有的是,作为一名教师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的是,尽自己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的信心;有的是,对学生一颗火热的爱心;有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我所做的一切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将一如既往,付出芳华育桃李,倾注赤诚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