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爷爷干趴过刘备,爸爸打怂过司马炎,他奋斗终身,终于被灭族

由 咸春叶 发布于 经典

李世民:为将三代,道家所忌。这话的意思是:将者多行杀戮,三代行杀戮是违背道家的“仁”。

老李说这话指的是谁呀?也是个牛人。陆机。陆机是谁?

01

父辈的旗帜

陆机,原东汉三国时代东吴人。

他的爷爷名叫陆逊,是东吴王朝继周瑜、鲁肃之后最杰出的军方人物。

陆逊最显赫的战绩有两个:联手白衣渡江的吕蒙灭了关羽收复了荆州,主持夷陵之战干翻了刘备保全了东吴。

他的爸爸名叫陆抗,是后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也是东吴王朝的最后一颗流星。

陆抗最显赫的战绩,是发动西陵之战帮助东吴收复了失地并延长了东吴的国运。

其实,西陵也就是过去的夷陵,只不过这时改名了。

陆逊在夷陵之战的对手是蜀汉的大帝刘备。

陆抗在西陵之战的对手是取代了曹魏政权的西晋名将羊祜。陆机在父辈的旗帜下,日子过得自然非常好。

可是,随着爷爷和爸爸的相继早逝,父辈的旗帜逐渐没有的光鲜。

因为父辈的旗帜,陆机和两个哥哥才领了兵当了东吴的将军。同样因为父辈的旗帜,陆机的两个哥哥也理所当然的成了东吴的炮灰。

很快,曾经万丈光芒的东吴便灰飞烟灭——皇帝孙皓带头投降西晋了。时年二十岁的陆机虽然靠着这份幸运保了条小命。

但他的身份却从一个东吴的贵族变成了西晋的草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放下将军剑的陆机带着两个弟弟回到乡下,开始了十年的“磨剑”生涯。

他这是要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以图复国大计和重铸父辈的旗帜吗?才不是。

复国?复谁的国?孙皓家的国吗?有意义吗?

爷爷陆逊侍奉的是一代雄主孙权。虽然一度官拜东吴大都督,为东吴立下过不世之功。但一生遭孙权猜忌,抑郁寡欢,导致英年早逝。

爸爸陆抗侍奉的是东吴末帝孙皓。虽然最后官拜大司马、荆州牧,为东吴守关守边呕心沥血。但孙皓对其言不听计不从,同样抑郁寡欢,导致英年早逝。

两个哥哥陆晏、陆景为了抵抗西晋的侵略,保卫东吴最后全部战死。

结果呢?

结果皇帝带头投降了。这样的君主你保他值得吗?

所以,陆机明智的选择了避世。他带着弟弟潜心学习,想走出一条与父辈的旗帜不一样的道路。

02

才高半斗

南北朝时,中国文学界出了个狂人谢灵运。他说:天下文才十斗,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占一斗,余者天下共分之。

这话不是一般的狂啊。小谢同志说曹植独占八斗,名义上是夸曹植实际上是夸自己啊。

陆机也许比不上曹植,但其文才怎么地也得有一斗呀。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陆机的几个身份:

第一,大书法家陆机。

陆机的书法是草隶书,水平好不好呢?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陆机的一副字叫做《平复帖》,该帖上有宋徽宗的题签和两枚印章。

宋徽宗那可是著名的“瘦金体”书法大师,老赵看上的字那会差吗?另外,大明朝的大书画家董其昌也对陆机的《平复贴》推崇备至。

正因为如此,2011年,中国邮政特意发行了一套四枚的《中国古代书法——草书》邮票。这四枚邮票上依次是王羲之、陆机、怀素、张旭四大草书天王的书法。

第二,文学家陆机。

东汉三国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俊朗刚健的建安文学流派。三国归晋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辞藻华丽太康文学流派。建安文学是因为曹操、曹丕、曹植曹家爷仨而发起。

太康文学是因为陆机、陆云两兄弟和潘岳(美男子潘安)而壮大。

建安文学里,在三曹的带领下先后产生了让梨的孔融、骂人不带脏字的陈琳等“建安七子”。

太康文学里,在精英人物两陆的引领下先后涌现了\'\'闻鸡起舞\'\'的刘琨、\'\'洛阳纸贵\'\'的左思等“二十四友”。

在太康文学流派里,陆机诗、词、歌、赋及散文,无不精通。

而且,他还是“模拟诗”(相当于当今歌坛的翻唱)的开创者和发扬光大者。

陆机模拟诗翻唱最多的是汉乐府诗歌(今人所谓的《古诗十九首》)。

原唱: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陆机翻唱版:

靡靡江蓠草,熠熠生何侧。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再比如《猛虎行》。

原唱只有四句: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陆机翻唱道: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扩展到二十句)。详见注释①

后来的诗歌大家们一看,哎吆,原来古诗可以翻唱啊。于是,韩愈、李白、李贺、梅尧臣、高启等后来者都翻唱了一遍。

陆机的翻唱也许不是最好的,但陆机在翻唱中,却是第一个增长诗句并大量使用“对偶”文体的人。

这种延长诗歌句子并使用对偶形式对后来东晋的山水田园诗派谢灵运、陶渊明等人影响很大。

由此,更是催生了光彩夺目的唐诗——五言排律。

第三,文艺评论家陆机。

文艺评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理论创新。开创批评先河的是建安三曹中的曹丕,代表作是《典论论文》。

继承、发展并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批评理论的,是太康两陆中的陆机,代表作是《文赋》。

然后,大约150年后,南北朝的刘勰再次继承、发展并创新,写出了《文心雕龙》。再然后,钟嵘写出了《诗品》;唐宋八大家提出了古文运动。再然后,就更多了。

从而最终形成了系统、完善的中国文艺美学思想和理论。

不知道诗人小谢看了之后,做何感想?陆机难道不该才高半吗?

有人问陆机: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发展难道不好吗?

陆机回答说:不好。那人继续问:理由呢?陆机答:艺术的道路无非是成名,成星。成名成星又如何?

人家帝王让你补税就得补税,让你干啥就得干啥。甚至来个小吏就能把你搞得锒铛入狱。

我爷爷是谁?我爸爸是谁?我老陆家当前多牛啊!除了老孙、小孙,还不都是我陆家的孙子!?

我当年不管咋说也是个将军,手下上千杆枪,何等威风啊。

再说了,这父辈的旗帜我得扛起了呀。算啦,不说啦,说多了都是泪。

云弟,跟哥走,去帝都北漂去。说走咱就走。

蛰伏了十年的陆机带着陆云朝着故乡挥一挥手,撒开脚丫去了洛阳。

可是,洛阳城的京漂饭好吃吗?好吃也不好吃。

说好吃,是指陆机陆云的文采在西晋当时的文坛已经颇有名气。

如果想混个吃公饷的作协会员书协会员倒也不难。

说不好吃,是指西晋王朝政治上即将进入最黑暗的时代。史称“八王之乱”。

简单来说,就是帝都的当家人走马灯般的变换,成群结队的王侯高官断头流血。

03

出仕事晋

陆机带着弟弟来到洛阳时,帝都的当家人是武帝司马炎,文化部长是张华。

张华很是欣赏陆机的文采,就有意想举荐给最高首长。

可是,很不巧,完成了三国统一和爷爷司马懿爸爸司马昭心愿的司马炎薨了。

当家人就变成了“官私蛤蟆”和“何不食肉糜”的傻儿惠帝司马衷。

辅政和掌权的是杨骏。杨骏是武帝司马炎的老丈人,也是傻儿司马衷的姥爷。

杨骏看在张华的面子上,就封陆机个“祭酒”(相当于政研室主任一类的闲差)的职务。

可是,陆机在这个位置上屁股还没有暖热,帝都就又换了当家人。

其实,也不能说是换了当家人。当家人名义上还是傻儿皇帝司马衷。

只不过,辅政和掌权的是武帝司马炎的儿媳妇、傻儿的老婆、大名鼎鼎的丑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因为与婆婆关系不好,就非常惧怕掌权的姥爷杨骏把自己的后位废了。

所以,就拉拢了两个不服气杨骏的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搞了次政变轻松地就做掉了杨骏。

由于提任为太子老师(太子少傅)的张华庇护,陆机没有受到牵连,只不过是职务调整为“太子洗马”兼“著作郎”(相当于太子府的秘书长兼朝廷办公厅秘书)。

这次变动,也迎来了陆机出仕事晋之后的第一个人生小高峰。

因为,陆机因为这次职务调整结识了权贵贾谧。

贾谧不仅是个号称与西汉文学家贾谊齐名的文化人,而且是西晋国家图书馆馆长(秘书监)。

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当家人贾南风的娘家侄儿。

所以,当时有一大批文化青年都想攀附贾谧。陆机也不例外。

只不过贾谧挑挑拣拣之后,就留下了24个人,号称“金谷二十四友”的文学社团。陆机和弟弟陆云都是社团里的绝对主力。

虽然朝局里正在腥风血雨,但这时候的陆机是幸福的,也是得意的和幸运的。

因为恩师张华和团长贾谧在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相继被诛杀之后,都逐渐成了朝廷的重臣。

有了这两大靠山,陆机自然是连续进步。

他不但借此又结识了吴王司马晏、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而且还担任了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相当于文武兼顾的警备司令),并随着吴王司马晏衣锦还乡扬眉吐气了一把。

我陆机是谁?名将之后啊!老陆家又崛起啦!父辈的旗帜又飘扬啦!

04

宦海漂浮

外放地方几年之后,陆机又调回朝廷任职。可能是张华和贾谧都更看好陆机的文艺才能,所以陆机只是做了个文化官员(殿中郎)。

所以,这个时期的陆机在个人文学、书法创作上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然而,时局很快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太子司马遹的逐渐年长,皇后贾南风(非亲妈)感到了威胁。为了长期把持权力,她狠心设计陷害并谋杀了太子。

可是,这么一胡搞,野心勃勃的赵王司马伦终于不甘心了。

他联络齐王司马冏以及一批太子的忠属,也轻松搞了个政变就做掉了贾南风。

接着,赵王司马伦又除掉了淮南王司马允和权贵贾谧、重臣张华等,成为了西晋的新当家掌权人。

当然,西晋名义上的主人还是傻儿皇帝司马衷。两大靠山都倒了,大家都以为陆机这下子也该完了。

可诡异的是,陆机却被司马伦提拔为幕府相国参军(相当于大军区参谋长),并被傻儿皇帝封为三等爵位“关中侯”。

看起来陆机还真是为司马伦的政变发挥了不少作用。史称其“参与诛讨贾谧有功”。

难道陆机是打入贾谧集团的密特“余则成”吗?也许真是。

因为这一点,后世人对陆机的人品有些微词。但想到陆机出仕事晋的初心倒也不难理解了。跟着司马伦混的陆机很快有多了个职务——中书郎。

这中书郎是干啥的?西晋的中书郎主要负责修编国史。

因为司马伦这时候想直接推倒傻儿皇帝自己亲自上,届时好让陆机来个妙笔生花。

可是(又是可是),还没等陆机回乡祭祖炫耀(其祖父、父亲都是侯爵),西晋政局再变。

因为这次不服气司马伦的一下子跳出来三个: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个王打一个王,赵王司马伦很快OVER了。

接下来,就是“分果果”、“算秋账”。“果果”中最大的一份自然归齐王司马冏——辅政王。“秋账”中自然跑不掉带着点伪军味儿的“关中侯”陆机。

大权在手的司马冏毫不犹豫的要以“协助谋反罪”砍陆机的头。

可是(又是可是),关键时候,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联名力保陆机。

吴王司马晏和陆机曾经合作过几年,其弟陆云现又是自己手属下,碍于情谊不得不保;成都王司马颖则是爱惜陆机之才之名,所以拼命力保。司马冏见况,就饶了陆机的小命,但判其充军边疆。

不过,幸运之神悄悄眷顾了陆机。

傻儿皇帝为了感谢司马冏的“平叛”之功而大赦天下,陆机不必服刑获得自由了。

但职务什么的都没有了。那么陆机就此回家吗?陆机不甘心。

以后写书、卖字混日子吗?那陆机还算什么将门之后?

当许多好友劝陆机从此放弃政治投身山水田园时,陆机说:我是陆机,陆逊的孙子、陆抗的儿子。我怎么能够选择放弃呢?我死也不会放弃!

05

流星陨落

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战斗的陆机这一次是毫不犹豫地投靠了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也的确有魄力、有实力。

他立刻把陆机提拔为幕府军事参谋兼平原內史(相当于副部级市长)。

司马颖为什么会这么看重陆机呢?

主要是看上陆机、陆云兄弟的名气和社会影响力以及陆家祖辈的功绩。

因为司马颖在权力斗争中也逐渐增加了野心,想做更大的事儿。说白了,就是也想推到辅政的司马冏和傻儿皇帝司马衷。

机会说来就来。河间王司马颙因为对齐王司马冏的“分果果”行为不爽,便拉拢同样不爽的长沙王司马乂再次联合“平叛”。

为了壮大力量,他们把成都王司马颖也“拉”进了“统一战线”。三王打一王。齐王司马冏很快就OVER。

虽然河间王是这次“革命”的发起人,成都王声望最高,但胜利果实却归了扮猪吃象的长沙王。

论功劳,长沙王亲自斩杀了齐王;论实力,手下的枪杆子最壮。

河间王郁闷不已,成都王不动声色,长沙王暗自警惕。

三个王各怀心思,傻儿皇帝倒是傻得快乐。平静了不久之后,河间王、成都王二王联手开始对付起长沙王。

陆机因为有父辈的荣耀和光环照耀,被司马颖寄予厚望。

司马颖先是封陆机后将军、大都督,统兵20万,然后又许愿说:陆君啊,你只要这次能成功干掉司马乂,我保你晋封为公爵。

陆机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公爵是什么?仅次于王的爵位啊。爷爷、爸爸奋斗了一生才封了侯爵,我陆机有望超越父辈啦!但陆机还没有头脑发昏。

于是他说:大王啊,您这样子安排似乎不妥吧?

司马颖道:有何不妥?你老陆家尽是人才。我信你!

陆机不再犹豫。他一拍胸脯说:只要您信我,一切就ou了!

可是,战争真的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比起陆逊、陆抗,陆机其实在政治能力上差的很远。

有人就议论说:你陆机本是前朝遗臣,属于是半道上才加入西晋司马家族革命道路的后来者。论资排辈的话,你陆机算老几啊!你陆机的爷爷、爸爸是牛X。可他们牛X的时代已经“俱往矣”了,风流人物在今朝呀。

你陆机不就是会写几首诗吗,会领军吗?

可惜,这些议论陆机没有听到。即使听到了,陆机也不以为然。于是,麻烦和问题就来了。

先是将帅不和。手下两名主力大将王粹、向秀在嫉妒和不忿之下,对陆机阳奉阴违。

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下面的军长、师长也跟着不听号令,并酿出了一次军事失败。

接着,将相不和。司马颖最宠信的文臣卢志在不忿和嫉妒之下,连续对陆机恶语中伤。

这样做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司马颖对陆机的忠诚逐渐有了疑心。

再接着,小人作梗。

宦官孟玖因为弟弟死于陆机的那次失败的军事行动,所以迁怒于陆机进而借机在司马颖面前天天打陆机的“小报告”。

其实,陆机如果在政治上能够聪明一些,这些问题和麻烦还是都能够解决的。

即便是暂时解决不了,只要能把军事才能发挥出来一举干掉司马乂,也能赢得司马颖的信任。

可是,由于陆机在政治上的苍白能力和军事上的无能表现,他毫无悬念的失败了。大败!

在与长沙王司马乂的“鹿苑之战”里,陆机不但没有缔造出“夷陵之战”的经典战役,而且是非常耻辱的损兵折将一败千里。

《晋书·陆机传》记载:长沙王与(陆)机战于鹿苑,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者如积焉,水为之不流。

胜败本为兵家常事。但陆机领衔的这场失败却不是“兵家常事”而是“政治事件”。

这就麻烦了。因为这场战争失败不在军事上的原因,而是划上了谋反的理由。

于是,之前在司马颖耳内的那些对陆机种种不利的流言都变成了“事实”。

是呀,三代为将,名门之后,怎么会如此战败!?定是与长沙王达成了协议!谋反!一定是谋反!

司马颖震怒之后,立刻下令抓捕陆机。

入狱之后的陆机可能想到了很遥远的一副画面:公元前208年十月,大秦帝国的原丞相李斯被押到刑场。

临刑前,李斯望着同在刑场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复得乎!”(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块出去,到老家上蔡东门去追猎野兔,怎么能够做到呢?)

已经做不到了。因为几分钟之后,李斯和他的三族家属纷纷被砍成两段。

争辩和哀求都是无力的。

终于,在公元303年的冬月,司马颖麾下的原河北战区司令员陆机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陆机望着同在刑场的家人说:“欲闻华亭鹤唳,岂可复得乎?”(我还想在吴都华亭抚琴听鹤鸣,但还能听到吗?)肯定听不到了。因为几分钟之后,陆机和他的三族家属全部人头落地。

受此牵连,不久之后,其弟弟陆云一家也身首异处。天下再无陆平原。

几百年后,自诩是老子李耳后裔的李世民在读房玄龄所撰的《晋书》时,对陆机的遭遇感叹道:为将三代,道家所忌。

老李说这话有没有一点道理呢?

在陆机之前,为将三代的有大秦的蒙敖、蒙武、蒙恬,王翦、王贲、王离;大汉的李广、李当户、李陵。这些人,到了第三代确实都没有好下场。

其实,老李说的这话涉嫌抄袭。因为最早写出这话的应该是司马迁。

“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不过,谦虚的司马迁把这句话放到了一个“吃瓜”群众的口里说了出来。

看起来,群众的智慧还是最高啊。

注释①:

陆机《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