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宋国史话二:一场惨烈的防御战,战后武公只用一个门来犒赏功臣

由 慕容亦凝 发布于 经典

宋国,又是一个在下许久没有提到的诸侯国,上一次“宋国史话”还要追溯到周厉王时代。当时的宋国虽然发生了一起弑君夺位事件,由宋厉公弑杀了叔叔宋炀公。但是因为这次弑君属于愍公这支血脉夺回了本就属于他们的爵位,夺位后厉公和兄长弗父何(孔子的先祖)又通力合作将宋国恢复稳定,所以宋国并没因此掀起太大的波澜。随后,周王室经历了宣王、幽王,再到平王的起起伏伏,宋国却并没受到太大影响,平静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咱们也就减少了对他的关注度。

孔子的先祖——弗父何

然而,宋国这样平静的生活也不是永久的,在维持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后,一场外族的入侵,打破了宋人的安宁。即在宋武公理政期间,长狄人的一个分支鄋瞒国(在今山东高青县一带)入侵到了宋国境内,爆发了一场十分惨烈的攻防战。当然,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会知道,鄋瞒国的这次入侵发生的时间应该比较早,因为宋武公于平王二十三年便离世了,所以宋国抵御长狄大军最晚不会超过这个时间点。只不过,记载了此次交战的史书《史记》和《左传》都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即没说出具体是宋武公多少年),并且当时咱们的关注重心又都在晋、秦、郑、鲁、卫等大国的各种纷争当中,便把这次事件拖到了现在才讲。

但是,各位不用担心,虽然宋国遭遇的这次入侵被滞后讲述了,却并不会对当时的时局产生影响。再加上下一篇文章鄙人仍要继续留在宋国,要说一说宋武公两位儿子的故事,所以这篇“宋国史话”的滞后,反倒让宋国的故事可以连贯起来,没准更便于大家记住宋国的历史。好了,闲话也不多说了,咱们马上开始今天的故事,先来给各位介绍一下交战双方的情况。

入侵的一方鄋瞒国,长狄人的一支,在《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中对其有这样的注释:“鄋瞒,狄国名,防风之后,漆姓”。不知各位从这个注释中能看出什么,反正在下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鄋瞒国人至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身材高大。因为,“防风”一词就是在下此前讲大禹“会稽会盟”时提到过的“防风氏”一族,他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巨人族。所以,如此一个身体上有着明显优势的外敌来攻打宋国,宋国面临的压力可见是巨大的。

《春秋左传正义》中对“鄋瞒”的注释

防御的一方宋国在位国君宋武公,姓子、氏宋、名司空。他的祖父宋哀公比较“倒霉”,刚刚继承国君之位,同一年就驾鹤西去不得不传位给了宋戴公(即武公的父亲)。而宋戴公从他“戴”这个谥号来看,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爱护百姓,受到人民爱戴的仁德君主。并且,在一些史料中还曾提到过,宋戴公得谥还有些与众不同,并不是宋国后人追尊给他的,而是天子周平王特意赐的谥号,可见戴公的“爱民好治”在整个王朝内都是出了名的。也正因如此,宋国在武公继位前就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国力也得到了提升,哪怕此时遇到了强敌,应该也可以一战。

宋武公像

另外在下还要对防御一方补充说明的两点:其一,宋国和鲁国一直有姻亲关系,例如宋武公生有一女,就嫁给了鲁惠公,即咱们此前“鲁国史话”中提到的那位续弦夫人仲子,相信有了这层关系,宋国真遇到大麻烦时,鲁国应该会赶来救援的。其二,就是宋国这次统兵的将领司徒皇父,他姓子、名充石、字皇父,司徒乃是他的官职。司徒皇父其人也是宋戴公的儿子,即宋武公的亲兄弟。有了这层关系,他在战场上必定会奋力拼杀,因为自己的国家灭亡了,他作为同族之人下场也不会太好。所以,司徒皇父统兵只有战胜了鄋瞒人,才能保全宋国,保全自己一族。

可从双方实力简介来看,虽然鄋瞒一方士兵身体优势明显,又是比较凶悍的长狄人(注:长狄人一直是周朝北方河南、山东一带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不仅仅这次入侵过宋国,日后还敢跟齐国叫板,足见其凶悍)。但是,宋国毕竟经历了戴公时期的稳定发展,实力也不会太弱。为何鄋瞒人选择宋武公时发动侵袭?莫非宋武公比较昏庸,让宋国出现了内部危机,让鄋瞒人发现后来偷袭吗?

长狄(鄋瞒)与宋国位置示意图

其实,宋武公非但不是一位昏庸的国君,还是一位比较强势宋公。从他“武”这个谥号就可以看出,他不但不怕对外作战,甚至还在战斗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成绩。然而,正是因为武公的强势,一改戴公时对鄋瞒示弱、交好的态度(宋戴公时有些像日后汉朝文景时期的状态,虽然国力得到提升,也相对比较强盛,但仍要跟外族和亲、纳贡),引起了鄋瞒人的不满。所以,鄋瞒人为了不失去本来享有的那些财富,决定攻打宋国,教训一下这位“不识趣”的宋武公。

那宋武公面对外敌该如何应对呢?宋国对鄋瞒这场防御战到底战况如何?司徒皇父有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国家?作者在前面曾提到过“惨烈”一词,那这场战斗到底有多惨烈呢?我这就根据史书的记载,给大家闲叙一番。据《左传·文公十一年》所记:

说的就是鄋瞒国气势汹汹地来袭,并没有让宋武公感到慌张,他立刻任命自己的弟弟司徒皇父领兵出征,来抵御狄人的入侵。而司徒皇父也真是尽心尽力,除了亲自坐上战车去了前线,还带上了两个儿子公子谷甥和司寇牛父也一同上了战场。这父子三人同乘一辆战车,皇父充石为指挥,公子谷甥为车右,司寇牛父为驷乘(古代战车一般为三人乘坐,而第四个乘坐的人被称为“驷乘”),再加上驾车的车夫耏班,足见这辆“指挥车”体量有多大,防备有多齐全了。

常规乘坐3人的古代战车

宋国军队正是在皇父充石这样有决心的统帅带领下,与外敌鄋瞒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最终在长丘一带彻底击溃了狄人,还俘虏了对方的首领缘斯,可谓是大获全胜。但是,就算宋军取得了这样的战果,依然不能掩盖本方的重大损失。从“指挥车”上四位成员仅有司徒皇父、车夫耏班幸存,两位公子全部牺牲的结果中就能看出,这场防御战是有多惨烈,宋国一方损失有多惨重了。

不过,损失再惨重,宋国终究还是取胜了。这胜利除了应当归功于武公的英明决断,司徒皇父父子的敢于牺牲,以及宋朝将士们的英勇杀敌以外,各位可别忘了那位与司徒皇父父子同在一辆车上的车夫耏班。正因为耏班的卓越表现,驾驶着“指挥车”左突右冲,才使得宋国的全军统帅司徒皇父能够在战场上从容指挥,还让他能在这样惨烈的战斗中最终得以幸存。只不过“指挥车”的目标实在是太明显,任凭耏班再有本领,也不能让其毫发无损,所以两位公子谷甥和牛父的牺牲,也真是一种遗憾了。

司徒皇父的两个儿子全部牺牲在战场上

那耏班这位既有大功,又略有遗憾的功臣会得到奖励吗?相信以宋武公的英明,一定会对其进行赏赐的。可是,从《左传》的后续记载来看,宋武公给予耏班的这份奖励实在是有些奇特。耏班从武公那里没有得到金银珠宝,也没获得华屋美服,反而得到的是一个门,您说这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那宋武公为什么只赏赐给耏班一个门呢?难道他还是很介意两个侄儿的牺牲吗?

其实,武公赏给耏班的这个门并不是一般家庭中用的房门,而是一座城门,并且他还特意将此门改名为“耏门”,让所有宋国百姓都知道这项重要的封赏。那武公赏给耏班这么一座城门有什么用?莫非这门能生出钱来吗?您别说,这城门还真能生出钱来,并且还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左传》记载:“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其中的“使食其征”就是这源源不断的财富。因为,无论人们是从城外拉着商品进入城内兜售,还是城内的人拉货到其他地区贩卖,只要是有人拉着大宗货物经过城门时,都要向守门的官员缴纳“城门税”。这些“城门税”本来都是要上缴国库的,但武公特意将其中一座城门的税收永久地赐给耏班,足见国君对他的认可。

《左传》中宋武公赏耏班一座城门记载

这就是宋武公时期,宋国经历的一次大规模的外族入侵。虽然,这场战斗过程十分惨烈,但结果还是比较好的,宋国保住了自己的疆土和尊严,功臣耏班也得到了应有的奖励。只可惜宋武公自身寿命稍微有些短暂,在位仅仅十八年便溘然离世,权力随之交接给他的儿子宋力手中,史称宋宣公。那宣公继位后又发生了什么?作者刚刚也提到下次要讲到武公两位儿子的故事,这又是什么呢?咱们下次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