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兆鹏是《白鹿原》最大的败笔,白嘉轩最为典型
#白鹿原#
白鹿原那一片天空,象征着一个封建大家庭,里面充满了压迫,男尊女卑,不平等的概念。虽然《白鹿原》中大部分人的结局都不堪入目,却有一个人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挺起来他那笔直的脊梁。这个人他并不是成为县长的白孝文,更加不是抗日牺牲的鹿兆鹏,而是一直代表着封建礼教的白嘉轩。
白嘉轩,这是一个娶过七房老婆,死了六个,曾经被传说克妻的男人,但是却凭借着自家的家规而成为了白鹿原上真正的赢家。因为仙草的到来,打破了他克妻的谣言,并且顺利地为他生下下三男一女。他一生都不愿意让别人笑话,当然了,打破了克妻谣言的他,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话了。
01
他一生光明磊落,身为家族的领导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就算是他的亲生儿子与田小娥胡搅蛮缠,他也严惩不贷,这大概就是黑娃总是说他腰板挺得太直,让人看了害怕的原因吧。到现在为止,我们完全可以看到白嘉轩的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不能羞了祖先,不能愧对后辈。
白孝文早期是个孝子,他对白嘉轩言听计从,从不质疑他。因为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封建宗法时代,父权制的威慑使他在接受四书五经时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真实需要。他可以服从白嘉轩的要求,举止得体,不多走几步,不走错一步。
时光溯洄者说,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成长,白孝文按照白嘉轩的计划,自私地切断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船和自己独特的驾驶路线,当人们过度干预和控制时,这艘船就会变成一座看不见的监狱。
后来,他愿意低头承认自己被田小娥迷住了。他主动与白嘉轩和好,目的是为了能回到白家祠堂。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只有回归祖宗,才能升官发财。
他的人物形象开始扭曲。国民党垮台的时候,他杀死了帮助过他的张团长,并出卖儿时玩伴鹿兆鹏,以获得县长的职位。我们发现了他的所有行为都很恶心。因为当没有什么可珍惜的时候,你只能找到自己的面子,需要别人的仰望来支持你敏感的自尊。这样的人,结局恰巧是我们所不希望的,脱离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他更多是代表了反叛,而背叛却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02
相对于他们两个而言,鹿兆鹏这一人物形象就不是特别的立体了。大多数读者读完《白鹿原》,想到鹿兆鹏,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鹿兆鹏的这一形象贯穿全书,没有任何变化。我们会发现很多读者不喜欢鹿兆鹏,说他恶心。让我们回忆一下鹿兆鹏做了什么,我们就能理解读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鹿兆鹏反对包办婚姻,到了非人的地步,最终害死了无辜的秋月。在白鹿原,鹿兆鹏太激进了,并且他失败后抛弃了其他的兄弟们;鹿兆鹏的祖父被黑娃杀死,但他还是和黑娃称兄道弟,原因竟然为了吸引黑娃进入革命队伍;白灵调离后,鹿兆鹏也不去见她一面;计划在滋水县的保安起义后,他就失踪了;他杀害了黑娃,偷走了他所认为的胜利。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情节并没有使鹿兆鹏的形象发生一点变化,反复地龟裂和渲染。从文学的角度看,像他人物应该是平和上升的。鹿兆鹏是《白鹿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却形象尚未确立。这难道不是《白鹿原》的失败吗?这也是这个角色本身的失败,而这个扁平化的角色的结局似乎也是可以想象的,死在抗日前线是他最好的归宿。
03
我们接着来看白嘉轩,白嘉轩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后期虽然是越来越衰落了。这个衰落,体现在他腰上被黑娃打了一棒,腰被打断了,所以他笔直的腰杆终于弯下来了。腰杆始终挺得那么直,本身是一个象征,也是白嘉轩坚守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个象征。
白嘉轩的形象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体现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中,他弯腰驼背,而且还瞎了一只眼,所以他戴了一个墨镜,把一只眼睛遮起来。这一行为难道仅仅是因为丑陋吗?似乎也代表着传统礼教的不正视。这恰恰反映了《白鹿原》中那不平等的社会。即使白嘉轩是挺起他的脊梁,他的结局也不会出现喜剧的东西。
陈忠实先生创作《白鹿原》中白嘉轩的角色,这本身就是一种寓意,这是传统文化自身面临的一种困境。白嘉轩无法承担振兴传统文化的责任。陈忠实质疑传统文化能否支撑中国社会进入现代。所以,他才给了白嘉轩这样一个结局,白嘉轩的腰杆最终还是弯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