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

由 廉拥军 发布于 经典

《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

李晓伟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爆发的最大一次农民起义。

当时的皇帝宋徽宗昏庸无道,为了满足个人爱好,而设立了“花石纲”,到处搜集奇花异石,使百姓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在最大的花石产地,百姓生活更加艰难,无法维持生计的人只好加入绿林起义。

于是,方腊趁发起了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沉重地打击了北宋的统治阶级。方腊生活在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北宋末年。

宋徽宗和他宠信的“六贼”大肆欺压百姓,人们生活苦不堪言。宋徽宗有收集奇花异石的爱好,为了搜集全国各地的奇花异石,摆放在宫殿林苑里方便自己欣赏,他特地在苏州设立了“应奉局”,让朱勔负责,把东南一带珍贵稀奇的花石竹木通过水运送到京城汴梁,运输的船队称为“花石纲”,一纲有十只船。

为了满足他的这个爱好,百姓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点是花石产地和运输船队途经地区的百姓们,他们承受着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渐渐家徒四壁,加上连续几年粮食收成不好,他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这一时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终于导致了方腊起义的爆发。方腊是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的一个漆园主,青溪盛产花石竹木,因此经常受到应奉局的骚扰,百姓负担非常沉重,方腊家也未能幸免,常常被勒索,“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方腊对那些气焰嚣张的官僚恨之入骨,当地百姓的生活困境他也看在眼里,终于,他决定召集不愿继续忍受的人们,发动起义。

方腊借“摩尼教”的名义把群众组织了起来。摩尼教是一个叫摩尼的波斯人创立的,唐朝时传入中国。摩尼教提倡光明以斗争的形式击败黑暗。相信“世法平等,无有高下”,于是,摩尼教很快团结了大量百姓,成为民间的秘密组织。

公元112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摩尼教的一次聚会在方腊的漆园里进行。方腊在会上慷慨激昂地抨击北宋政府的罪恶:“百姓们天天劳作,却吃不上一口饱饭,财产被官府抢得精光。有一点怨言就会被砍头。你们还能继续忍受吗?”

一时间,群情激愤,大伙难掩心中的仇恨,齐声说道:“我们决不能再忍受!”方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我们东南一带的百姓已经深受剥削之苦,现在揭竿而起肯定会有很多响应者。我们占领江南后就可以自治,轻徭薄赋,再花十年时间去统一天下!”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漆园誓师”。

果然,方腊的号令一出,响应者众多,青溪远近有上万个农民加入其中,就这样,一场如火如荼的方腊起义开始了。起义军发展迅速,不久,方腊正式称帝,宣布成立农民政权,定“永乐”(明成祖朱棣也是以“永乐”为年号)为年号。方腊也获得了“圣公”的尊称。

请注意,凡是参加方腊起义军者,皆为摩尼教(后称为明教)信徒,不许食用荤腥!摩尼教吸收了不少佛教的教义,是不许吃荤的!每日只吃蔬菜,素食果腹!

方腊的起义军扎着各种颜色的头巾,设立六等将帅,对青溪各州县发动了进攻。不久,他们攻下了万年镇,占领青溪县城西北部的这个小镇,意味着义军取得了攻打青溪的绝对优势。

不久,县城也被他们占领了。旗开得胜让起义军士气高涨,趁着这个好势头,方腊又率领起义军从县城打到了州城,睦州(今杭州一带)成为被他们占领的第一座州城,辖区内的各县城也相继落入起义军之手。

随后起义军主力顺利攻下西面的歙州(今浙江江西交界处),接着又迅速东进,拿下了杭州城。起义形势迅猛发展,其他地方的百度也纷纷响应,东南一带很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起义军非常受百姓的欢迎。他们每攻占一个地方,就杀掉为恶的官员,平分财物,援助当地生活困难的农民。此外,起义军严格遵守纪律,和百姓保持统一立场,没有君臣等级之分,钱财方面“不分你我”,因而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起义军每次离开一个地方,当地的百姓都很不舍。浙江桐乡县的乌镇有一座“哭送亭”,据说当时百姓就是在这里哭别起义军的。起义军成绩斐然,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占领了睦州、歙州、杭州、处州、婺州和衢州,共计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起义军的迅猛发展终于让徽宗感到了威胁。他任命童贯为统帅,派出十五万大军去镇压起义。

当时,方腊正在杭州督战,准备实施刚刚定下来的“尽下东南郡县”的计划,他安排方七佛带兵攻占秀州(今浙江嘉兴),准备从那里继续北上攻打金陵。但童贯的军队抢先赶到了秀州。方七佛在秀州城外攻打了很久,无功而返。

之后,起义军扛不住宋军的大规模镇压,节节败退,被迫退到青溪帮源洞,两军展开决战。方腊因叛徒出卖而落到了宋军手里,被押解至东京汴梁后英勇就义。余下的起义军继续抵抗,坚持到第二年春天才被彻底镇压。

方腊带领起义军占领了六州五十二县,在东南大扬威名,狠狠地打击了北宋统治阶级,使北宋的统治土崩瓦解。后来,被这股巨大力量所震慑的宋徽宗撤掉了应奉局,朱勔的官职也被罢免了。

世人一直缅怀方腊这位优秀的农民起义领袖,把他严守的最后一块阵地帮源洞改名为“方腊洞”,至今浙江、安徽省一带还有方腊庙等纪念他的建筑。方腊起义与宋江起义是同时发生的,它的规模和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宋江起义。但是,人们却只记住了山东水泊梁山的宋江起义,还认为方腊起义是被宋江平定的。

由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施耐庵的七十回《水浒传》的基础上,又续上了后三十回,又增加了宋江征方腊的故事,来了一个狗尾续貂,画蛇添足。极具忠君思想的罗先生,把《水浒传》改成了《三国演义》的模式,即顺天、护国、忠君、爱民。同时也把农民革命领袖宋江,写成了革命的叛徒,维护封建反动统治阶级的忠实走狗,绝对的狗奴才形象。不但背叛了革命,还帮助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进行残酷的镇压,用农民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乌纱帽和官服。

关于方腊是被谁擒住的,《水浒传》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武松派”,一派是“鲁智深”派。武松的崇拜者说是武松单臂擒方腊,将方腊生擒活捉。

据说,武松在与方腊的打斗中,不幸被方腊砍掉了左臂。

武松大叫一声:“拿命来!”然后,扔掉了手里的刀,使出少林武功将方腊生擒。于是,民间就有了“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故事。

鲁智深的崇拜者(以罗贯中为代表)则认为是鲁智深擒住的方腊。却说方腊见自己大势已去,慌忙逃走。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将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正是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捉住了方腊之后,随即将他押往宋江大军处。

据说这天夜里,鲁智深与梁山诸将都在六和寺安歇。鲁智深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以为敌军杀来,于是拿起禅杖,便要冲出去厮杀!众僧忙问何故?鲁智深说听见敌军向这里杀来。众僧都笑将起来:“师父错听了!不是敌军杀来,而是钱塘江潮信响。

鲁智深问道:“怎地唤做潮信响?”众僧推开窗户,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背时刻。因不失信,谓之潮信。”鲁智深说道:“智真长老曾嘱咐洒家,‘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如此合当圆寂。”

于是,鲁智深换了一身御赐的僧衣,又向寺内众僧讨来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然后坐在禅椅上,左脚搭住右脚,自然天性腾空。

看看,为了捉住方腊,我们的梁山第一好汉,居然付出了生命代价。当然,这些都是《水浒传》的描述。都是罗贯中根据《大宋宣和遗事》的零星记载,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与正史无关。而正史上记载的很清楚,方腊是被韩世忠擒住的。

文章完

作者简介:

李晓伟,男,汉族。1982年6月22日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人,出生地,建三江管局。1998年,因理科成绩不好,遂辍学。仅为初中学历。于是开始自学之路。苦于受学历限制,现在尚未找到理想的工作。爱好有两个,一是美术(写意人物),二是历史(以研究帝王的政治、军事为主。不做任何考古之类!)。暂为成吉思汗平台特约作者,曾在各微信平台里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有数篇文章登上了百度,及搜狐网、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网站。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