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此地200万人口宣布独立建国, 自制文字, 被世界最强军队灭国
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并未像汉朝、唐朝那样,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北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局促的统一的中原王朝,南宋的版图比北宋还要小,南宋是一个偏安东南一隅的王朝,在两宋时期,与宋王朝对立的政权有辽、金、西夏、大理、西辽、元等等,今天我们要重点讲的就是与北宋王朝对立的西夏政权。
西夏的正式国号其实是夏、大夏,而非西夏,如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一样,自称是汉,而非蜀汉,因西夏政权位于我国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中原的西北方向,为了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夏朝、大夏相区分,史称“西夏”。
西夏兴庆府的大致位置
西夏政权是由党项人建立的,党项人是羌族的一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人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党项人原来居住于松潘高原一带(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为中心的区域),唐高宗年间,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吐蕃政权崛起,后来,吐蕃政权控制了青海湖周边地区,并占据了河西走廊,党项人被迫迁徙至陕北一带居住,从此,党项人的根据地由四川一带转移至黄河中上游地区,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率领军队进入关中地区,参与平定黄巢之乱,屡建战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领有银州、夏州、绥州、宥州与静州等地,与此同时,李思恭也晋升为夏国公,在唐朝后期,夏州节度使实际上是位于陕北地区的一个藩镇。
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陷入混乱的状态,夏州节度使先后向北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臣,仍然维持与中原地区的君臣关系,而不敢贸然自立,后唐时期,唐明宗曾一度想削掉夏州节度使,但由于夏州节度使李彝超成功击退了后唐的军队而未获成功。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向赵匡胤称臣,并与宋朝组建同盟关系,共同对付北汉,后来,宋朝平定了位于南方的各割据政权,完成了局部统一,于是就有意削掉夏州节度使,希望把夏州节度使所管辖的夏州、银州等地纳入版图,宋廷迫使李继捧交出其所辖之地,当宋朝收复夏州的愿望即将实现之时,却遭到了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的顽强抵抗,李继迁率领部族逃往夏州以北的地方,起兵反宋,势力日益强大,据有银、夏等地,李继迁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以求自保,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辽圣宗册封他为夏国王,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在据有夏州、银州等地之后,又将势力范围扩张至河西地区,还攻下了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并改灵州为西平府,宋朝对李继迁围追堵截的策略宣告失败,至宋真宗时,转而默认了其割据一方的地位,任命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
西夏武士
李继迁死后,由其子李德明继位,夏景宗(李元昊)时,李继迁被追尊为夏太祖,李德明则被追尊为夏太宗,但是,在李继迁、李德明当政期间,夏州节度使并未正式立国。
李德明在位期间,表面上同时臣服于宋、辽两大政权,但仍然继续向西发展势力范围,攻占了甘州(今甘肃张掖市)、瓜州(今甘肃瓜州县)等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与此同时,李德明还营建了灵州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和灵州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县)的城防设施,怀远镇后来成为了西夏的东京兴庆府,西平府后来成为了西夏的西京西平府。
河西走廊的大致位置
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德明的长子李元昊继位,李元昊继位以后,西夏的疆域东到黄河,西至玉门关,北达大漠,南抵萧关,面积约为70多万平方公里,其所辖范围内,人口大约为200多万。
李元昊在位期间,不再满足于向宋、辽称臣,而决意走向独立建国的道路,为此还特意恢复了党项族的旧俗,颁布秃发令,以示西夏风俗与中原地区的区别,李元昊还命令野利仁荣仿照汉字创制了西夏文,西夏文在西夏被称为“国书”,是西夏政权内部的官方文字。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是为夏景宗,建国号为大夏,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以兴庆府为东京,西平府为西京。
在李元昊当政期间,西夏虽然有意恢复党项旧俗,但在典章制度上仍然学习宋朝,积极走向汉化。
西夏时期的壁画
李元昊称帝以后,自然不会获得宋朝和辽朝的认可,但是,李元昊非常霸气,不待宋、辽派兵来征伐,自己主动与宋、辽开战,先后与宋朝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地,展开大战,宋军败绩,宋军虽然在军事上一败涂地,然而,因常年的战争,西夏也开始国力不支,境内反战情绪高涨,李元昊不得不向宋廷请和称臣,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夏达成和议,西夏向宋朝称臣,但宋朝每年需要赐给西夏白银7万2000两,绢15万3000匹,茶3万斤,宋朝虽然表面上获得了优势地位,但实际上却被迫每年付给西夏很多财物,加重了自身的财政负担。
宋、夏和议达成之后,西夏与辽朝又展开了大战,公元1044年,辽兴宗率90万大军,渡过黄河,征伐西夏,辽军长驱直入,但是,李元昊采取了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策略,待辽军疲劳之际,李元昊展开反击,辽军大败,辽兴宗差点儿被俘虏,仅以数骑突围。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李元昊死,其子李谅祚继位,是为夏毅宗,但夏毅宗继位之时,只有一岁,由母后摄政,辽兴宗认为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于是在1049年,兵分三路攻打西夏,经过几次战斗,辽军取得胜利,俘虏了李谅祚的嫡母及其臣属,西夏被迫向辽称臣,辽也无力攻破西夏,双方和好。
西夏壁画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至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西夏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立国长达180多年的时间,期间虽有臣服于宋、辽、但宋、辽从未在西夏境内进行过实质性的统治,南宋时期,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虽然强盛一时,但也未能将西夏纳入其版图,在这180多年的时间里,西夏正是利用中原地区混乱的形势,采取灵活的攻防策略,时而臣服于宋,时而臣服于辽、金,并占据境内的有利地形,取得自立地位,直至蒙古帝国崛起之后,成吉思汗才率领军队攻灭了西夏政权,而蒙古军队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横扫亚欧大陆,三次西征,远征至欧洲的匈牙利、波兰等地。
元、明、清时期,原来西夏政权所统治的范围,相继被中央王朝设置行省、府、州、县加以管辖,党项族后来也逐渐消失,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
《三国演义》里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话语,北宋、西夏、辽可以看作是一次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西夏政权在西北一隅建国180多年,时至今日,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连西夏文也变得难以辨认,西夏政权从建立到覆灭,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道理,统一才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大势之所趋,是人心之所向,而对峙则是暂时的,必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