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如何选择副总统是一个技术活

  这次美国总统选举可谓热闹非凡。虽然民主党这边暂时是希拉里一枝独秀,但共和党那边则冒出了 17 名参选人。可谁都知道最后的赢家只有一个,那这么多人都来参选难道就只是为了给大赢家陪跑的吗?

  当然不是,其实很多人想的是做副总统。而参选则是历练自己,为日后向本党候选人自荐争取政治筹码的重要方式。

  副总统的宪政危机:美国国父们也拎不清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副总统其实就是美国宪政体制下的“储君”,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时刻准备着接替遭遇不幸的总统,接管整个行政机关,确保美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作。而其日常功能就是出席参议院会议,并在投票表决处于僵持状态的时候投下关键一票。

  美国宪法对于副总统的职能和地位描述非常有限。制宪会议时各派都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宪法第一章的讨论上,在有关国会席位分配和国会权力多少的问题上几经反复,结果等要讨论有关行政机关的宪法第二章的时候,各位代表已经没有口水继续了。加上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总统,在各方中意的总统候选人华盛顿本人在场的情况下,就行政机关的细节花太多时间无疑是会被看作对华盛顿本人的不敬。

  (华盛顿在制宪会议)

  回避过多争论的结果就是同属行政机关的副总统落入了宪法的灰色地带。比如宪法规定了总统的弹劾程序,可对副总统却没有提及。如果要弹劾总统,众议院要扮演大陪审团的角色判断是否需要发起诉讼,而参议院则要发挥小陪审团的功能判断总统是否有罪。可副总统也参照这个程序吗?宪法没说。而副总统作为名义上的参议院议长,如果照搬程序会不会出现利益冲突?是否需要增加回避机制?这些潜在的宪法问题仅仅因为至今为止副总统们都循规蹈矩而暂时尚未浮现罢了。

  (比较悲剧的最初两个副总统都没有参加制宪会议,否则可能没这么多事了)

  更有趣的是,不仅在制宪会议上没有讨论,在后续的各州批准程序上,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也没有就副总统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反联邦党人仅仅含糊地认为这个职位“危险”且“毫无必要”,而唯一的理由不过是该职位横跨行政和立法两个机关,存在权力分割不清的问题;回应的联邦党人在文中对此也着墨不多,仅仅指出很多州都有副州长,其职能和副总统类似。可以说,在副总统的问题上,后来人是找不到多少“立宪者原意”的。

  因此美国国父们也拎不清副总统到底是干什么的。第一位副总统亚当斯将这个看作荣誉职位,没有实权,经常给他妻子写信说自己多么无聊;而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则误以为副总统是一个和国会关系更大的职位,因此也就把亚当斯排除在他决策圈子之外。最后亚当斯只好硬着头皮搞起了国会工作,成为历史上投下关键票次数最多的副总统,并且多次就立法程序和政策导向的问题对下面的参议员们训话,这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华盛顿和亚当斯)

  最麻烦的是副总统的选举问题。在 1804 年之前,美国并没有副总统选举,所谓的副总统不过是总统竞选的第二名而已。这在华盛顿两次选举中都没有出现问题,华盛顿次次都是全票,而论资排辈亚当斯也毋庸置疑是第二。可到了亚当斯 1796 年选总统的时候,却出现总统副总统分属不同政党的现象,亚当斯不得不把国会拱手让给自己的政敌杰斐逊,结果自己的政策屡屡在国会受挫。

  (亚当斯和杰斐逊曾经情同基友,后来割席断义)

  而等到 1800 年大选的时候,又出现两位得票最多的候选人票数相同的现象,而根据宪法这个时候就要有众议院投票表决产生新总统。可胜出的两位候选人都是民主共和党的,但当时的众议院却掌握在联邦党手上,这等于是说本党的总统交给外党来裁决。结果众议院连续投票三十多次都难分胜负,最后还是联邦党的汉密尔顿私下说服部分议员转而支持杰斐逊才化解了危机。痛定思痛的杰斐逊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起草了第十二修正案将总统副总统分成两组选举。

  (杰斐逊和伯尔,后者最后欲除前者而后快,起诉伯尔叛国)

  而这不过是副总统引发的众多宪法问题中的头两个而已。

  等到 1841 年,美国终于出现了第一个死在任内的总统威廉·哈里逊,而和他并没有多少交情的副总统约翰·泰勒意外接替他成为美国第十任总统。可宪法上对于副总统接任的表述非常模糊,仅仅一句话:“如果总统因为免职、死亡、辞职或者无能力行使权力和履行责任的情况下,那么权力和责任将移交给副总统”。那么移交之后呢?是立即举行特别选举再选一个总统,还是让副总统做完前总统的任期,宪法对此语焉不详。

  (哈里森总统重病的时候泰勒还在老家,听到去世的消息快马赶到华盛顿接任)

  而这时候新上任的总统的地位和权力范畴到底是怎么样也不清楚,他应该被称为“总统”,“代总统”或“执行总统”谁都不晓得。但就在国会还在拟定泰勒头衔和职权的时候,泰勒本人则强硬表示自己无论是名分上还是事实上都已经成为百分百的美国总统。约翰·泰勒为全世界留下了副总统全权接替前任的重要先例,但在当时他的做法却饱受非议,被本党大佬如小约翰亚当斯和约翰克莱等人所鄙夷。但如果没有他这一先例,老罗斯福恐怕很难得到本党支持从而名正言顺的推行进步主义改革,杜鲁门也很难在二战这一特殊历史时刻顺利接手从而完成反法西斯大业,约翰逊也不敢顶着肯尼迪的名头推动民权法案,而福特则可能没胆量赦免尼克松从而避免美国政坛的继续分裂和清算。

  (接替总统的副总统们)

  不过语焉不详也有好处。今时不比往日,总统率领的联邦政府加军队有数百万人之多,美国也不再是过去偏安一隅的西半球国家,因此副总统作为总统亲密助手的地位就日渐重要起来。宪法连总统的职能都规定的很含糊,副总统的职能就很有弹性了,完全取决于总统和副总统的关系。二战前副总统更多是帮忙拉票的花瓶,但二战后副总统就开始更多的参与政策制订,外交出访等具体事务,尼克松担任副总统的时候曾经制订了颠覆卡斯特罗的猪湾计划,而副总统约翰逊则为肯尼迪的民权法案保驾护航。里根时代的老布什在外交领域几乎是和里根双头领导,关系亲密的克林顿戈尔二人在当选后甚至起草了具体职能的划分,而切尼和拜登则先后被视为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小布什的两场战争以及奥巴马的众多法案背后这二人都是重要推手。一百年多前副总统在选举前几乎和总统没有打过交道的事情在当今已经不存在了。

  (继承者们: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

  如何选择副总统是一个技术活

  早期因为没有专门的副总统选举,总统也就没有办法通过挑选竞选搭档的方式来选择自己中意的副总统候选人。华盛顿将亚当斯排除在决策圈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亚当斯并非华盛顿亲信,而华盛顿的内阁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和战争部长诺克斯都是其大陆军的部下,都是出生入死的铁杆;而国务卿杰斐逊和法律总顾问(当时尚未有司法部)兰道夫则是华盛顿老家维吉尼亚的两位前州长(兰道夫还曾担任华盛顿的大陆军参谋),彼此共事多年私交甚笃。

  (第一届内阁是没有副总统的)

  相比之下,亚当斯是新英格兰地区的领袖,虽然对华盛顿有知遇之恩(华盛顿的大陆军司令就是亚当斯提名的),但两人共事并不融洽。而这个问题在亚当斯治下被放大,他和杰斐逊从挚友转为政敌的转变恰恰发生在两人分别担任正副总统期间。而杰斐逊 - 伯尔事件则让后来的总统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忠心的竞选搭档有多么重要。因此,副总统候选人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能和总统合得来,并且对总统忠心耿耿。

  (亚当斯在大陆会议上提名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不过总统身边通常不缺忠心能干的小伙伴,要脱颖而出成为副总统,就得有能力为总统带来选票。再受欢迎的总统总有自己影响力无法覆盖的地区或者人群,这时候就需要副总统来填补空白。比如杰斐逊的基本盘在南部,但他无论如何都拿不到新英格兰地区的选票,因此如果能拿下摇摆州纽约的选票就可以确保其当选。这也是为什么杰斐逊的两个副总统亚伦·伯尔和乔治·克林顿都是在纽约州根深叶茂的政治世家出身,曾分别担任过纽约州国会参议员和州长。同样的,林肯找上安德鲁·约翰逊是因为他是仅有的几个没有叛逃邦联的南方参议员,找他搭档可以体现国家团结;而肯尼迪找林登·约翰逊也是看中了他背后德克萨斯州和南方势力,从而吸引民主党保守派的选票。

  除了地区,副总统还可以帮忙带来其他特定人群的选票。比如麦凯恩 2008 年选择莎拉·佩林就是为了分流民主党女权主义者的选票,填补希拉里败选的空白。而奥巴马选拜登做竞选搭档则是试图从老年人选票中分一杯羹,并且拉拢人数日益增长的天主教信徒,同时还能稳住爱尔兰裔美国人这一大票仓。很明显奥巴马的选择更胜一筹,因为拜登可以同时吸引多个人群,而莎拉·佩林在女性之外的影响力则很有限。

  (拜登:佩林同志,下次加油)

  有些时候选择某个人做副总统则是为了团结党内其他派系,比如前面提及的肯尼迪 - 约翰逊组合就是自由派民主党和保守派民主党的结合,可以说没有约翰逊肯尼迪肯定会在 1960 年败于尼克松。而福特选择洛克菲勒当副总统也有此考虑,洛克菲勒是典型的新英格兰精英,北方共和党硕果仅存的旗帜人物。罗姆尼 2012 年选择保罗·莱恩也是出于意识形态平衡的考虑,罗姆尼本人是一个中间派的共和党人,而保罗·莱恩则是“自 1900 年以来立场最保守的共和党国会议员”,可以帮罗姆尼拉到茶党的支持。

  排除选民顾虑弥补自身缺陷也是选择副总统的目的之一。比如 2008 年希拉里就曾打过一个“凌晨三点”的政治广告,广告中半夜三点有了突发的国家安全危机,问选民应该如何选择总统来保卫国家让自己能睡个安稳觉,暗示奥巴马缺少处理外交和国家安全问题的经验。因此奥巴马在选择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特意选择了拜登,因为后者长期担任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有着非常丰富的外交国安经验,从而堵住了悠悠之口。

  (凌晨三点的广告)

  而且拜登担任参议员的时间比其竞争对手麦凯恩长了近十年,也提前避免麦凯恩继续用经验问题打压奥巴马。加上 2008 年奥巴马试图把自己打造成华盛顿“圈外人”,那么找一个拜登这样的“圈内人”无疑可以吸引不少老成持重的选民的支持。事实上,拜登在奥巴马内阁可谓非常活跃,扮演奥巴马在国会的联络员,许多事关奥巴马政治遗产的议案都有赖拜登在背后运作。类似组合也有小布什 - 切尼,前者是没有经验的西部牛仔,后者是在华盛顿浸淫四十载的政坛老将。

  当然还有正常向的老少配,比如艾森豪威尔 - 尼克松组合,这里“储君”的意味就更明显了。艾森豪威尔本身功勋卓著,军事外交政治经验都很丰富,而尼克松在被选为竞选搭档的时候不过是刚上任不足两年的新科参议员(39 岁),二战退役后才走进政坛,可以说是彻头彻尾菜鸟一枚。但艾森豪威尔为了避免杜鲁门当年被排除在决策圈外以至于接任后 11 天才知道原子弹计划的情况发生,早早就开始历练尼克松:允许其参加内阁会议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并且在艾本人缺席的时候担任会议主席;还派尼克松出访亚太地区,和亚太各国领导建立密切关系(尼克松对亚太地区的深刻认识一定程度上促成其对中国态度的转变);并且委任众多内政立法事务,并让其积极为其他共和党政客助选。这一系列措施成功的为尼克松在党内外构建了坚实的执政基础,并最终助其在 1968 年卷土重来。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里根 - 老布什组合中,虽然两人年龄差异没有前一对那么大,而且老布什之前从政履历过硬,但里根还是将大量国事出访和国葬等活动交给老布什,这在是老布什的妻子看来“为老布什结识当时和未来的各国领导人创造了机会”,从而能够更好的延续里根的外交政策。而老布什的副总统奎尔也很年轻,上任时仅仅 41 岁,任内走访 41 个国家。

  有意思的是二战后成功的竞选搭档里面,共和党人偏爱老少配(艾克 - 尼克松,里根 - 老布什,老布什 - 奎尔),而民主党候选人则偏爱少老配(杜鲁门 - 巴克利,肯尼迪 - 约翰逊,奥巴马 - 拜登),当然也有平辈携手的(约翰逊 - 汉弗莱,尼克松 - 阿格纽,克林顿 - 戈尔)。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两人的政治履历的互补性。据统计,总统 - 副总统的搭配是各种竞选组合里面最强的,20 世纪以来该组合出现 18 次,胜出 13 次;总统搭配其他人则是次强,历史上 5 次胜出 3 次。但以上两类仅适用于连任选举,总统如果任期已满或放弃竞选,那么副总统或者现任部长则相对有优势,6 次中胜出 3 次(其中两次失败也是惜败);如果没有现任内阁成员出阵,那么州长 - 参议员则是常见的选择,9 次胜出 4 次,并有 3 次是击败现任总统组合;竞选搭档两人都是双行政或者双议员出身的组合的胜率都不乐观,各是 6 次胜出 2 次;其他类型组合则几乎没有成功经历。

  这次会出现什么样的副总统候选人

  回到这次选举,希拉里本人已经是美国近代以来少有的从政经验丰富的总统候选人,其年龄对老年人这一块有足够的吸引力,对女性选民这一块的优势也难以撼动,而多年深耕纽约也让她备受华尔街亲睐。但是她个人形象太精英,出身富裕家庭,就读私立文理学院,耶鲁法学院毕业,要吸引工薪阶层的有一定难度。而且她在黑人中间的吸引力肯定不如奥巴马,甚至不如她丈夫克林顿。加上年龄太大,对年轻人吸引力有限。而她和华尔街过从甚密,让左派人士颇为不满。她过去在外交和军事上的鹰派立场也会导致部分自由派选民放弃对她的支持。

  因此希拉里需要的搭档必须得年轻,其政治立场必须比希拉里更左倾,其个人出身最好得更卑微,方能套用屡试不爽的“美国梦”法宝。如果这人恰好是一个少数族裔,最好是西语裔或非洲裔,则更完美。不过太年轻(40 多岁)则意味着政治事业刚起步,很少有人在这个年龄担任全州级别的要职(如某州国会参议员或州长),恐怕很难给希拉里带来某个特定州的选票。不过考虑到希拉里的朋友遍天下,她的密友在维吉尼亚等摇摆州已经坐上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年轻副总统候选人这方面的欠缺。早在去年,克林顿就代表希拉里和奥巴马内阁的西语裔住建部部长私下见面,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在拉拢后者出马做希拉里的竞选搭档。

  (住建部西语裔小鲜肉卡斯特罗)

  还有某些党内声音要求组成希拉里 - 沃伦的双女将组合。伊莉萨白·沃伦是 2012 年上台的新科参议员,之前是哈佛法学院破产法教授,在金融事务方面可谓权威,而她在监管华尔街方面立场极其强硬,因而深得民主党内左翼的支持,不少民主党人公开支持沃伦挑战希拉里。虽然两人都出身民主党票仓,一个是纽约一个是麻省,且两人都是女性,年纪也差不多(沃伦仅比希拉里小两岁),除了意识形态互补外与上面众多“择偶策略”都不合。

  (两个常青藤学院风法学教授)

  但民主党并非没有出现过这样“反传统”的竞选搭档,而最近的一个恰恰是希拉里丈夫克林顿和戈尔的组合。当年克林顿戈尔两人都出身南方,政策立场都是中左,都是四十多岁,连步入政坛时间都是一样,但这个不被人看好的“小将”组合却意外的把当时结束冷战的老布什组合拉下马,或许如今希拉里 - 沃伦这对“老将”组合也能创造奇迹?

  而且这个组合也符合上面政治履历互补的原则。希拉里是现执政党的前任国务卿,在总统任期已满,副总统很可能不参选的情况下,希拉里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那么部长 - 参议员组合也是这类型组合里面胜率最高的选项,把沃伦拉进自己的阵营至少能稳住民主党极左派,不至于丢了基本盘,加上希拉里本人对中间选民的吸引力,这个组合已经是当下比较好的选择。

  (忆同学少年,克林顿戈尔在 1992)

  至于共和党,现在冒出来的三个都是一任都没干完的新科参议员,只会让人联想起上一个这样履历糟糕的候选人——奥巴马,而奥巴马的“08 奇迹”恐怕难以复制。因此我个人认为能成功获得共和党提名的候选人应该是一位有丰富行政经验的民选政客,几位声望卓著的共和党州长(布什 / 沃克 / 卡西奇)都很有希望,而三位年轻参议员则很可能会成为副总统候选人。

  (共和党三少:卢比奥,保罗,克鲁兹)

  如果杰布·布什出线,那么和他同样出身佛罗里达州的马尔科·卢比奥则没有希望,因此代表自由至上主义派系的兰德·保罗则可能会被选中;如果是别的州长赢得提名,那么出身大州佛罗里达的西语裔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则是非常好的竞选搭档。这种州长 - 参议员组合对于在野党来说也是他们最优解。威斯康星州州长沃克就在采访中几次“开玩笑”的认为卢比奥将是他的心目中的副总统候选人。

  (传说中的梦幻组合:沃克配卢比奥?)

  最后补上一条历史现象:现任总统副总统都不参加竞选的情况自 20 世纪以来仅仅发生三次,分别是 1920 年,1952 年和 2008 年,而三次的输家都是执政党。所以如果这次拜登不出来代表民主党的话,希拉里就算获得民主党提名也选不上。或许这也是最近华盛顿风传拜登要再度出山的原因所在吧。

  (奥巴马政治遗产的真正继承人:拜登)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7430 字。

转载请注明: 知乎日报:如何选择副总统是一个技术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