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故居在哪里 俞樾故居

由 仁连荣 发布于 经典

新闻阁历史事件纵览古今历史,综合重大历史事件,畅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为人知的趣味野史。

清代俞樾

清代俞樾是当时非常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学者。据记载,他的祖先多务农,直至其祖父俞廷镳一代开始成为德清望族,并有谱牒。他的曾孙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是研究红学的专家,开创了“新红学”。他还有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吴昌硕等,都是后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俞樾作品

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废除中医”这一主张,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此论调的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当然,他的这一说法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在研究《皇帝内经》及其他经典医书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废医存药”才是正途,其中的一系列举例论证,可以在他在《废医论》和《医药说》中找到详尽的论述。不过,很多人认为,清代俞樾之所以提出“废医存药”,与他晚年病弱有很大的关系。

清代俞樾在文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将《三侠五义》改为《七侠五义》,在研习了诸多经典后,他将不合理的情节进行删改,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广泛流行性。另外,他提倡经学致用,他一方面尊崇孟子的性善说,又认同“性恶论”提出者——荀子的道德教化说,可见,他以一种更加包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的人性观。除了文学方面的造诣,他还是一位非常有自己风格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稳重大气,挥洒自如,石碑的拓本流传至今。

俞樾故居

俞樾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自称为曲园居士,曲园就是俞樾故居的别称,是俞樾生活、创作文学作品的见证地,因形似曲尺,故取名曲园,它坐落于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传统而又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园由俞樾亲自设计规划,占地2800平方米,其中房屋共计30余间。

俞樾故居

走向曲园,迈入正门,悬挂其上的横匾是李鸿章所书。俞樾故居的正宅共有5进院落,其余院落与之分隔并以廊相连,显得错落有致。正宅又有门厅、轿厅、主厅和内宅之分。门厅和轿厅各一进,每一进占三间房屋。主厅相当于现代家宅当中的客厅,装修古朴典雅,用料以大方得体为主要方向,用来接待客人和举办一些家族活动。后面两进房屋都是住宅,也就是古代的内宅,与主厅相隔开,又与墙体自成小型四合院。

俞樾当年讲学的地方就在这里,名叫春在堂,非常宽阔,有绿植种在亭外,并且还有缀湖石在前,生机盎然,别有韵味。他读书的地方在南侧,叫小竹里馆,顾名思义,就知道里面必有绿竹相伴,以彰显房屋主人的君子之品。俞樾故居中,还有一处不得不提,那便是认春轩,它的北面有花有树,又与叠湖石相近,更有蜿蜒有折的小山洞。穿山洞而过,便有两间琴室,可见主人雅趣。


俞樾预言

俞樾是晚清时期一个著名的学者、诗人。俞樾一生著作无数,当时曾国藩对其特别的推崇,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对他有知遇之恩。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懂得变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俞樾留给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临终时期遗留给世界的俞樾预言。

俞樾照片

俞樾预言是俞樾在深厚的国学根底上总结出来的,主要说的是他死后两百多年中国形势的发展动态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从前一百年的预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俞樾预言非常的准确。在他的预言中,准确预言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中国遭遇侵略、国共内战等中国的政局,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俞樾预言的后半部分强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世界将会回到封建时代诸侯国鼎力的局面,世界将会遭遇一个混乱无比的时代,而能够拯救世界的将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届时,中国将会降下一个奇人,全世界的人都会归服于他。

虽然只是预言,但是从预言前半部分的准确性来看,他的预言也是根据周易的一些原理,有一定的可信度。不管他的预言准不准确,他的预言都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悬疑。他是晚清时期拼命去写书的人,这也是曾国藩对他的评价。

他和李鸿章都称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对于这两个爱徒的评价就是:“李鸿章拼命做官,俞樾拼命著书”。正是由于俞樾严谨的治学精神、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沉溺于研究国学,才有了他后来深厚的国学功底,才有了他临终时留给世界的俞樾预言。

俞樾后人

俞樾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大师之一,其门下弟子众多,大多有非凡的成就,俞樾后人当中有两个也继承了俞樾的衣钵,成为一代名家。

俞樾照片

俞樾的后人之一是俞樾的孙子俞陛云,俞陛云自小就是由祖父俞樾亲自教导,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且精通书法,著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青词》《乐静吟》《清代闺秀诗话》等。传闻他要出人四川的考官的时候,没有火车,只能乘坐轿子,行程缓慢,沿途的风光非常美妙,他就用诗句来一一记录,写成一本《蜀輶诗记》,后人对此评价极高,称赞不已。俞陛云的一生没有太多的纷扰,不屑于炫耀自己的学术,一生低调专研,且俞陛云是一个长情之人,在发妻死后没有续娶,一生都在悼念亡妻,不愧为俞樾的后人。

俞樾的后人之二是俞樾的曾孙俞平伯,是一位当代的学术名家,和胡适一起创立了“新红学派”。他出身名门,早年的时候因为诗歌和散文出名,年轻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一直在各大高校执教,建国后是北大的著名教授之一,是许多文学研究院的顾问,也是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者。其著名的诗歌作品有《春水》《冬夜》、《西还》、《忆》等。

著名的词有《读词偶得》、《古槐书屋词》《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广为传颂的作品之一。

无论是俞樾还是俞樾的后人,都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学识,让优秀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播,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