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上大学一直是很多寒门孩子的梦想。即使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物质生活条件已然极大改善,圆梦高考仍是莘莘学子持之以恒的追求。考上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结识更多、更优秀的人,拿到那纸毕业证、学业证后,将拥有更多选择人生的机会,比如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教师等。
然而,由于竞争性考试的属性,高考一役注定有不少考生遗憾落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高考选拔机制下,真正落榜了考生也还可以接受,毕竟是自己实力不济、愿赌服输。可是,那些高考成绩上了录取线,却又被他人巧取豪夺,而“被落榜”的寒门考生,怎么来说都不可能吞下那口气。山东冠县寒门农家女陈春秀就是如此。
陈春秀2004年参加高考,实际考了546分,未达当年的山东省本科录取线,却上专科录取线,而陈春秀填报的第三志愿——山东理工大学,则是本科、专科齐设的大学,按照录取规则,陈春秀应当被录取为该校的专科学生。
记得在2004年左右,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考试的学历门槛就是大学专科。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就算是考上了一个专科性质的大学,仍然具有非常大的现实价值。然而,陈春秀最终未能等来那一纸属于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家境贫寒,高考落榜,无奈之下的陈春秀只能开启外出打工谋生之路。尝够了生活艰辛的陈春秀,并未放弃自己的大学梦。高考16年后,已聘为幼儿园老师的她想要报考成人高考,却在学信网上意外发现,已有人代替她领取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代替她读完了大学专科,代替她领走了本该属于她的大学毕业证,而且还端上了“铁饭碗”。
换做是任何人,不管是来自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考生,面对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现实结果,都不可能接受。只因为一个“狸猫换太子”,就改写了被顶替者的人生轨迹。虽然那个冒名顶替者已受到了撤销学历和解聘的惩罚,后续调查处理仍在进行中,可这对于陈春秀本人而言,那被改写的人生却怎么也回不去了。
陈春秀的配偶李某向媒体表示,想要质问顶替者:“她这么多年,有没有一点愧疚感,有没有换位思考过?这些年她用别人的名字,别人每次喊你名字的时候,她能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吗?能坦然接受吗?”
其实,李某质问的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就像个别网友所称的那样:“指望他们有廉耻?好像不太可能。”
“山东冠县16年前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在网络发酵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各路媒体大篇幅报道,顶替者却丝毫无动于衷,不见只言片语的公开道歉,甚至连“对不起”这最简单的3个字都不曾有过。
不得不说,李某质问的内容很是到位,很有分量,不过可能不会有回应。投机倒把、恶意让子女顶替别人上大学的家长,能教出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孩子吗?这样的家长,会让女儿对李某的公开质问进行回应吗?我是不看好。
写到这里,我在脑补一种情况,如果是咱的孩子高考失败了,我策划了去顶替别人的名额上大学,哪怕是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可以肯定地说,孩子一定会坚决地拒绝冒名顶替别人入学,因为他会觉得这是对他莫大的耻辱。
再来看看那个顶替陈春秀上大学的陈双双,明知家人在运作顶替别人名额上大学,顺利地拿到了山东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心安理得地读完了大学,拿到了大学毕业证,还成为了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并且谨小慎微地走过了16年的光景。
也许在这16年的时间里,不知陈双双本人及其家人是否有过负罪感,但可以肯定,他们更多的则是竭力祈祷和掩盖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实。
现在,因为偶然的因素,16年前的丑陋行径穿帮了,被抖出来了,于陈双双家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铁饭碗”工作丢了,相关追责仍在继续,势态究竟会怎么发展,仍然是个未知数。
事发时间也不短了,仍不见陈双双及家人表达歉意,这足以说明一些情况。就像网友说的那样,现在的陈双双及家人,别说是心存歉意、心怀内疚,恐怕更多的是对陈春秀的恼怒与怨恨吧!
综上,对于陈春秀配偶的质问,我倒觉得,眼下去质问陈双双及其家人,倒不如由陈春秀拿起法律武器,依法诉讼索赔,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顶替者及其背后的“黑手”,付出经济的、法律的代价,这样更实在一些。
友友们,陈春秀配偶质问的问题,你认为顶替者会回应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