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国唐代有两个著名的盛世,一个是贞观之治,另外一个就是开元之治。开元之治的缔造,离不开这两为著名的宰相,宋景和姚崇,其中姚崇就是我们要介绍的人物。他的一生不可不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曾经三次罢相,而又三次为相。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姚崇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及为什么姚崇会三次被罢相。
姚崇画像
1、姚崇第一次任相
姚崇的老家在现在的浙江湖州,古称吴兴。年轻的姚崇性格洒脱重气节,爱好习武,在到了后来还奋发图强,刻苦读书,凭借过人的才华被举荐为官,后来以孝敬皇帝也就是李弘的挽郎身份步入官场,最后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担任参军等一系列比较重要的官职,同时也开始了姚崇三起三落的官场仕途。
后来到了武则天当政时代,在万岁通天元年的时候,契丹作乱,契丹的首领李尽忠、孙万荣带领契丹部族攻克河北多地,军情如火,事务繁杂 但是姚崇却将军情处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武则天的赞赏,便将姚崇提拔为吏部侍郎的职位,也为后来姚崇担任武周宰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圣历元年的时候,深受武则天赏识的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武周的宰相,不可不谓是达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巅峰,后来因为母亲年迈,便辞去官职,武则天保留了他相王府长史的职位,让姚崇回家赡养父母。不久之后武则天又任命他为六部尚书,先后担任众多位高权重的官职 在这个时期的姚崇不可不谓深得帝心。
武则天画像
2、男宠进奸言,姚崇罢相
到了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原本英明果敢的武则天也渐渐变得昏庸起来,一方面大兴案狱,重用酷吏,另一方面找幕面首,宠幸男宠,其中的一个著名男宠张易之想要把长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调动到定州,用来充实张易之的私置寺院,张易之的行为致使众多僧人上诉。姚崇看不惯张易之的行为,便不顾张易之的多次说情,果断的停止了此事,但是却因此得罪张易之,被武则天贬为司仆寺卿,后来被调出京城,担任地方刺史。
虽然这此被罢相让姚崇跌入了人生的一个低谷,但是正是因为姚崇不愿意和奸臣同流合污,敢于坚持正义的行为让他在以后起复为宰相提供了可能,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姚崇在调任地方官前,向武则天举荐了张谏之,也为日后姚崇重回权力巅峰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可以说姚崇在这一段时期内的官场生涯还是比较顺利的,虽然被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为姚,和武则天这派划清了界限,博得了忠于李唐大臣们以及李唐皇室的好感。
总而言之,姚崇第一次被罢相的原因就在于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仗义执言不满权臣,不愿意同流合污而被罢相。
晚年武则天()剧照
1、姚崇再度拜相
在武则天的神龙元年,不满武则天专权和心向李唐皇室的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发动著名的神龙政变,推翻武周复立李唐。拥立唐高宗的子嗣李旦唐中宗为新皇帝,复辟了唐朝。将武则天软禁。而发动神龙政变时姚崇恰好在京城,恰好得以参与到这次的政变当中,由于这个功劳被封为梁县侯,封户两百户,过了不久,姚崇外出京城担任亳州刺史等职位,在任时颇有功绩。
在景云元年,唐睿宗李睿继位为新皇。姚崇被皇帝召回朝廷,先后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位,最后又升任中书令,再一次成为大唐帝国的宰相。当时姚崇和另一位名相宋璟一起合作,致力于革除中宗时期朝廷的种种弊政,选贤举能,贬黜了一批趋炎附势的奸臣,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坚决杜绝攀关系的行为,让各项法度重新回归到正轨,姚崇的这种举措让国家迅速回到了正常状态,也让天下人感觉到了贞观之治遗风,也奠定了姚崇贤相、能相的称号。
神龙政变
2、太平公主干政,姚崇再度罢相
在唐中宗死后,唐睿宗登基为皇,据史料记载由于唐睿宗受其母亲武则天的威势很是惧怕武则天,而与武则天性格极其相似的太平公主借其母武则天的威势,加上当时的皇帝惧怕这个同父同母的妹妹,骄横的太平公主便肆意妄为,干扰朝政。与之同时,当时的诸王手握重兵,对与当时的皇太子李隆基的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巩固皇太子李隆基的地位,保证国家政权的顺利过渡,在景云二年的时候,,姚崇联合其他大臣秘密上奏唐睿宗,建议将诸王调离京城,收回兵权,或改任皇太子李隆基的属官,借此来巩固李隆基的地位,与此同时,建议皇帝让太平公主去东都洛阳,远离朝政,维护皇帝的权威。
然而,太平公主不知道为何得到了这份奏折,勃然大怒,斥责皇太子李隆基,李隆基惧怕太平公主的威势,无奈只能上书皇帝,以离间宗室的罪名,请求皇帝惩处姚崇等人,因此,姚崇被再度罢相,外发为地方刺史,但是在地方因行政有方导致了地方大治。得到了百姓的称赞。虽然这次姚崇被罢免,再一次到了人生的低谷,但是反而提高了姚崇的声望,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博得了皇太子李隆基的好感,为姚崇在李隆基登基后再次拜相,创造了机会。
姚崇的第二次罢相同样也是因为得罪权贵,一心一意为了维护李唐皇室,但是却遭到了太平公主的打击报复,同时李隆基羽翼未丰,造成了,姚崇的第二次被罢免。
太平公主(周迅饰)
1、皇太子登基,姚崇三次拜相,权倾一时
据史料记载在开元元年,羽翼丰满的皇太子李隆基发动了先天政变,一举平定了朝堂,诛杀了想要效法武则天登基称帝的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肃清朝政,朝堂风气为之一变。后来在唐玄宗李隆基在新丰视察军队时,秘密与当时担任同州刺史的姚崇进行会谈,谈论国家大事,姚崇分析的井井有条,唐玄宗李隆基大喜,便即刻任命姚崇为宰相,进封梁国公,又一次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姚崇拜相,根据和唐玄宗题的十条政治主张施政,大力推行改革,选贤举能,重用能干的大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为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2、灭蝗救灾,广开言路,整顿吏治,达到人生巅峰
据史书记载在开元四年的时候,在山东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而由于百姓的愚昧无知,受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底下,导致了百姓只知道祭祀膜拜蝗神,不敢采取办法去对付蝗虫。导致了蝗灾愈演愈烈。姚崇心忧如焚便上书皇帝采取措施,捕杀蝗虫,并且派遣官员督察。在经历多次劝说后,唐玄宗李隆基终于同意了姚崇的建议。然而朝野仍然有很大的反对意见,姚崇便引经据典下定决心要除去蝗虫,终于在姚崇的积极措施下,以及各地官员的配合下,灭蝗工作有条不紊,最终虽然连年蝗灾,但是却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各地百姓为其立生祠,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蝗灾
在积极开展推动社会经济回复发展工作的同时,姚崇还积极整顿吏治。与姚崇一同为相的魏知古、张说都被姚崇揭发罢免。张说是辅助李隆基登基的老臣,因为频繁出入岐王府邸被姚崇认为有预谋,向唐玄宗李隆基揭发,张说被罢免,同时魏知古因为结党营私也被姚崇揭发罢相。可以见得在当时的姚崇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达到了姚崇一生的巅峰。据史书记载,在当时姚崇因为身体不适,唐玄宗特意破例让姚崇入宫居住,不可不谓荣宠之至。
3、教子无方,三度罢相
姚崇虽然是一代名相,可是他却忽略了家教,让他的儿子成为了为非作歹、以权谋私的纨绔子弟。据史料记载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彝、姚异大肆铺张浪费、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对于姚崇的声望来说不可不谓是一个重大打击。除此之外,中书主书赵诲居然公然接受胡人贿赂,后来因为事情败露,鉴于事情极其恶劣,被唐玄宗亲自定为死罪。
但是姚崇与其私交甚好,便极力营救。却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为此在唐玄宗大赦天下的时候特别注明不赦赵诲,姚崇因此感到了来着皇帝的不满,便因此感到惶恐不安,不久姚崇被唐玄宗李隆基罢免去宰相一职。改任散官兼开府仪同三司。从此以后姚崇虽然没有得到皇帝的再次报复,却也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郁郁而终。走完了姚崇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
姚崇因为触犯的皇帝的威严,缺少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同时加上教子无方,给人一种跋扈的感觉,引起了朝野的不满,这就是第三次被罢免的原因。
姚崇的一生起起落落,虽然在其晚年的时候因为一些错误被唐玄宗罢相,但是总的来说,姚崇当得起一代名相称号。姚崇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反映出当时的唐朝政局动荡、内部党派林立。姚崇一生的三起三落,固然有外部因数的影响,如党派纷争等但是也有姚崇个人因素,比如教子无方、不懂迂回等,都是姚崇罢相的原因。同时姚崇一生的起落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