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孩子的假期:忙碌在田间
大凉山孩子的假期:忙碌在田间。国庆七天长假,是许多人放松休闲的时候,然而对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孩子们来说,却是忙碌的开始,小小年纪穿梭在田间地头,干着和大人们一样的繁重农活,只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或是为了让哥哥上学,给自己买些学习用品……过去的这个假期,和他们无关。
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平村高处一眼望去,金灿灿的稻田让山谷变成一副多彩画卷,当地农民一年的辛苦耕耘就等待这几天收获。
12岁的彝族小男孩吉马依生,刚比水稻高出一截,但他的肩上却要挑着一个家庭的重担。
吉马依生8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从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边上学边干活,成为了家里不可或缺的“壮劳力”,耕田种地、插秧收割、饲养牲口样样在行。
割稻、脱穗,田间农活在吉马依生手里一点也不含糊。他的母亲达吉莫各说,这些年自己体弱多病,家里的事情没少让孩子分担。
长长的黄金周,和吉马依生同龄的小孩大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中快乐度过,而吉马依生晚上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白天还要和母亲一起收割地里的水稻。生活艰辛阻挡不了吉马依生成长的脚步,只会让他更坚强。
凉山州地处高海拔地区,在山间开垦出的小块土地,不适合机械化耕种,到现在还得靠人工来收割。
今年14岁的吉木阿作是洛博村二组的一个彝族小女孩,现在家里只剩她、小弟弟和父亲三人。吉木阿作的大哥在读大学,二哥读技校,两个人都在外地,平均一个月就需要两千多块钱生活费,还不算吉木阿作的学费;吉木阿作的妈妈不识字,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去西昌市的米粉馆打工,供三个孩子读书。
父亲是全家人的“靠山”,吉木阿作说,她的爸爸好辛苦,上有老下有小,都是靠他生活。吉木阿作只要放假就会帮爸爸做些农活,减轻爸爸身上的负担。
吉木阿作在普格县民族中学读初二,班上有80名学生,她的成绩是全班第四名。国庆长假前两天,她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后面的假期全部都下地干活了。
像吉木阿作这样的山里孩子,把读书看作是未来的最好出路,吉木阿作说,“她没有退路,只能好好读书,必须考上大学,再也不要那么苦了,长大后挣钱把爸妈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最近的目标是先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在西昌市安哈镇公路边,几个小女孩摘下自家种的水果卖给游客,她们当中最小的才刚满11岁。这些孩子利用“黄金周”挣些学习用品钱,一天十块八块,或多或少,她们都很满意,毕竟能为家里省一点开支。
在螺髻山景区,一群彝族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做生意,她们都想趁这个假期给自己挣点零花钱。
她们当中有的一边背着弟弟妹妹,一边卖东西给游客,大部分是手织品、土豆、玉米之类的土特产。
景区内,一个城市孩子和母亲穿着当地的彝族服装在拍照留影,这些孩子与当地彝族孩子同处一个年龄段,却生活在“两个世界”。
在西昌市安哈镇的山林里,母亲下地干活,才刚一岁多的宝宝就睡在大石板上。
在洛博村,一个小女孩背着自己的弟弟在搬砖头,家里盖新房,她们也没闲着。
放牛归来的彝族小孩走在回家路上。对这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来说,长假出游是个遥远的概念,能去趟西昌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更多地是为了生计而忙碌奔波,期待有朝一日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