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一张滇缅公路的照片,这条公路被称为“抗战大动脉”。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生命线。抗战时期,日本封锁了我国和国外的联系,来自国外的援助物资无法进入国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滇西20万百姓自发奔赴前线,加入到修路工程中,他们自带工具,干粮,没有报酬。凭着自己的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仅仅九个月,滇缅公路就实现了首次通车,保证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能够从国外运进来。
日军当然不愿意看到此番情景,他们向缅甸等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英缅联军节节败退,滇缅公路危在旦夕,国民政府当机立断,派出中国远征军奔赴战场。
年仅17岁的徐芝萍便也在远征军的行列里。徐芝萍出生于富裕人家,当时正在女子学校读书。然国难当前,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学业,选择入伍参军,跟着十万远征军奔赴缅甸,成为一名译电员。
缅甸地属东南亚,气候潮湿i,地形复杂,丛林茂密,毒虫野兽层出不穷,这些训练不足的新兵蛋子很多都受不了。可徐芝萍从没言过苦,说过累,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远征军在战斗中承受着我们和平年代难以想象的困苦。在同古战役中,日军有两万多兵力,而远征军只有一万人,兵器配备更是悬殊。然而,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远征军苦守了12天,歼敌5000余人,便是在这次战役中,徐芝萍受了重伤。由于伤亡惨重,远征军选择撤退,第一次远征失败。
1943年,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出征,徐芝萍再一次加入了队伍,又一次因受伤落下了严重的残疾,没了左腿,被迫退役,被授予中尉军衔。
退役之后,徐芝萍选择嫁给了部队里一名参谋,然而不久就因为不能生育被抛弃。后又嫁给云南边陲小镇一位普通的农民,不久就因同样的原因被抛弃。至此,徐芝萍彻底对婚姻失去了希望,一生再未嫁人,最终拖着残疾之身在小山村里孤独终老。
再无人认得,山间那位被丈夫抛弃的寡妇,曾经是位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
杨亚华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杨亚华亲戚及朋友处获悉,黄埔军校19期生、中国远征军汽车兵、国民党中将杨英畏之子杨亚华,于2016年1月5日凌晨3点30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0岁。
家住重庆九龙坡的杨亚华在2015年收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杨亚华的老家在重庆荣昌,从华西协和高中毕业后,1942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19期生。
在黄埔军校,杨亚华学习了三年时间,第一年的前6个月学习步兵理论,后被分配入辎重兵科。“我很喜欢机械方面的,分科目学习时,我就被分配到了辎重兵学校,也就是行军时有运输部队携带和押送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也称交通兵。”杨亚华说。
1944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杨亚华被分配到中国远征军汽车兵14团3营7连,任少尉排副,他的任务是保证汽车排中16辆车以及车上物资的安全。
“物资是从印度加尔各答运送到缅甸密支那,我们每次都是拉一个车的士兵过去,一人开一辆车回来。”杨亚华和他所在部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缅北密支那把汽车、汽油等物资运送回来。杨亚华每个月要往返4次滇缅公路,往返一次昆明和密支那需要三天时间。
杨亚华说,每次一个排的士兵过去,每人会开一辆GMC的十轮大卡车回来,车上装载物品约2.5吨,包括12桶汽油,每桶50加仑,还有很贵重的药品。“每个战士都把这些物品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亚华随军回到南京。1949年部队起义,他加入了解放军第二后勤学院,教授汽车学。
此外,杨亚华还是重庆市九龙坡区黄埔军校同学会联络小组副组长。
杨亚华也是国民党中将杨英畏的儿子。杨英畏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后参加过北伐战争。1944年12月,时任国民党29军孙元良部参谋长的杨英畏,率部参加独山战役,粉碎了日军妄图打开中国西南大门、进而占领重庆的企图。1949年,杨英畏任中将军长,后赴台湾任“国防部”中将高参。1965年杨英畏在台湾病逝,享年63岁。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苏”:老子英雄,儿好汉!
网友“非常空谷子”:缅怀!
网友“zhouzhifeng”:向抗日老兵致敬!!!
网友“皆是幸福如意四周”:他现在逝世了
网友“白色棉袜”:致敬
网友“化仙不成反变妖”:老兵,走好
网友“苦逼小花要回归_”:老人走好!!致敬您!
网友“天空蓝”:向老兵敬礼
网友“棋灵”:向英雄致敬!
网友“鸣少”:无论是姓共还是姓国,都对抗日做出了贡献,致敬!
网友“皆是幸福如意四周”:抗日烈士,永垂不朽
网友“一米阳光zyy”:应该是抗日英雄
(1970-01-0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二十七期】(历史系列第119讲)
最近到处都是大雨暴雨,即便使用再高档的雨具,我们都感到寸步难行。那么抗战中的国军有什么雨具呢?他们在雨天怎么作战呢?他们真的连一件雨衣都没有吗?听萨沙说一说吧。
很多人认为,国军,尤其是中央军应该披着德国或者美国雨衣,威风凛凛,英气勃发。
萨沙告诉你们,完全错了。抗战中的国军(记住,八路军新四军在当年也是国军一份子),压根就没有几件雨具。他们配备的那些雨具,就算今天最偏远地区的农民也不会用。
那么这些雨具是什么呢?
主要是4大件:
上图饭盒压着的那块就是帆布。
第一,帆布。
二战列强的雨衣基本都是橡胶的。像日军那种防雨布料制成的雨衣,列强部队并不多见,是落后的产品。
如德军美军的橡胶雨衣轻便,耐水,容易折叠。
只是,中国却造不出这种东西。
那个年代,中国橡胶业比较落后,产能低下,仅能满足部分军事需要。国军是没有橡胶雨衣的,根本造不出来。
那么,防雨帆布就成为国军最好的雨具了。
国军用的防雨帆布和普通的帆布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略微轻一些。行军和作战的时候,国军战士将帆布披在身上,用绳子一扎,这就是雨衣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帆布还可以作为帐篷使用。到了宿营的时候,几个战士将帆布拼起来或者直接顶在头上,就可以做成简易帐篷。
这种东西在西方看来很落后,却是国军中央军精锐部队才能享受到的。
普通的军阀部队,连民用帆布的搞不到,更别说军用帆布。
第二,雨伞
很多抗战电影和照片中,都可以看到打着伞的国军官兵。
这似乎是个悖论。
打伞固然可以挡雨,但打仗需要两手持枪。难道国军官兵向《倩女幽魂》的宁采臣一样,将雨伞背在后背上?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国民时期,雨伞在民间到处都有卖,花不了几个钱。一些没有雨具的国军官兵,只能直接买几把雨伞撑一撑。
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国军的士兵行军时打伞还算勉强。一到战斗中,无论如何不能打伞。且不说,打伞如何战斗,单单这把伞就形同活靶子,这是多么明显的目标啊。
谁打伞去作战,就是他不想活了。
实战中少数打伞的国军,基本都是中高级军官。
毕竟他们不用去最前线,相对安全。
第三,斗笠
看看抗战的图片,随处可以看到带着斗笠和草帽的国军战士。
为什么呢?斗笠和草帽都是中国农民最常用的雨具了,价格低廉,容易买到。
需要说明的是,斗笠和草帽却有一些不同。
斗笠主要是用竹子编制,就是用来挡雨的,一般用于多雨的中国南方。
而草帽则是各种草编制而成,主要是中国北方用于挡太阳,挡雨效果并不好。
随着战场迅速朝中国南方和西南方移动,草帽就越来越少,相反带着斗笠的国军就越来越多了。
斗笠这种东西,防雨效果很不好,最多用于日常的小雨。一旦遇到中雨,尤其是有风的中雨,靠一顶斗笠是毫无作用的,前心到后背瞬间就湿透。
这也就是略胜于无而已。
第四,蓑衣
蓑衣是用蓑草编制的衣服,也就是传统的中国雨衣。
这种蓑衣也是中国农民常用的雨具,尤其是山民和沿海的农民,用得更多。
蓑衣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就像普通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分别穿戴。
抗战期间,一些国军军阀部队也穿着蓑衣作战,不过数量不多。另外就是一些地方抗日武装或者民兵穿着蓑衣。
总体来说,蓑衣完全不适合军用。
很多人像萨沙一样,从没穿过蓑衣,并不觉得什么。有老人告诉萨沙,蓑衣其实是很重的,且防雨效果不好。
雨势一大,蓑衣是会漏雨的。
即便在民间,蓑衣也是最贫苦农民的雨具。
上图是比较特殊的藤帽
以上就是国军的4大件雨具,可以说都是非常的烂。
很多人认为,雨具有什么了不起,又不妨碍打仗。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战士在没有雨具情况下冒雨连续行军,是非常容易生病的。
而抗战期间国军医疗奇烂,药品奇缺,一旦得病哪怕是重感冒都有可能送命。即便能够保住命,因营养匮乏,传染病流行,淋雨后出现大量战士减员也是难以避免的。
单单军队没有先进雨具这一条,就大大影响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可以说,国军的穷困潦倒,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看得出来,雨具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自然,也不是所有国军都没有高级雨具。
在缅甸的中国驻印军和在中国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因帮助英国反攻缅甸,装备了不少英美的军用雨衣。
其中,又以驻印军装备的雨具最好。这支是史迪威当作建功立业骨干的中国部队,具有相当优秀的雨季作战装备。
在缅甸最可怕的雨季中,驻印军凭借优秀的雨具,经常在瓢泼大雨中急行军。他们多次长距离穿越原始森林,连续重创日军劲旅第18师团,打的敌人丢盔弃甲。
写了这么多,萨沙要说什么?
抗战胜利来之不易。获得抗战胜利的英雄们,其实连件像样雨具都没有。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二十七期】(历史系列第119讲)
(2017-06-23)
《敦刻尔克》不好看,沉闷,无趣,整整两个小时,没有大场面的坦克冲杀,没有疯狂的扫射,没有鲜血,没有呐喊,没有主角,甚至连个可供幻想的女性角色也没有。这注定它在中国票房市场将受到《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
但,《敦刻尔克》依然比《战狼2》好十倍。
抱歉,中国有很多人喜欢看战狼2,还看得热血沸腾。说战狼2很一般,无异说他们的审美很一般,他们本人很一般。
但,《敦刻尔克》依然比《战狼2》好十倍。
为什么、凭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敦刻尔克》真实。
比如里面的一个人物,海滩上负责撤退的英国海军将军,他是最后一位撤退的。尽全力把所有的士兵都送回了家。
看起来,这是《敦刻尔克》里面的一个英雄形象。
但接下来,我们说点历史。
真实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负责指挥的是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在两年以后,他前往缅甸,策划了另一个大撤退,印缅大溃败。
日本侵入东南亚,跟统治缅甸的英国交战,中国派出精锐的远征军协同作战。
蒋公提出一个曼德勒大会战,准备彻底击败在缅甸的日军,保障西南运输线的安全。
英国同意,但等中国远征军交战时,哈罗德·亚历山大带着英军跑了,撤到了印度,迫使在前线阻击的中国远征军不得不进入野人山。最终导致二万中国远征军战士死在野人山里。
这么说来,这个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不但不是英雄,还是一个混蛋。
事实确实如此,在英国人看来,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是英雄,他们把自己的子弟带到了安全的印度。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一个混蛋。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同样有其两面性,在英伦三岛眼里,这是英雄,在法国人眼里,他是混蛋。
因为他把十万法国士兵推到前线,去阻击强大的德国,而优先安排英国士兵撤退。
数万法军为了英军的撤退,当了炮灰。
但因为这样,就可以否定《敦刻尔克》不是一部优秀电影吗?
当然不是,更因为这样,《敦刻尔克》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因为他真实的反映了人性的不完美。
影片中,法军一个士兵知道自己无法优先撤退,从死去的英军士兵身上剥下了对方的衣服,把自己装成英国士兵的样子,那是他也十分清楚,英军优先撤退!
堤岸上,一群法军士兵被阻拦,英军士兵告诉他们,他们将有另外的船,但事实上,从来就没有准备法军士兵的船。
在船里,伪装成英军士兵的法国人被发现,受到了集体的杯葛。
负责撤退的英国海军将军将最后一名英国兵送走,然后留下来,说:接下来,他要送法国士兵。
说明,法国士兵被放到了最后。
就连没有露面的丘吉尔也露拙了。影片最后,他在报纸上有一段煽情的讲话,但前面的情节中,英国海军将军跟陆军少校有一段对话。对话中,海军将军告诉少校,丘吉尔对外宣称英国法国是同盟,将一视同仁,但暗地里,已经给他下了命令,把我们的孩子带回来。
丘吉尔没有露一面,但一个政客的嘴脸已经刻画入骨。
要知道,丘吉尔在二战,可是跟宋美龄就美国是先东方战场还是西方战场发生过冲突的。
但,这不真实吗,这不合理吗?任何人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己,大难临头,首先要保护的不是自己人吗?
影片完整,毫无保留的把这些人性的真实面展现了出来,这不是优秀的一点吗?
印缅大溃败,难道我们应该指望英军替我们断后,然后我们中国远征军先走吗?
难道大家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看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那他不应该去看《敦刻尔克》,这不是主旋律片,他应该去看《雷锋不在的日子》,去看杨子荣,去看样板戏。或者再涮一下《战狼2》
《敦刻尔克》里没有一个英雄,只有人,但这个没有英雄现身的影片,却使得敦刻尔克成功撤退后,丘吉尔在下议院的演讲成为了名篇: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看了影片,我们愿意相信,没有英雄的这一群人,没有英雄而仓皇奔逃的这一群人能够兑现这样的许诺,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看了横店员出品的一大堆抗日神剧,那些身怀绝技,伟大光明正义,毫无缺点的荧屏形象,我只能庆幸,七十年前的中国人,并不是他们这个样子。
(2017-09-03)
历经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松山战役,直至抗战胜利,杨良平8年没下过战场,却在内战到来之际当了一名“逃兵”,他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被枪声“自动”卷入战争
1937年8月初,在家中排行老二、年仅18岁的杨良平,被从瓜田里拉去做“壮丁”。父亲杨老三哭着哀求,希望出点小钱贿赂军官,留下儿子,但杨良平拒绝了,“当时想法很简单,打两年仗就回来。”谁知这一走就是74年。
新兵团在杭州集训1个月后,淞沪会战打响,这是杨良平所在部队开进上海后与日军遭遇的第一场战斗。冲锋号吹响后,4000多名士兵猛虎般冲向已从金山卫登陆的日军的阵地。不到两个时辰,小河道里填满了士兵的尸体,河面上的一座桥被敌人机枪火力严密封锁。
“我们去干掉他。”连长带上杨良平,在机枪掩护下,匍匐接近敌人。杨良平用“汉阳造”步枪,两枪击毙桥头上的日本机枪手,帮助部队拔掉了“钉子”。“战斗开始前,等待的时间里确实有些吓人。”杨良平说,“气氛紧张得不行,看着呼啸而来的炮弹,落在身边炸响,巴掌大的泥巴溅到脸上,你就感觉一切都完了,但只要我们的枪声一响,什么也由不得你去想。人到战场不是人,枪声会把你自动卷入战争。”
战斗持续到傍晚6点,日军阵地没有拿下,36师伤亡惨重。清点战场时,共失去2000多位战友。这次战斗,让杨良平在团里有了“神枪手”的美称,也使他所在的团扬名上海滩,但到淞沪会战后期,他们整个团都被日军打散。之后,杨良平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些生死患难的兄弟。
踩着战友的尸体往上冲
在南京短暂退守后,目睹日本兵进城枪杀平民的杨良平,跟随部队一路撤往武汉。一个月后,很多士兵从广播里听到日军屠城的消息,多名江苏籍士兵掩面痛哭。
1942年春天,杨良平所在的106团因伤亡惨重,被整编进71军88师2026团,仅仅3个月后,就接到命令开赴云南。“很多江苏、山东的兵想不通。”杨良平说,大家厌战情绪很重,认为自己的家都被占领了,不打日本鬼子反而撤向大西南。
为鼓舞士气,副师长熊新民在5000人的作战大会上打气:到西南也是打日本鬼子。经过10多天的急行军,部队在1个月后到达云南保山。1944年4月下旬,滇西大反攻的序幕拉开。杨良平所在的部队从保山前线开往松山战场,投入中国远征军三大战役中的松山战役。
松山扼守滇缅公路惠通桥要冲,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国民军第八军接替二十八师继续攻击松山,兵力七个半团及军直属队,共计三万余人。杨良平所属71军88师的任务是从侧面夹击进攻守山日军。“进攻部队伤亡惨重,战事推进以米为单位,双方再次进入胶着状态,今天你抢占了这个山头,明天他们又抢回去。”说到战况的惨烈,杨良平突然沉默不语。“一场战斗下来,有两个团人员所剩无几,几乎全部打完了。”杨良平说,战士们都是踩着战友的尸体往上冲的。
隐姓埋名
7月7日,抗战爆发七周年的纪念日,身处前线的郑洞国、孙立人等向中国军队下达总攻令。8月1日深夜,由104人组成的中国“敢死队”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杨良平是敢死队队员之一。“偷袭的战士都很悲壮,都是从部队军官和士兵中选出的尖子兵。”因枪法准,加上做过特务队队长,反侦察能力过硬,杨良平被抽了过去。
他们的任务是摸清和消灭松山主峰的日军,夺取阵地,为大规模的炮击确定方位。在当地向导带领下,104名敢死队队员攀过绝壁,以蔓藤为路,只携带轻武器,开始艰难地迂回。日军完全没有料到远征军可以绕过北斋公房的天险,在美国轰炸机的强劲火力支援下,远征军袭占马面关和桥头,日军守备部队大部被消灭。日军第18师团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眼看大势已去,在伊洛瓦底江边一棵大树下面拔枪自杀。是夜,半边月亮爬上天空,杨良平说,“那是抗战八年最高兴的日子”。
远征胜利后,杨良平因作战有功,晋升为副团长。离家8年后,他与老家父母第一次通过书信取得联系,他给家里寄去一张“戎装照”。据说,母亲拿着照片像疯了一样,在村里见人就说:“这是我儿子,他成了军官。”
1946年6月26日,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后,内战全面爆发。第二年春天,杨良平所在部队接到命令,紧急从云南赶赴湖南,参加内战。“战士觉得赶走日本鬼子,可以回家娶媳妇、孝敬父母了,不想战争又将他们拉入生死中。”杨良平回忆,在部队整装开往湖南时,“部队里出现了异常”,每个团都出现了逃兵,有的连一夜之间跑掉20多人。
为了“杀一儆百”,部队加强了对逃兵的惩戒,不久,一名士兵向杨良平报告说,他们团逃跑的一名士兵被抓回,如何处置。杨良平暗自给这名逃兵松了绑,帮助他离开了部队。部队开到湖南衡阳时,杨良平也跑了。“我真的不想参加内战,我做了内战的逃兵。”从此,他将叫了十多年的名字“杨明”改为“杨良平”。
杨良平决定先到云南保山躲避,他白天躲着睡觉,晚上走夜路。为避人耳目,他挑山路走,3个月后到达了保山,自称躲避战火的上海人,在金沙江边搭建了一个草棚,靠穿越边境到越南做一些药材生意,过着隐居的生活。
1948年底,他辗转来到上海,并在京浦铁路局成了一名工人。1951年,杨良平和妻子程秀(化名)结婚,并到山西开始新生活,结果,老人“在那里把妻子丢了”。杨良平回忆,当时政府领导找他,认为“程秀是资产阶级小姐,你是工人阶级,你们必须离婚”。
杨良平拒绝了。1952年一个深夜,一群人把杨良平捆起来,在地洞里关了几个月后,送到煤矿挖煤。杨良平偷着跑出来后,四处打探妻子的下落,几个月后也无任何消息。“真是想死的心都有。”担心再次被抓,他前往云南谋生,自此与妻子离别。思念妻子成疾的他,最后在云南保山一座寺庙里做了和尚。随着时间抹平记忆的伤痕,他又还俗,与保山一当地女子结婚。从此,将身份隐藏到2006年。
2011年5月13日,志愿者和媒体帮杨良平在南京找到了失散59年的妻子程秀,杨良平见到失散的妻子,两位老人聊了3个小时。“我原谅他了,我不知道他是国民党军官。”原来,杨良平娶妻后,一直将抗战的经历埋藏内心,他一直觉得自己连累了妻子程秀。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少师惠”:致敬那些抗战老兵 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2017-07-26)
本文来源于新闻阁:转载请保留链接,不保留本文链接视为侵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