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获捐古瓷器被指赝品 社会争议不断

由 钟离黎明 发布于 综合

  获捐古瓷器被指赝品,社会争议不断。近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方就此宣布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然而,这看似普通的捐赠却引发了文博圈和历史学界的质疑,部分业界人士质疑这6000件藏品为“赝品”。有专家和学者指出,大学建博物馆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建议在收藏与展出上述捐赠之前应严格把关。“获捐前,应有第三方且具公信力的鉴定单位参与,大学建立博物馆,应到文保单位进行备案。”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目前没有收到北师大备案申请。对外界普遍质疑的藏品是否经第三方专业鉴定,截至发稿前,北师大教育基金会并未给出回应。

 获捐古瓷器被指赝品 社会争议不断

  事件

  校友捐赠6000件古陶瓷被指“赝品”

  7月13日,香港实业家、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捐赠了6000件中国古代陶瓷藏品。据媒体报道,这些藏品包括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在国内独一无二。北师大就此宣布成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研究院院长。这并不是邱季端第一次对北师大进行捐赠,他曾在2006年捐资该校2000万元建起“邱季端体育馆”。

  会上邱季端发言提出 “有信心使藏品达到1万件以上”。学校领导则透露,目前博物馆与研究院的建设已提上日程,将建在学院路校区内,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不仅将成为校内师生的学习研究中心,也将作为人才培养中心”。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捐赠仪式。

  然而消息传出后,国内艺术收藏界一片哗然。网上很多文博爱好者以及民间收藏领域人士不看好此次捐赠,并对藏品真伪和建馆程序提出质疑。名为“北京慕名世纪文物鉴定有限公司”的公众号发文《北师大,你的内裤掉了》称,根据邱季端库房公开的照片和福建厦门公开展览的照片推定陶瓷为赝品。

  另一篇标题为《北师大获捐宝物毛估市场价1.2万亿!——如果都是真的》的文章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该文以邱季端曾经在部分场合展示的藏品陶瓷图片,与拍卖场、故宫等博物馆中出现的古陶瓷进行比对、估值,从反面质疑邱先生所捐赠藏品的真实性。

  争议

  邱季端一周两次回应:捐赠前已找专家鉴定

  原本是皆大欢喜的校友捐赠,却引发了一场始料未及的舆论风波。针对网络纷纷扬扬的质疑之声,捐赠者邱季端在一周之内给予了两次回应。

  7月18日,邱季端通过媒体表示,目前的馆藏品数量只是中国瓷器存量的冰山一角,无法全权代表中国瓷器的整体水平,而古陶瓷鉴定领域的有些专家,认知水平亦受此局限。邱表示,个别人士在没有看到其捐赠品实物的情况下,只凭照片当证据,质疑其藏品真伪,严重扰乱视听。他说,古代每年生产几十万件瓷器是正常的,但现存在博物馆的屈指可数,然而瓷器不可能氧化消失;官窑本身在当年就是有价值的流通货币,民间流通很大。

  7月20日,北师大教育基金会通过官方微信发布“邱季端与大成律师事务所签署协议”的文章,文中称邱季端授权委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将就此次捐赠北师大的6000件古陶瓷相关事宜进行维权。

  北青报记者从大成律师事务所发表的声明中获悉,邱季端向北师大捐赠瓷器将经过由受赠方认可的有资质的机构,或由四名以上有资质的瓷器鉴定专家团队进行目鉴:经痕迹、光谱等科鉴过机后,并经司法鉴定、受赠方无异议方列入捐赠。该声明并强调,“凡无据诽谤者均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业内质疑瓷器“假得离谱”

  要求公开“鉴定专家”名单

  北青报记者联系上开篇提到的质疑文章《北师大,你的内裤掉了》的作者,北京慕名世纪文物鉴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楚木,询问最初如何怀疑上邱季端此次捐赠的瓷器真伪,楚木回答道:“在收藏和拍卖圈里,一个人的收藏品位,可以通过他的库房以及公开的展品来判断。北师大的消息一出来,我们圈内的多位专家提出了质疑,而网上流传出来的邱先生库房的藏品,那些肯定是赝品,因为假得太离谱了,用行话叫做‘开门假’。”他举起网上流传的邱季端库房藏品中瓷瓶照的例子,瓶身印着“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赐XX国王赏用”。“依古人惯例,皇帝名字应忌讳直呼的。就这一点,就知道是假的。”

  对于邱季端的“民间古瓷器流通很大,馆藏品数量只是中国瓷器存量的冰山一角,陶瓷专家受局限”的说法,楚木回答道,邱季端的说法有一定迷惑性,那也不能佐证他民间的收购就是真品,“还有一点,他说专家没有见过这些,所以不敢认,说是假的。然而古代比现在更讲究规律和法度,信息不发达的社会,做的事情是有很大的共性的,是有一定的器型规矩在的,万变不离其宗,不能自己随便做点什么都说是你们没见过的真品。”楚木说。

  而面对邱季端这份法务声明,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回应:“那份声明我已经看了,就现在情况来看,6000个藏品实物我们没有见到,因此要求他公开声明提到的4位以上的瓷器鉴定专家的名单,并且拿出鉴定报告来,如果报告得到业界的认可,这样才有说服力。”

  受访时,二人均认为建立博物馆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谨慎对待。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撰文表示,古陶瓷博物馆的品质关乎北京师范大学的品牌形象,建议在收藏与展出上述捐赠陶瓷器之前,应由各方专家会诊,严格把关。“办好大学的艺术馆和博物馆,需要在法律制度保障下的全社会的支持、参与与共同监督,避免出现‘以假乱真’、‘歪曲历史’、‘误导教学’与‘误人子弟’。”应该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鉴定机构对藏品进行鉴定。

  追踪

  北师大未透露此次是否有专家鉴定团

  北青报记者留意到,这次并不是北师大首次兴建博物馆。事实上,早在2000年,北师大成立了文物博物馆。与此次不同,该博物馆是在已有50余年历史的该校历史系文物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公开资料显示,当时建馆时学校专门成立了以着名史学家白寿彝为主任委员,启功、钟敬文等14名着名学者为委员的委员会,请来了故宫、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等专业机构的专家,对文物博物馆进行展陈设计、内容策划等方面的指导。

  昨天,北青报记者向北师大教育基金会求证“捐赠古瓷器”的细节,工作人员承认20日的微信文章系基金会转发,并表示目前获赠藏品的清单和全部实物还未交付。当问及获赠古瓷器之前是否经第三方专业鉴定一事时,对方回应“不太清楚情况”。当北青报记者追问是否能联系相关主要负责人,该人士称学校现在放假,稍后会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前,北师大教育基金会并未给出回应。

  北青报记者又尝试联系该校历史学院的相关专业老师询问此事,对方并不回应,多位历史系校友称不便谈及此事。

  专家

  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高校捐赠体系

  对于北师大受捐赠引质疑一事,北青报记者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先生。熊丙奇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高校捐赠体系,部分大学为获捐赠容易“操之过急”:“有些学校在获赠这事上有些急功近利。”熊丙奇指出,部分接受校友(社会)捐赠,依然是行政主导,“领导在外拍板了,再等到落实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得硬着头皮做下去。”他还建议在捐赠途径和流程方面应给予更规范的要求,不能随意而为。例如,董事会(或理事会)会就捐赠资金来源、捐赠冠名的地点、时间、捐赠资金使用事先听取教师、学生意见,得到同意后方接受。

  熊丙奇说,在国外一流大学,社会和校友捐赠是十分重要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像耶鲁、哈佛等诸多名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友捐赠,校友捐赠率甚至是评价美国一流大学的一项指标,因为校友捐赠背后展示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校友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好学校的基础工作、提高办学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大学捐赠走上专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