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零售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专家:零售创新有无限可能

由 仝海燕 发布于 综合

  零售创新有无限可能

  ――专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

  如果以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取得长远发展,就可以为零售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炜

  最近,商务部发布《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未来,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全方位深入融合、社交化场景化多元消费场景、多业态协同提供一站式聚合服务、供应链体系智能高效等特征将日益明显。

  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正在购买生活用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阿里巴巴所布局了盒马鲜生、智慧门店、无人零售店等,正在引起一场业界关于新零售的大讨论。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认为,消费升级、新技术驱动、政策与市场资源支持为零售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这将有利于中国产业格局的优化。但与此同时,零售业的未来仍面临来自认知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

  零售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新闻周刊:《报告》指出,零售行业正在催生新供给新模式,你对此如何评价?

  李鸣涛:我们应该看到,如今的零售业无论是从商业主体的构成,还是运营模式,还是同消费者直接相关的消费场景与消费体验来看,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革新。

  从载体和形式上观察,零售业如今已进入到转型升级时代。经营模式从最初的前店后厂、百货商店,到之后的连锁超市、购物中心,再到如今的网络零售和电子商务,在技术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强力驱动下,零售业正在发生转型与变革。

  从主体看,平台电商已经发展成为新的零售载体,同时演化出网店、微店、网红电商、团购,甚至共享经济等一系列零售行为。

  如今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线上服务资源开始关注线下的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线上同线下结合,体现了零售泛化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的零售可能无处不在,其场景丰富多彩。

  中国新闻周刊: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李鸣涛:之所以出现线上线下结合和零售泛化等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该现象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新的零售模式可以比传统零售业更为精准地识别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并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零售创新提供了空间。如果没有技术,很多创新零售的模式、场景、体验都没有办法实现。而如果以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取得长远发展,就可以为零售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新的消费模式创新,我定义为以互联网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以提升消费体验为目的,多场景的消费者模式。由此来看,信息技术对于零售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零售业转型升级源于需求拉动力。如今的消费者,尤其以90后、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为代表的消费者具有更加个性化的消费诉求与消费习惯,比如他们秉持个性化消费、品质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观念。随着这些消费者逐渐成为社会上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会带动零售业的不断创新,成为零售业升级的动力来源。

  第三,零售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涉及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的消费场景变化和消费体验提升,同时还涉及流通体系的日臻完善,因此零售业的变革可以被认为是流通产业链的变革。相对于传统零售业,零售业态的创新具备一定优势,因为他们背后有数据,有互联网支撑,它能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变化,我想这是零售业转型与变革产生的本质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大众关注零售业转型的立足点是什么?

  李鸣涛:零售业的变革是一种趋势,对于传统线下零售商来说,他们正在面临客流减少、成本上升、利润降低等发展困境。同时,因为网民整体数量下降,网络红利消减,线上流量成本攀升,同质化竞争增加等原因,基于B2C的电子商务同样面临发展危机。所以从零售主体角度分析,他们面临挑战,面临压力,一定会关注行业未来发展,这是零售业革命引发高度关注的原因。

  对于消费者而言,普通消费者普遍关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场景创新,让消费更加便利,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资料图:江西首家无人智能便利店近日在南昌街头面对市民开放。 姜涛 摄

  宏观上要鼓励创新实践

  中国新闻周刊:零售业转型升级如今面临哪些机遇?

  李鸣涛:零售业转型升级面临如下机遇:一是消费升级。在未来,人们对新式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传统零售转型升级也好,传统网上零售创新也好,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满足、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包括个性化、品质化、绿色化、健康化和共享化等。

  二是新技术驱动下的场景创新可以为零售业提供较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比如现在的信息化普及范围日益广泛,网络交互的承载能力和流量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加,这为新的消费场景,比如同消费者及时互动,提供技术支撑。另外包括我们熟悉的,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这些技术同样能够进一步丰富我们未来的消费场景,这为零售业提供技术方面的创新机遇。

  三是政策支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这些意见从宏观层面上,为传统流通转型升级和零售业创新提供了诸多支持。这些政策的落实会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四是市场资源支持。社会资本持续关注零售业转型升级以及投入零售业的社会资源不断增加,会对整个零售业创新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这些投入我认为是零售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机遇外,还有哪些挑战?

  李鸣涛:第一,如今的零售业发展面临认知方面的挑战。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从不同角度对未来零售业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我们对整个零售业该如何定位?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才更适合未来发展?现有商业模式该如何调整?创新方向如何定位?所有这一切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第二,对于现有零售服务商而言,他们的转型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无论是线下的传统零售商,还是电子商务,或者网络服务零售商,都存在转型的问题。转型是非常痛苦的,你要放弃很多东西,迎接未知的挑战。

  第三,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挑战还集中于技术层面。对于未来的零售模式而言,最主要的支撑力量来源于新技术的应用。在诸多新技术领域,我们只开始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人工智能如何同零售业完美结合?无人商店如何实现技术突破?各类识别技术如何发展等等,很多技术到现在仍不成熟。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应该如何应对上述挑战?

  李鸣涛: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要鼓励创新实践。零售业转型升级首先要围绕消费需求转型升级,重视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和社交化。所以对待零售业不同领域的探索,应该支持、鼓励。

  第二,从政府层面上,应该积极营造适合零售业发展的氛围,基于不同角度和导向拥抱零售业的革新,促进适合零售业积极发展的市场环境。

  第三,要加强政策引导。政府政策要鼓励零售业转型升级,包括模式创新、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育。

  第四,要重视企业实践。从市场角度看,如果要应对上述挑战,需要依靠企业的实践活动,首先我们对未来消费需求和零售业发展,要有自己一个清晰的认识。围绕这一发展方向进行实践,无论是利用大平台的服务也好,或者自己去转型也好,都需要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去解决问题。

  资料图:厦门市民在便利店购物。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民营企业在零售转型期

  发挥核心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零售业转型升级如何影响当前产业格局?

  李鸣涛:受零售业转型升级影响最为直接的,可能包括传统零售业在内的线下传统零售产业。为什么这么说?虽然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零售总额都保持稳定的增长,但是如果站在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传统零售业必须适应线上线下融合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如果一直维持现有经营业态,最终肯定会被淘汰。所以我认为零售业转型最直接带动的就是传统的零售业态。

  除此之外,物流产业、技术服务产业,以及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都会联动发展。以前的零售业主体是生产制造产业,他们生产出产品,然后进行广告宣传,之后通过零售业将产品同消费者连接,此时的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和被动的地位。

  如今,互联网增强了每一位消费者的话语权。在以前,如果要进行定制化的生产服务,需要耗费相当高的成本,普通人难以承受。但是现在,几百块钱我们就可以定制衬衫,这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再比如,传感器的制造成本越来越低,其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不断发生改变,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体验。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以技术作为支撑的。

  零售业转型升级能够将上游的制造产业和生产理念进行整合,从而带动流通和生产发展,这种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影响产业格局以外,零售业转型升级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李鸣涛:从大的零售概念来看,零售业升级同数字经济紧密相关。在数字经济时代,我曾经总结过,它的典型特征是:智能化的产品,协同化的生产,专属化的服务,网络化的交易和持续化的创新。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广大民众的生活会更加便利,更加智能。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化需求都会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幸福指数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中国新闻周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实现上述预测?

  李鸣涛: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可供预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零售业升级代表着一种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而这种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所依托的可能是一个新的技术得以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新的消费模式,而技术本身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完善、不断普及、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我认为零售业升级没有终点,它更多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中国新闻周刊:有专家称,未来中国零售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李鸣涛:我本人持乐观态度。对于一个产业来讲,国家政策的支持非常重要。国家政策从大的方向上是支持转型升级、产业创新、新技术发展的。这种支持主要与财政资源的投入相关,比如促进研发工作开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等。这种积极的环境和氛围可以支撑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新。

  除了政策支持以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市场资源的进一步投入、新一代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增强,零售业也一定会获得比较顺利的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评价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对于零售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李鸣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在零售行业,民营经济发挥着核心作用。在零售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民营企业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随着民营企业不断介入零售业,尤其是线上线下融合以后,它们会积累大量的消费数据,这些消费数据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与消费体验。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